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遼寧沈陽石油分公司 賈凌燕
?
B2C電子商務銷售收入核算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遼寧沈陽石油分公司 賈凌燕
摘 要:本文以B2C電子商務銷售收入核算業務為基礎,從商品轉移界定、商品所有權控制、收入成本計量、資金往來核算等方面對以網絡為平臺的商業零售收入核算問題進行探討。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結合電子商務及財務核算,發現未來的發展趨勢,給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B2C 電子商務 銷售收入 會計核算
隨著IT技術的幾何式進步,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本質改變,網絡經濟逐漸走向成熟,占領了21世紀全球經濟的主導地位。據CNNIC 《2014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末我國網絡用戶規模為3.61億,同比增長了19.7%,網民使用網絡購物比例從48.9%上升至55.7%,尤其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是整體網絡購物用戶增長的3.2倍。網絡購物金額占日常消費采購支出比例的平均值為14.2%,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保持高速發展,2014年全年零售額為27898億元同比增長49.7%。
電子商務作為網絡經濟時代的交易模式之一,正日益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個細節,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同時改變了傳統的商務活動方式。電子商務正像當年的工業革命一樣對經濟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并終將成為人類信息社會的核心內容。
源于網絡的“私人訂制”,電子商務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網絡交易起始于個人網絡賬戶,C2C交易模式占主導地位。但是,隨著企業對網絡交易效益的認可和購買者對大品牌產品質量的信賴程度日益提升,B2C模式正在迅速成為電子商務的主流。而企業從管理及戰略發展的角度考慮,必須迅速適應市場模式的變化,提高財務核算的精準度,為分析、管理企業經濟行為提供數據保障。本文以銷售收入為視角,剖析B2C模式電子商務商品的零售活動,給出解決財務核算問題的對策。
2.1B2C概述
電子商務按交易主體分類可以分為四類:企業對企業(Business to Business,B2B)、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 to Consumer,B2C),消費者對企業(Consumer to Business,C2B)和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 to Consume,C2C)。
B2C是電子商務的一種交易模式,主要指企業借助網絡搭建銷售平臺開展商業零售業務,是消費者最為普遍認知的一種模式。企業以網絡為載體向消費者提供一個查詢、訂購商品和勞務的平臺,消費者通過網上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實現付款,交易商品的形態可能是貨物、勞務也可能是數字化虛擬產品。
2.2B2C電子商務銷售收入核算問題描述
由于電子商務完全或者部分通過網絡媒介實現交易,為企業出售商品或勞務提供了便捷渠道,所以很多企業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正在努力充分利用網絡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業務。這就使得很多企業在原有業務領域的基礎上,橫向或縱向開拓了新業務,企業電子商務活動也就隨之變得更具綜合性和復雜性?!镀髽I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以下簡稱:準則)第二章第四條規定,企業確認收入應同時滿足下列五個條件: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本文按照準則的規定歸納了B2C電子商務中遇到的收入確認問題。
2.2.1商品轉移界定
所謂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的判定,這里面“商品”的定義是廣義的商品,既涉及實物形態的商品,又涉及虛擬形態的數字和勞務商品。也就是說,實務中由于商品存在形態的不同其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也會有不同的判定標準。在B2C交易過程中,有實物形態的商品一般會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代為運送,而數字商品和勞務類業務的傳遞往往難以追朔商品轉移的軌跡。即便是實物形態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主要風險由購貨方還是銷貨方承擔,還要依據交易的具體費用約定和商品質量期限等判定。
2.2.2商品所有權控制
是否保留所有權上的繼續管理權或控制權,這部分確認難度主要集中在商品在交易過程中的售后勞務條款。一部分商品的售后勞務是有明確期限和時間的,還有一部分商品的售后勞務是在商品使用過程中持續發生的,沒有約定期限。有明確期限的售后勞務在界定是否為所有權的管理和控制時,涉及勞務完成程度的判定,售后勞務的本質是否改變了所有權性質并不容易在交易過程中獲取依據。另外,售后勞務條款沒有規定勞務期限的,售后勞務本身是否確認為是商品出售的一部分同樣難以判斷。
2.2.3收入成本計量
關于收入和成本的計量,一般情況下收入的金額與交易約定數額一致,但是相應的成本并不容易區分。成本的區分通常采用歷史成本核算的交易,在收入實現過程中的分攤尤其是在數字商品交易中的分攤依據不明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商品成本的,對于零庫存商品是判定為出售貨物還是提供勞務,對于企業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難題。
2.2.4資金往來核算
相關經濟利益是否可以流入企業,其實對于B2C模式的商務活動來說主要是指賣方能否按照約定全額收到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通常的支付方式不外乎預付貨款、貨到付款和分期付款三種方式。而電子商務的資金支付與現貨交易有所不同的是,為了保證交易商品的品質避免產生爭議,貨款的收取是通過第三方實現的。而第三方除了支付寶等網上交易平臺外,還包括代收貨款的物流公司,即使購買方如約支付了交易款項,賣方還是可能由于交易爭議或物流公司代收勞務的不誠信而未收到款項,也就是經濟利益最終沒有流入企業。在資金往來中,除了上述不確定因素外,還有一種“不確定”就是分期付款,因分期付款的利息承付方式不同而最終影響收入確認的金額。
3.1商品形態決定所有權關系
按照準則的規定,判定一項交易商品的所有權是否完全轉移給購買方,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二是出售方沒有繼續管理或控制。按照交易約定商品形態可以分為貨物和勞務兩大類,B2C模式下商品交易往往涉及貨物與勞務混合銷售,其中數字商品的銷售還要依據交易實質判定是否屬于貨物還是勞務。貨物類商品交割以購買方收到貨物并承付貨款為所有權轉移節點,勞務類商品以完成約定勞務并接受勞務方承付勞務費用為所有權轉移節點。貨物與勞務混合銷售行為完成所有權轉移的判定,取決于銷售貨物和提供勞務行為是否可以在交易中明確劃分。如表1所示可以明確劃分的交易分別按銷售貨物和提供勞務分別確認所有權轉移,不能明確劃分的應按貨物和勞務均提供完畢后確認所有權轉移。有期限的售后服務可以判定為與貨物關聯的混合銷售,在服務期滿確認所有權轉移。無期限售后服務由于與銷售貨物關聯度不強,應判定為單獨地提供勞務行為在發生時單獨確認。數字商品中訂閱商品除在商品傳送方式上與現場交易不同外,其他商品用途均與現場交易沒有差別,所以視同貨物交易。付費瀏覽由于瀏覽內容的不確定性所以應視同提供特許權的租售行為。
3.2或有事項核算
在電子商務活動中,還有一項內容存在不確定性,就是經濟利益是否可以流入的判定。由于買賣雙方并非直接交易,而是以網絡平臺為媒介進行資金交付,并且網絡平臺結算資金的依據是買賣雙方對交易均無爭議,也就是說站在賣方的角度資金是否能夠收回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總則第二條的規定(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本文認為在B2C模式下,商家確認收入的時點應該為買方確認收貨時,抑或有事項的不確定因素消失時。
3.3資金損失確認
B2C交易中另外一種資金收回的不確定性跟承擔貨物運輸的物流公司相關,前提是買賣雙方對交易本身沒有疑義,而是代為收款的物流公司不誠信導致賣方無法收到貨款。眾所周知,在電子商務的零售業務中有一種支付方式為“貨到付款”,款項由送貨上門的物流公司代為收取,由于物流公司本身資金周轉問題或員工不誠信等原因,往往會發生物流公司沒有按時歸還商家貨款的情形。本文認為,這種情況的發生并非基于未來交易事項的不確定性,交易雙方對所承擔的權利義務均有明確認識,款項的未收回僅僅是代收行為的不合法。因此,應在買方確認收貨時確認賣方銷售收入,同時賣方應搜取相應證據證明資金無法收回進行應收賬款的壞賬處理。

表1 B2C銷售行為商品所有權轉移確認條件分析
本文通過B2C電子商務銷售收入核算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對銷售收入核算過程中涉及的商品所有權、商品成本攤銷、或有事項以及資金損失確認等出現的問題給出了明確的處理方法和記載依據。以期為B2C業務的企業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陳嘉莉.基于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發展研究[J].企業經濟,2012(6).
[2] 管浩.電子商務中的稅收問題及對策[D].杭州: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05.
[3] 胡仁昱.電子商務中數字商品的會計核算[J].財會通訊,2001(2).
[4] 田涌.我國電子商務會計確認與計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8).
[5] 王學慧.電子商務會計確認研究[J].財會通訊,2014 (11).
[6] 張?。瓸2C電商企業快遞費用的賬務處理[J].財會月刊,2014(4).
[7] 莊明來.對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明細信息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0(7).
[8] 2014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R].2015.
作者簡介:賈凌燕(1976-),女,河北唐山人,漢族,高級會計師,會計碩士。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1(b)-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