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5 月上)
1953 ~1956 年年底,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等到我讀大一時,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這一年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四年,同時是我國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展得最快和取得決定性勝利的一年。全國人民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空前地高漲。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根據這種形勢,號召全國人民在穩妥可靠的基礎上多快好省地發展各項建設事業,爭取提前完成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
當時學校的伙食供應是充足的,學生們普遍有了國富民強的感覺。一下課,飯堂菜都擺好了,十個人一桌,吃飯不收費,也沒有任何人浪費糧食。學生宿舍都是上下鋪,每個房間住六個人,每人一個書桌,學校為大家配置了統一的綠色臺燈。從遠處眺望宿舍樓,在綠色臺燈的映襯下,整個屋子都是綠色的,很清新,很漂亮。
大學時期,除了學業方面的進步,也是我政治上不斷學習和成熟的階段,我和夫人靳家玉通讀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共產黨宣言》等原著,建立了堅定的革命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出身于革命家庭,從小學到高中表現一直很好,加上進入大學后的不斷學習,“根紅苗正”的我和夫人靳家玉同時被選拔進班里的團支部委員,我任組織委員,夫人任宣傳委員。當時的團總支書記名叫劉波,她就是著名作家曲波的夫人,小說《林海雪原》中主人公“小白鴿”白茹的原型。
后來學校選派我進入了什剎海體校,每個禮拜天下午去那里學習體操。這是一所創建于1958 年,座落于什剎海西岸的學校。后來成為中國及北京市培養青少年體育人才的基地之一,人們耳熟能詳的武術全能冠軍、影視明星李連杰,乒乓球世界名將王濤、張怡寧,體操名將滕海濱、馬燕紅,跆拳道奧運會冠軍羅微,女子排球奧運會冠軍馮坤,國際象棋棋后謝軍等,都是從該校走向世界體壇的。
大學期間政治上更加成熟,為我二人后來成為學科帶頭人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礎。
整風運動
平靜的大學生活只持續了半年。
1956 年10 月23 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二十萬人大游行,最后造成了納吉上臺、蘇聯出兵等一系列政治變動。這一政治變動又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一次西方帝國主義的反共高潮。“匈牙利事件”對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人都是有觸動的。
黨和國家的領袖毛澤東正是在1957年2 月的全國最高國務會議上做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著名演講。這個演講當時成為一個頗具反響的政治文本。
1957 年4 月27 日,中共中央做出了《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這個《指示》后來由《人民日報》于同年5 月1 日公開發表。共產黨的整風運動便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