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春 徐景攀/文
北京本草方源藥業有限公司


▲小駁骨線條圖

▲小駁骨植物圖
小駁骨又名接骨木、接骨筒,來源于爵床科植物小駁骨的干燥地上部分。因其對跌打損傷諸癥療效尤佳,續筋接骨之力強,故有“小駁骨丹”之稱。
小駁骨的莖呈圓柱形,有分枝,長40 ~90cm,直徑0.2 ~3cm。莖表面黃綠色、淡綠褐色或褐綠色,有稀疏的黃色小皮孔。小枝微具四棱線,節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葉對生,卷縮破碎,展平后呈狹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4 ~14cm,寬1 ~2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脈略帶紫色。有的可見穗狀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苞片窄細,花冠二唇形。氣微,味微辛、酸。
小駁骨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待用,炮制時切段。
小駁骨性溫,味辛,歸肝經、腎經。有祛瘀止痛,續筋接骨的功效。用于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風濕骨痛,血瘀經閉,產后腹痛等。
小駁骨可內服亦可外用。內服的方式有煎湯、研末、泡酒。外用時可將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亦可煎湯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