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技師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說過:“做老師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1]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越來越深地感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我所面對的是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大多來自初中畢業生,學習基礎差,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幾乎是大多數學生的共同之處。這些學生多是17、18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學生還處于青少年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是心理“斷乳”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似乎已經形成,但卻又非常不成熟,他們的內心精神生活充滿矛盾,處在一種非常不穩定的狀態中,如渴望獨立與依舊依賴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性成熟與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閉鎖與渴望理解的矛盾,諸多矛盾交織在一起,對他們的教育和引導,就更顯得至關重要。遇到問題,若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和偏激行為。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使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和班主任工作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感觸。我感到對這些職業學校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應更多地傾注于情感,用心靈去感受他們的心靈,在肯定他們的情感和價值的基礎上,與他們溝通,及時地疏導。回顧以往的工作,我感到在與學生的溝通、了解過程中注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須先知人”。只有充分、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真實的心理動態,才能針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而職業學校這個年齡的學生并不擅長與老師、家長溝通,而愿意與同齡人交流,抓住這個特點,我經常同學生們進行書面交流,通過周記或月記或針對問題隨機進行,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客觀地反映班級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學生每一次的書面匯報,我都會給予一定的鼓勵評語,或面對面交流,對出現的問題也是進一步全面了解,落實后再針對人、針對事進行引導、教育,每一次也都是讓學生面對微笑接受批評。
要充分了解學生,還要做到“勤動腿”。不深入到學生中,就難以開展和組織好工作。做為班主任,要勤到班,勤到宿舍。首先是勤到班,一天的早讀、晚讀、課間操、自習課、集體活動等多去觀察、去了解。其他任課老師上課時,不妨去瞧瞧,了解一下學生的聽課情況。其次下宿舍要勤。宿舍就是住校生的家,班主任有責任和義務關注這個家。此外,還要勤動腦子,要腦子里經常裝著學生們的情況,裝著每個學生的特點,要經常考慮怎樣教育和管理不同類型的學生,怎樣處理出現的不同問題,要引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因而,賞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賞識可以樹立學生的信心,而自信心理又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
賞識學生就是要經常表揚和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對于學生,不僅賞識他的優點和特長,面對缺點和錯誤也不應就大加否定,這樣很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引起對立情緒,而應該先肯定他們的長處,再委婉地道出他們的不足和錯誤,正確地疏導,這樣比直接、強硬的批評更能使人接受,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賞識學生,在賞識中指出問題,要做到嘴勤。除了經常在課堂上表揚先進,指出問題,還經常找學生談話,個別疏導,尤其在班風尚未形成的初期,每天早上說、中午說、晚上說,說一日常規、說紀律、說禮貌等第。當學生得獎時、進步時、犯錯誤時,一定要嘴勤。嘴勤,一要有針對性,要言之有物;二要樹立典型,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三是批評學生時,更注重于疏導,解開心中疙瘩。同時要盡量做到:表揚要公開,批評要盡量秘密。在賞識中指出問題,正確引導。
首先,談心要交心。談心談心,以“心”換“心“才能做到通過談心達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暢所欲言。和學生談心時,要先交出“心”來,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進生或有特殊問題的學生談心時態度更要誠懇和悅,耐心啟發,用感情來引發學生的共鳴,這樣才能把自己和學生的心談到一起。談心時班主任還應遵循兩條原則:第一,談心必須地位平等。第二,談心有時是商量,學生可以同意你的看法,也可以不同意你的看法,要允許他們保留意見。
其次,談心要及時。班主任平時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有人擔任班干部或比賽獲獎,這時最容易激起學生思想的“浪花”,需要談心,聽聽學生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助長不良的嫉妒心理。
再次,談心要得法。凡事都應講究方式方法,談心也一樣,如不注意方法同樣很難取得效果。班主任應選好談心的環境、方式和時間,比如,散步在操場的林蔭道上,校園的草坪上,會感到氣氛平和自然流暢,話題也多了,使對方感知不道你談心的意圖。如你一開始就把學生叫到辦公室等讓學生比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廣眾之下談心,必然會引起學生的緊張而起反感,達不到任何效果。感覺不到的是最好的,班主任要善于運用這一規律,使要進行的思想工作在無感之中而潛移默化。
另外,當學生與班主任感情上有些距離時,老師不妨對某個事情的退讓,或是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實現感情上的溝通。談心如過于頻繁,不停地嘮叨就會失去談心的效果,甚至會使學生反感。談心還要因人而異,方法要靈活運用。
總之,我深深的感到每一位學生都是一本豐富的書,一個多彩的世界。要想真正讀懂“每一本書”,看清“每一個世界”,就必須用愛心和誠心架起師生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用心靈感受心靈,用情感溝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