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宇
(沈陽市法庫縣人才中心,遼寧沈陽 110400)
?
關于加強農業機械化體系建設的思考
婁宇
(沈陽市法庫縣人才中心,遼寧沈陽110400)
摘要:發展農業機械化對實現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必須加強的推廣、服務等體系建設,以“和諧農機體系”建設為主題,提出農業機械化體系建設的內容、措施和要求。
關鍵詞:農機化;推廣體系;服務體系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統籌城鄉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強調指出: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根據這個總體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把發展農業機械化放在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努力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和諧發展,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做出貢獻。筆者長期在農村基層工作,根據多年工作的切身體會和深入思考,認為要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和諧發展,應當著力抓好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建立全面覆蓋的農業機械化生產體系,必須扎實有效地開展好農機推廣工作,建立適合地方特點、容易被當地群眾所接受的農機推廣體系。要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圍繞主導產業生產需要,抓好主要糧食作物關鍵生產環節的機械化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充分發揮市場引導、政府扶持、項目帶動的有效作用,積極爭取政府、農民、企業多元化投入,整合有關農業機械化資金、項目,集中力量,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開展農業機械化綜合技術試驗示范,促進各類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配套運用,探索適用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發揮農機推廣機構的公益性職能,優化人員結構,構建多方協作、適應市場需求、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要充分調動農機服務組織、農機大戶、農機能手、企業的積極性,參與示范園建設,增加資金投入,提高示范園建設標準,擴大示范帶動效應,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農機應用,最大限度的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綜合效益,是發展和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根本目的,也是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建立和諧的農機應用體系,不能局限于傳統種植業領域的全覆蓋,還要立足于大農業即農、林、牧、副、漁等農業生產領域的全覆蓋,不能局限于農業生產的上游環節,要緊跟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向農產品精深加工的中下游環節延伸。同時,引導農民科學購置農機,既要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又要結合未來一段時期內農業機械所要承擔的農業生產任務;既要避免購買了農機缺乏實用價值,又要防止能力過剩、機械閑置、資源浪費等現象;積極組建農機合作社、農機協會等合作組織,降低農機購買風險,提高農機利用率,擴大農機作業范圍增加農機應用收益。
(1)深化改革,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鄉鎮站的工作關系和管理關系,規范鄉鎮農機站建設,要著力抓好“五有”建設: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必備的辦公設施和設備、專業隊伍、工作經費、規章制度。
(2)加強功能建設,提高服務能力。高度重視縣級農機服務機構建設,通過加大投入,增添設施,整合資源,逐步把縣級農機服務機構建成功能齊全、管理規范、綜合服務能力強、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服務型機構。
(3)培育服務組織,開拓服務領域。充分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其他扶持農機的政策,大力發展實體型農機服務組織;鼓勵發展農機合作社、中介服務組織、農機專業協會和專業服務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搞活農機服務市場,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多方位、系列化服務,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建設,做好信息采集、處理和發布工作。
(4)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人員素質。要利用陽光培訓工程、農機科技入戶工程等項目的實施,結合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加大對農機手的培訓力度,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1)強化縣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建設。縣農機安全監理機構是國家在基層的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組織,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農業機械化和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農機安全管理措施;負責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包括農機安全技術檢驗、年檢、核發牌證;負責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年審、核發證照以及對其違章行為進行糾正處理;負責道路外農機事故的勘察處理以及農機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表工作;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
(2)加強鄉(鎮)農機安全管理機構的建設,穩定鄉(鎮)農機管理站機構。在穩定鄉(鎮)農機站機構的同時,還必須有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高,精通農機業務的鄉(鎮)農機化工作隊伍。
(3)構建農機安全村,聘任農機安全管理員。利用村委會和農機安全管理員熟識基層農機安全生產情況,實行有針對性的農機安全生產治理,對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緩解農村農機安全監管壓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建立農機安全村和落實村農機安全管理員,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在基層有人抓,有人管,加強源頭管理,確保農機安全生產。
農機質量是農業機械化的生命線。加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是農機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職責。加強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等標準的實施監督工作,設立農機質量投訴點,積極開展農業機械化的質量調查與投訴監督,建立農機質量信息發布制度,督促企業履行“三包”職責,改進和提高農機產品質量,把好農業機械產品質量關、性能關,努力做好農機投訴工作。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業機械產品行為,規范農機具交易市場,推動農機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的提升。做好農機維修網點的摸底、統計和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資格認定工作,提高農機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加強對農機作業質量、維修質量的監督管理。
農機流通是農機化體系中非常重要而薄弱的環節,是農機系統不可缺少的內容,是連接政府、生產企業、科研單位和用戶的重要環節。目前農機流通普遍存在“小、散、弱、缺”的現象,未能形成整體合力。加強農機流通體系建設,重點要從農機流通的公益性、基礎性、配套性和安全性入手,把農機流通的發展納入農機化總體發展目標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規劃中。根據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需要,整合現有流通網絡和農機有形市場區域布局,建立有利于政府宏觀決策和為企業、農民給予有價值、有效益的指導和服務的市場運行機制;根據市場經濟要求,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以流通企業為基礎組建農機大市場和農機產品銷售連鎖店,統一配貨、統一品牌,建立良好的市場信譽,推進連鎖、代理、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通過建立品牌專營店,引導有實力的經銷商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逐步推行集主機銷售、配件供應、用戶服務、市場信息、客戶培訓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營銷模式;建立農機流通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提升流通渠道管理能力,把好零配件質量關,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A Few ThoughtsAbou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ystem
LOU Yu
(Faku Talent Center,Shenyang,Liaoning 1104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modern agriculture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In view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we must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and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build a“harmonious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and put forward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s.
Key words: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Promotion system;Service system
作者簡介:婁宇(1971-),大學本科,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
收稿日期:2016-01-06
文獻標識碼:中圖分類后:F323.3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