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當前高職室內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推進室內設計教學內容專業化、創新室內設計教學模式、營造室內設計藝術文化學習氛圍等途徑改進高職室內設計教學效果。
【關鍵詞】軟裝熱潮 高職 室內設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C-0173-02
軟裝是相對于硬裝而言的,軟裝與硬裝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側重點。硬裝側重于滿足房屋的基礎設施,以及結構、布局、功能;軟裝則側重于滿足美觀、功能需求。軟裝在室內設計中要求比較高,對搭配的層次感與節奏均有較高的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于滿足基本功能,而是開始注重追求文化內涵及品質、品位等,“輕硬裝,重軟裝”這種國外很早就已經普及的理念逐漸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的要求,開始趨向于時尚、個性及人文品位,“軟裝”設計成為室內設計熱潮,發展前景比較樂觀。但從當前我國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學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普遍化的問題。伴隨軟裝設計關注的不斷升溫,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也應緊隨這一當前主流裝修意識,相應地轉移教學重點與教學策略,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上進行適應調整。
一、高職室內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學科性質來說,室內設計是一門兼具藝術與技術的學科,具有較廣的涉及范圍,同時又是一門對知識具有十分細化要求的學科。軟裝熱潮的到來,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室內設計的要求,結合軟裝熱潮,高職室內設計教學也應有所變化,加入新的規劃。高職室內設計教學要培養的是有專業素質且面對環境改變能夠很快適應專業實踐的人才,但很多高職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僅僅抓住了室內設計涵蓋內容廣泛性的特點,對課程的開設五花八門,不僅涉及室內設計,甚至涉及城市規劃,而這樣的結果是導致每門專業課程的時間都比較少,難以使學生在專業課程中更加深入地學習各種室內設計要求,造成學生什么都知道一點,但卻什么都不精通。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很多學生反映課堂教學所學知識較少,個人專業能力并沒有發生實質性進步。
高職室內設計教學的另一個明顯問題,是對理論的重視和對實踐的輕視,或是只重實踐,未將兩者充分結合起來,教學過程與實際空間設計脫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理論講授為主,對設計想法過于注重,而對設計方案的實際應用和學生實踐能力卻有所忽視。目前不少高校在室內設計教學模式上,采用較多的依然是過去的模式。在教學模式上,很多室內設計專業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所有主干課程均通過單一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而這種脫離實際的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難以落到實地,對室內設計的要點較難有深刻的理解。高職室內設計的練習,普遍選擇以假想題的形式來設計教學任務,較少顧及現實生活中室內結構、設備、朝向等問題。與實踐脫離的室內設計教學,對學生來說如同空想,導致室內設計教學效率較低。
此外,專業主干課程設置時間較短,也是高職室內設計教學中師生普遍認為不合理的問題。大部分主干課程在課程安排上僅僅為幾十個課時,沒有突出與崗位職業能力銜接的課程特色。因課時較少,教師對課程的教學往往不夠深入,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對課程剛剛有所了解,還未進行深入學習就已經結束的困惑。雖然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均好好地授課與學習了,但學習成果卻并不理想。且不少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普遍反映,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較難完全應用到實際室內設計工作中,大部分學生在上崗前都需要比較長的再次培訓。在高職室內設計中,這一問題是比較明顯也比較嚴重的。
二、教學建議
(一)推進室內設計教學內容專業化,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軟裝理念。當前高職室內設計教學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與裝修設計相關的知識點是主要教學內容。傳統室內設計教學,比較重視室內硬裝設計理論教學,雖然軟裝設計在國外早已流行,但國內仍然較少涉及軟裝設計內容,導致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已經不適合當前軟裝熱潮時代。高職室內設計教學應立足時代變化,根據流行趨勢及人們理念的變化針對性地轉變室內設計教學內容,根據就業崗位職業能力需求來開設、設置課程體系,推進室內設計教學內容的專業化發展。教師應首先轉變自己的傳統重硬裝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融入軟裝教學內容,對學生重裝飾的設計習慣進行培養。教師還可通過網絡等資源,敏銳把握社會室內設計流行及轉變,并將其加入室內設計教學中。或者通過實踐教學,帶領學生對裝飾公司進行考察,通過社會觀察讓學生自己感受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教師則在這一過程中利用自身專業知識與社會流行風尚結合起來,開設的課程可以構建多種實際室內設計教學情境模式,有針對性地開設專門的軟裝設計與制作課程,使學生對于軟裝的理念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保證學生進入社會后可將所學應用于室內設計中,切實打造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二)創新室內設計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創意設計靈感的培養。在軟裝設計熱潮下,室內設計與之前有了很大不同,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是人們對裝修材料使用以及工藝先進化等極為講究,在軟裝理念里,軟裝設計的核心為創意,面對海量的裝飾材料,需要設計師根據自己的創意靈感來選擇使用進行設計,以使不同的裝飾品都發揮出各自的個性與靈性。這就要求高職室內設計教學,必須提高對學生創意設計靈感培養的重視度,應改變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真正作為教學主體,創新室內設計教學模式和方法,開發學生的創意與靈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反向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室內設計任務和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并在課堂上展示和講述自己的設計創意,教師則以傾聽者與指導者參與教學,為學生提供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靈感思維的打開。教師還可通過各種討論會與辯論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抒發其對當前室內設計現狀與軟裝理念的認識,培養學生的預見能力與理解能力,為其進入社會“成竹在胸”地面對設計任務展開設計工作打下堅固基礎。
(三)營造室內設計藝術文化學習氛圍,大力培養學生藝術設計素養。作為藝術種類之一,室內設計離不開設計的個人藝術素養與美學素養。在裝飾的過程中,設計者只有具備了藝術設計素養,才能將普通的裝飾物品恰到好處地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使其發揮出無限的藝術力量。高校室內設計教學應正確認識這一點,在教學中營造濃郁的藝術文化學習氛圍,對學生藝術設計素養進行培養。在課堂伊始,教師即可從欣賞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設計作品入手;在課堂的展開過程中,應著重“裝飾設計”的藝術性,在該課程的教授中穿插一些比較常用的裝修基礎知識,同時也可在課堂中對一些新型室內設計理念進行穿插,如“綠色設計理念”等;在教案編寫中,教師可收集一些個性的裝飾品,將這些極具藝術氣息的圖片通過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學生欣賞并進行分析。利用系部建設的專業實訓室引導、感染、推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討軟裝相關知識,通過濃厚課堂藝術氛圍,學生的藝術設計素養即可逐漸得到培養。
(四)重視施工圖,通過實踐教學加強對學生設計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高職室內設計重理論輕實踐、學生進入社會后難以真正適應社會崗位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重視施工圖的作用。在當前室內設計教學中,對施工圖的重視遠遠不及對設計效果圖的重視。但在實際室內設計中,施工圖卻是最為重要的,沒有施工圖將很難正確完成室內設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習慣繪制施工圖,在課堂中也可以標準規范的施工圖作為教學典型,詳細地向學生分析和講解,并觀察學生的反饋,改進教學情況。軟裝陳設品的設計不單要想,還要畫成設計圖,最后做成實物。另外,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必須拋棄傳統理論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對學生設計實踐能力進行培養。面對軟裝熱潮的到來,在教學中教師可加強對施工工藝和裝飾材料的教學。可利用高職院校設立專門的內裝修室、施工工藝實驗室,通過直觀地展示讓學生對各種內裝修工藝及裝修材料有明確的認識。或者教師可組織學生進入室內設計與裝修市場進行考察,讓學生對輕鋼龍骨吊頂結構、輕質隔墻結構、地壟結構等的施工過程有更多了解,對室內軟裝設計中所用的各種材料通過接觸有更多了解,了解其規格,了解其表面的紋理等。當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對室內設計各種結構與材料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后,在進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工藝和材料的關系有更加實際的考慮,從而提高學生室內設計實踐能力。
總之,高職作為培養社會發展需求人才的基地,必須立足社會發展變化,切實轉變室內設計教學內容、方法,結合室內設計當前發展趨勢及大家關心的重點推進室內設計教學專業多元化,創新室內設計教學模式,對學生藝術設計素養及實踐能力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武斐.室內有小景,乾坤見微詞——軟裝大熱中的冷思考[J].建材與裝修情報,2010(11)
[2]周潮.室內設計專業教學中關于軟裝設計的認知誤區[J].藝術科技,2014(12)
[3]何鳳.室內設計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的初探[J].才智,2014(16)
[4]張林.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5 )
[5]王麗娜.高校室內設計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策略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4(12)
[6]梁峰.關于高校室內設計教學現狀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1(13)
[7]范靜靜.淺析室內設計中的軟裝與陳設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13(9)
[8]周潮.室內設計專業教學中關于軟裝設計的認知誤區[J].藝術科技,2015(12)
【作者簡介】莫圣楊(1981— ),男,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建筑裝飾設計與施工。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