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藥監管局將繼續加強管理,防止反復
本刊訊2016年10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正式實施。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推進該規定順利落實,規范網絡食品經營行為,積極開展了多項工作,成果顯著,目前四大網絡訂餐平臺北京地區店鋪亮證率已超98%。
2015年10月1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首次明確了網絡食品經營者,包括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的法律責任,如:網絡平臺需要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并審查其食品經營許可資質,發現違法情形要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2016年7月13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明確規定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的食品經營者應當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經營許可證件,相關信息應當畫面清晰、容易辨識。北京市食藥監管局就《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的實施,對本市范圍內的網絡食品交易平臺,特別是網絡訂餐平臺開展了大量宣貫工作,并通過輿論監督、立案查處等形式,督促網絡訂餐平臺嚴格履行法定義務。自8月10日以來,北京市食藥監管局共三次召開幾大網絡訂餐平臺負責人參加違法線索通報會,百度外賣、美團、餓了么三大網絡平臺共下線萬余家各類無資質店鋪,許可證件總體公示率由“3·15”期間的幾乎為零提升到98.8%,社會各界對網絡訂餐平臺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持續提升。
北京市食藥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依照網絡食品違法經營行為查處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查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力度,保持監管執法的力度,全面提升餐飲業食品安全水平。
截至9月30日中午12時整,百度外賣、美團、餓了么、到家美食會4家網絡訂餐平臺共有北京地區店鋪5.8萬余家。其中,百度外賣、餓了么、到家美食會北京地區店鋪亮證公示率接近100%。但至該時點,美團仍有503家店鋪未依法公示食品經營許可信息。北京市食藥監管局食品市場監管處處長李江表示,已于9月29日下午對相關平臺發放了告知書,對未履行審查公示義務以及無資質店鋪下線義務的個別平臺,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予以從嚴從重查處。
北京市三季度三大網絡訂餐平臺投訴舉報400余件。其中,北京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9月份共收到有關百度外賣、美團、餓了么三大網絡訂餐平臺投訴舉報159件,三大訂餐平臺投訴舉報數量均在50件以上。投訴舉報反映主要問題仍然為平臺外賣餐食存在不干凈、不衛生、有異物等問題。如:有的消費者反映通過三大外賣平臺下單的餐食中發現異物;還有消費者反映通過訂餐平臺下單的餐食食材存在不新鮮已變質等問題。截至9月30日12時整,在例行監測中共發現美團外賣平臺涉嫌公示證件信息虛假22件,絕味鴨脖(曉月店)、毛哥串吧、大家樂家常菜等店鋪赫然在目。在美團網上,市食藥監管局互聯網監測中心還發現了10個店鋪公示的許可證上顯示的有效期已過。李江表示,如果持過期的許可證經營,在法律上等同于無證經營。此外,店鋪超許可范圍經營的情況仍需引起注意。
北京市食藥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依照網絡食品違法經營行為查處的有關法律法規,加大查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力度,保持監管執法的力度,全面提升餐飲業食品安全水平。李江告訴記者,下一步,對網絡訂餐平臺的監管整治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一是嚴格落實許可證亮證義務,特別是嚴查已下線的萬余戶無資質商家是否利用平臺上線復開。二是嚴格查處超許可范圍加工制作涼菜、裱花蛋糕、生食水產品等高風險食品的違法行為。三是嚴肅查處不具備餐飲經營資質,以預包裝食品許可證或已過期的餐飲經營許可冒充替代,違法開展餐飲活動。四是嚴厲打擊許可證件造假行為。
針對市民關心的“如何辨識網絡訂餐平臺上公示的許可證等信息真偽”問題,李江表示:“市民可登陸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官方網站(www.bjfda.gov.cn),查詢餐飲服務、食品經營許可信息,比對細節,可初步判斷真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