董連勇,韓忠輝,趙 婷(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長春 130022)
?
敦化市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分析
董連勇,韓忠輝,趙婷
(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長春130022)
摘要:針對敦化市森林資源現狀,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為目標,實行分類經營、分類管理,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營;森林資源;敦化市;近自然林
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只有不斷增加森林資源數量、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優化森林資源結構,建立和培育穩定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才能提升林業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才能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林業的多種需求。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部。地理位置在東經127°28'~129°13'、北緯42°42'~44°31'之間。經營區下轄16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包括16個直屬國有林場和16個鄉鎮林業管理站。
經營區土地總面積437217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76054hm2、非林業用地面積161163hm2,分別占經營區土地總面積的63.1%、36.9%。森林覆蓋率52.3%。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227769hm2、疏林地面積124hm2、灌木林地面積4780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149hm2、苗圃地面積80hm2、無立木林地面積262hm2、宜林地面積356hm2、林業輔助生產用地面積41534hm2,分別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2.51%、0.04%、1.73%、0.42%、0.03%、0.09%、0.13%、15.05%。
(1)以采伐限額為依據的經營管理模式日趨僵化。當前林業采伐(撫育)管理主要以采伐限額為依據,各項營林生產都要以采伐限額指標控制采伐(撫育)數量。本局許多林分林木株數密度過大,空間區位重疊,常因采伐指標的限制,得不到及時撫育,嚴重影響了林木的生長,尤其是林冠下的珍貴樹種,無法在種間競爭中脫穎而出。
林權制度改革后,林農成了森林經營的主體,但現行的經營管理體制對經營主體的責、權、利界定不明確。以林農營造的人工林為例,人工林進入成熟期后,生長逐漸放緩,材質也逐漸下降,但因沒有采伐指標,商品材無法進入銷售渠道,不僅影響了森林的可持續經營,而且也影響了林農從事林業生產的積極性。
(2)森林資源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在林地分布不均,當前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邊遠山區和國有林場,鄉鎮和村屯周邊森林資源較少;其次,樹種結構比例失調,天然林中殘次林多、優質林少、雜木多、珍貴樹種少。人工林中主要以紅松和落葉松為主,而且多為純林,這種樹種結構不利于森林資源多樣性保護及森林多種效益的發揮。
(3)林業產業收益不高,林業發展缺乏后勁。本局經營區屬次生林區,林木質量不高造成木材價格過低,銷路不暢,直接影響林業收入,林下經濟和特色經濟準入門檻比較高,導致林農經營森林的積極性不高,林業產業發展缺乏后勁。
(4)民營林業發展規模小、數量少,社會資金投入渠道不暢。雖然敦化市已經完成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但當地民營林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科技含量不高、創新不足、農戶經營生產缺乏經驗,對林業原材料的依賴程度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等現狀并沒有改變。雖然成立了林權管理中心等機構,但所執行的監督、管理職能還未到位,如對標的山林權屬、流轉目的等內容合法性、可行性的審查,以及流轉后的登記備案、林地權屬變更登記相對滯后。
3.1進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改革
(1)簡化森林采伐限額指標結構,對省林業部門下達的年森林采伐限額實行總量控制,根據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和森林經營的實際需要靈活設置分項限額。
(2)簡化申報審批手續,非公森林經營者需要采伐林木的,可向鄉鎮林業工作站提出申請,林業局主管部門簡化環節,提供林權審核、伐區設計和審批發證等“一站式”服務,實行伐區簡易設計。
(3)實行伐中監督、伐后驗收制度。在采伐作業期間,由國有林場、鄉鎮林業工作站負責監督,監督采伐作業是否按采伐許可證規定進行,及時糾正違反作業設計的采伐行為。采伐結束后,按照規定的檢查驗收辦法,對采伐作業進行檢查驗收。
3.2通過森林培育實現資源結構的合理化
森林培育是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基礎。由于敦化市宜林荒山荒地已基本綠化,今后森林培育的重點是:①加大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近自然林的培育力度,提高林分質量和生態功能;②對公益林和商品林,在造林更新的同時,加大撫育間伐力度,調整以樹種和齡級結構為主的森林結構。
(1)培育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近自然林。紅松針闊近自然林培育內容主要為現有林改造和新造兩種,其中,現有林改造是在現有林分中,選擇立地條件好、海拔高度適宜、紅松幼樹株數1000株/hm2(人工+天然)以上的林分,采取加大撫育強度、保留天然珍貴闊葉樹種,使林木組成達到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培育成為紅松針闊近自然林;新造是選擇適宜培育紅松針闊近自然林的林地(宜林地、退耕還林地、低改造林地等),采取人工植苗的方法并加大撫育管護力度,使之成為紅松針闊近自然林。本次規劃期限為一個森林經理期(10年),即從2014年起到2023年止。在規劃期內將培育紅松針闊近自然林11846.4hm2。其中,現有林改造7511.6hm2,新造4334.8hm2。
(2)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公益林地培育重點是調整樹種、齡組結構,提高林分質量,更好地發揮林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和提高林木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國家級公益林地主要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和江河源頭、江河兩岸區域中,其培育內容主要為更新造林和封山育林兩項。更新造林:優先選擇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護地力能力強的鄉土樹種,在宜林地、林冠下或林中空地更新造林,誘導形成多樹種、多層次的復層異齡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樣性和提高生態防護功能。封山育林:國家級公益林地嚴禁采伐等生產性經營活動,嚴禁開墾、樵采、放牧、取土采石等人為破壞活動。地方公益林地主要分布在亞生態脆弱區。其培育內容主要為撫育、更新造林和封山育林三項。撫育:地方公益林地撫育是調整樹種和齡組結構的主要措施。本規劃在經理期內大力開展幼、中齡林透光撫育和生長撫育,注意保護珍稀植物,加強珍貴樹種的培育和補植,使地方公益林地逐漸形成多樹種、多層次的復層異齡混交林,增加和提高生態防護功能。更新造林:同國家級公益林地更新造林的措施一致。封山育林:對地方公益林地采取輪封措施。封育區嚴禁與林地保護無關人員進入,促進封育區林草植被的恢復。商品林是林木產品的生產基地。其培育內容主要為中幼齡林撫育、更新造林二項。中幼齡林撫育:在本規劃經理期內大力開展幼、中齡林透光撫育和生長撫育,撫育要以提高森林產出能力為目的,嚴格執行撫育技術規程,注意保護珍稀植物,加強珍貴樹種的培育和補植,使商品林地逐漸形成齡組結構合理、樹種多樣、質量好的針闊異齡混交林,實現商品林地的可持續經營。更新造林:商品林采伐跡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要及時造林更新,遏制林地逆轉為非林地。提倡營造經濟價值較高的各類珍貴樹種;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營造復層針闊混交異齡林,儲備后備森林資源。
3.3提高林業科技研發和多種經濟并舉
加強林業科技基礎研究,采取委托研發、合作研發等形式,重點進行紅松針闊近自然林培育時撫育強度、人工落葉松最佳采伐年齡的研究;進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非木質林產品開發應用技術等研究。聘請林業專家學者,擔任建設顧問,為林業可持續經營提供技術指導和建議,帶動全市林業科技隊伍建設,培養和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林業科技隊伍,推進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使科研成果應用于林業實踐,提高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的科技含量和社會貢獻率。
依托林業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林藥和食用菌為模式的林下種植業;發展以林蛙、森林豬、森林雞為代表的養殖業;發展以中藥材、山野菜利用為代表的采摘業;發展以林木、林副產品加工為代表的加工業,提高林木和林副產品加工率和附加值,帶動林業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3.4深化林業產權制度的配套改革
敦化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礎上,林業管理部門全面開展林業產權制度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林業要素市場,實行森林資源流轉、資產評估和市場監管,促進林地、林木及其他林業生產要素依法合理流轉,實現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制定林業發展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林農創辦家庭、聯戶林場和股份合作制林場,成立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行規模經營,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積極扶持、規范私營林場建設,發揮其在林業建設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示范帶頭作用。
到規劃期末,敦化市林業局有林地將達到229660hm2,比規劃期初(2014年)增加了1891hm2,森林覆蓋率增加了0.43%,培育紅松近自然林11846.4hm2,完成疏林改造124hm2,實現年森林凈生長量478557m3、年森林采伐量271068m3。實施森林分類經營、分類管理,以培育紅松針闊近自然林為重點,采取集約經營手段,調整產業結構,使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林分質量顯著提高;森林涵養水源、降低水土流失、改善空氣質量、調節氣候等的生態功能日趨完備;多元化經濟的共同發展,提高了林業職工的收入,激發了民營林業企業參與的熱情。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alysi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unhua
DONG Lian-yong,HAN Zhong-hui,ZHAO Ting
(Jilin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Institute,Changchun,Jilin 13002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unhua,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conomic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implementing classified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Key words:management;forest resources;Dunhua;near natural forest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5-0164-02
收稿日期:2016-04-17
作者簡介:董連勇(1971-),男,吉林長春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