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300140)蘇穎
在醫療經濟學、醫療機構管理評價中,應用單病種核算可以對其醫療水平、質量進行評估,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在全民醫療保險實踐中將具體的醫療價格突顯,并直觀的將醫療經濟活動與相關結果反映,因而對于病人而言,比較有吸引力,所以,通過研究單病種核算,可以更為合理地對病種的醫療質量、費用等進行更為細致的考察與分析,從而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做出好的依據。以下就從這方面展開具體的說明。
首先,選取某地區醫療水平、經濟發展較為平衡的10家醫院、15個病種,病例共計8642例;醫院有三級、二級;病程包括非手術類8個,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支原體肺炎、支氣管哮喘、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手術類7個,包括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老年性白內障、腰椎間盤突出癥、自然臨產陰道分娩等。
其次,按照EPIdata3.02數據庫管理軟件錄入,然后進行描述性分析,包括病種損益水平、不同級別患者費用、成本水平、不同地區患者費用、成本水平;再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病種費用與成本情況 首先,從病種費用與結構情況看,非手術類病種費用在差異水平方面比手術類病種大;前者中有4個變異系統為0.4~0.5,2個在0.6左右,2個在0.8以上;后者相對集中,程度也較小,變異系統在0.3~0.4間的占到40%,0.2~0.3占到22%,1個在0.1左右。病程費用構結構特征表現為藥品、手術、材料。手術類病種治療路徑相對固定,非手術類則因個體差異、治療方法影響而差異較大。其次,在病種費用與損益情況方面,9種病種虧損,非手術類較高,在30%以上者,占37.5%,手術類40%虧損幅度在負的10%以下。
2.2 不同級別醫院病種費用與成本情況 首先,不同級別醫院病程費用水平方面,三級醫院高于二級醫院,十二指腸潰瘍、門靜脈高壓癥未列入二級組,其它5個均高于三級醫院;從不同級別醫院病種成本情況看,三級醫院高于二級醫院,總體上醫院病種費用相符;從不同級別醫院病種損益情況看,二級醫院虧損水平總體上比三級醫院多,虧損幅度平均達到負的30.8%,三級醫院則在負的15.9%左右。其次,不同地區病種費用與損益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與費用水平相關,省部級醫院較高,其它偏僻區域則比較低;而各地區因病種不同,也存在損益水平差異。
由于病種費用水平離散、高低差異大,且在非手術病種方面表現最為顯著,所以,個體差異、治療方法、價格政策、醫療技術水平等是相關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來看,臨床路徑方面的完善度不足,篩選病程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因素存在;而病種的價格水平與成本水平相比,普遍較低,因此,收費價格、成本之間存在背離現象;另一方面,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相比,普遍虧損幅度較小,因而服務價格的差異與級別、規模、數量、病種損益之間存在關聯。而且,藥品、材料、人力、管理成本也是病種的成本主要構成,需要增加監管。建議盡可能以價格本質對病種付費標準加以調整,并以不同病種費用進行結構特征區分,從而合理定價;對于非手術類,手術類病種應該選擇不同的入路定價,從而實現按病種付費;最好是增加統一性的醫院成本核算系統,實現監控體系,達到對患者利益、醫療機構利的平衡,解決諸多民眾的看病問題等。
總之,單病種核算能夠控制醫療費用、監督醫療質量、提高醫療機構管理水準、增加服務品質,并最終增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在具體操作中還應該注重對于病種成本核算模塊的建立,并增加對于病種成本分析模塊的研究,根據病種成本預算模塊、病種成本控制模塊等來實現各方面的突破與完善。這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但其意義深遠,價值重大,因此,需要加強在這方面的研究投入,并真正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手段來達到對醫療機構的各項不良因素的調整,以此改善我國醫療行業中的亂象等,真正為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