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 孫蔚哲, 沈 瑋
(徐州醫學院附屬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02)
?
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患者的造口護理
陳紅, 孫蔚哲, 沈瑋
(徐州醫學院附屬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02)
關鍵詞:膀胱全切; 回腸膀胱術; 造口護理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常見腫瘤,其預后與腫瘤的分期分級及手術方式密切相關。目前,除部分T2期膀胱腫瘤行膀胱部分切除和經尿道切除外,全膀胱切除仍是浸潤性膀胱腫瘤治療的金標準[1]。根治性膀胱全切術后需行泌尿系統改道來解決排尿問題[2],術后尿液的收集需永久使用集尿袋,因此必須保持造口周圍皮膚的完整性,防止局部受損,影響粘貼效果。患者住院期間做好造口護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尤為重要,處理得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總結29例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患者的造口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選取29例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患者,男27例,女2例,平均年齡66歲;初診病例5例,復發病例24例。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其中4例有膀胱刺激癥狀,3例伴有排尿困難;所有病例均行膀胱鏡檢查及病理組織檢查證實為膀胱癌;腫瘤分期屬T1~T3AN0M0有10例,移行細胞癌14例,鱗狀細胞癌3例,腺癌2例;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
2結果
經過術前充分的健康宣教以及術后良好的造口護理和健康教育,29例患者造口均愈合好,未發生護理并發癥。
3護理
3.1心理護理
患者得知自己確診為膀胱癌后,其心理創傷往往超過身體損傷[3]。因此要注重術前護理,采取合理的方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所要采取的治療方法。避免刻意隱瞞產生誤解,并根據單個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解釋尿流改道術的優缺點以及治療的具體方法。根據患者的生理狀況選擇最佳的造口位置,避開皮膚皺褶、瘢痕、骨頭突出等位置示范貼集尿袋方法。讓患者術前對造口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減少其因造口陌生而產生的緊張和焦慮,同時給予患者家屬以關心和安慰,減輕家屬的心理壓力,使家屬能支持、幫助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4]。
3.2腹壁造口的護理
由于手術切口較大,術后應常規使用松緊適宜的腹帶,防止切口裂開。術后早期應嚴密觀察腹壁造口處成形腸道乳頭的血運情況,如出現回縮、顏色變紫等情況,立即匯報醫生處理[5]。同時注重對家屬的日常護理培訓、指導。術后前3 d,在換藥時指導家屬觀察造口黏膜顏色,掌握異常情況的判斷,指導家屬學會清潔腸粘液,保持回腸膀胱內引流通暢。防止引流不暢,尿液外滲刺激造口周圍的皮膚并發濕疹、潰瘍及感染等。每天3次用生理鹽水棉球消毒造口及周圍皮膚,保持局部清潔和干燥,及時更換造口周圍的敷料,以防切口感染。若有炎癥時,外涂紅霉素軟膏。文獻[6]報道,回腸膀胱術后造口皮膚問題發生率為57%。因此減少造口周圍皮膚問題的發生,做好造口護理并讓患者掌握造口的自我護理是關鍵。術后4~6d,指導患者觀察觸摸自己的造口,接受造口的事實,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同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造口袋的種類、特點、價格、尿液的收集方法,兩件式集尿袋的佩戴、拆卸、清洗方法,指導患者使用合適的集尿袋[7]。術后第7天拆除造口縫線,指導患者及家屬要每日觀察造口及周圍皮膚情況,教會患者及家屬認識和判斷造口及周圍皮膚的正常和異常情況,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屬展示造口周圍皮膚的各種皮炎、損傷情況及處理方法以及怎樣保護皮膚。術后下床活動時兩件式集尿袋的使用方法、尿液的收集方法、夜間尿液的收集方法[8]。保護腰帶的使用,并讓患者和家屬參與更換尿袋的操作過程,學習怎樣測量造口大小并使用造口工具剪孔,造口基底座的剝離、周圍皮膚的情況、新袋的粘貼技巧,尤其是兩件式造口集尿袋底座的拆除、粘貼,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防止皮膚機械性損傷,注意操作前后要洗手,以防止泌尿系統感染,肥胖患者要選用凸面地盤,以防止引起造口凹陷。通過患者及家屬獨立完成更換集尿袋,了解更換的注意事項,減少造口皮膚問題的發生,為患者出院做好準備,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
3.3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前予以系統的出院護理教育,告知患者晨起空腹尿液生成較少時是更換集尿袋的最佳時間。注意常見并發癥: ① 造口狹窄,皮膚造口狹窄是回腸膀胱術最常見的遠期并發癥,需進行瘺口成形者高達24%~38%,原因為瘺口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瘺口進行性纖維化[10]。告知患者觀察造口乳頭血液循環情況,如有異常要及時就診,采取造口擴張及導尿等措施予以解決。② 造口周圍皮膚尿酸結晶及逆行感染,部分患者飲水太少或飲食不當引起,指導患者飲用維生素C的果汁或食用維生素C片,維持尿液pH值6.0的弱酸性特點,減少晶體的析出,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2 000~3 000 mL以增加尿量,沖洗尿路,保持腹壁造瘺口清潔、通暢,避免發生逆行感染,如發現血尿、尿液引流不暢、腹痛、腰痛等癥狀,應及時就診[11]。③ 造口旁疝,常為患者提取重物、咳嗽等用力過大引起。囑患者避免屏氣用力,必要時需用雙手約束腸造口部位,減少壓力,亦可用普通腹帶或束褲來加以支撐固定。
4討論
回腸原位膀胱術患者術后可自行排尿,患者心理上多能接受。但對于合并三角區、膀胱頸、尿道腫瘤的患者,不適于此術式。因此回腸膀胱術仍為目前常用術式,術前心理護理、術后造口護理就顯得極為重要。造口護理必須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選擇合適的造口袋以及有效的護理方法,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術前的心理護理和造口定位可幫助患者合理認識造口并逐漸接納,主動參與造口護理[12-13]。術后患者的適應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造口周圍皮膚健康與否,護理人員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爭取家屬的支持,情感上予以呵護,生理上予以照顧,幫助患者克服因尿流改道而引起的生活不便,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減少造口皮膚問題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Bassi P. Outcome of radical cystectomy fo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 Curr Opin Urol, 2000, 10: 459.
[2]吳階平. 泌尿外科[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1994.
[3]謝巧麗, 康福霞, 吳東娟, 等, 膀胱全切回腸原位膀胱術的護理體會[J]. 護士進修雜志, 2007, 20(21): 2015-2016.
[4]支洪敏, 王秀花, 張立美, 等, 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16例手術配合[J]. 齊魯護理雜志, 2007, 13(22): 69-70.
[5]尋慶美, 呂淑霞, 直腸代膀胱乙狀結腸腹壁造瘺圍手術期的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04, 10(2): 116-117.
[6]Herlufsen P. Olsen AG. Carlsen B. et a1. Study of peristomal skin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stomas[J]. Br J Nurs, 2006, 15(16): 854-862.
[7]農小珍, 李小潘, 黃麗芳. 綜合性護理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膀胱痙攣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2): 87-90.
[8]范曉莉, 陳慶麗.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觀察與護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20): 88-90.
[9]陳莉莉, 張艷. 疼痛提前干預在預防膀胱痙攣性疼痛中的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18): 121-122.
[10]馬永江. 尿流改道臨床應用進展[J].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1986, 7(6): 367-368.
[11]袁敏, 趙淑梅, 膀胱癌全切回腸代膀胱腹壁造瘺圍術期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 實用醫技雜志, 2006, 13(9): 1582-1583.
[12]Black P. Treating peristomal skin problems in the community[J]. Br J Community Nurs, 2002, 7(4): 212-213.
[13]楊倩蓉, 楊明瑩, 賀加, 等. 膀胱全切不同尿流改道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J]. 中華全科醫學, 2014, 12(2): 255-258.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8-177-02
DOI:10.7619/jcmp.201608063
通信作者:孫蔚哲
收稿日期: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