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生, 王達開, 許軍榮
(1. 海南省農墾那大醫院 心電圖室, 海南 儋州, 571700;2. 海南省人民醫院 心電圖室, 海南 ??? 570100)
?
技術與方法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診斷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較
陳繼生1, 王達開2, 許軍榮1
(1. 海南省農墾那大醫院 心電圖室, 海南 儋州, 571700;2. 海南省人民醫院 心電圖室, 海南 ??? 570100)
關鍵詞:常規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1]。心電圖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診療方法,具有無創、可重復、經濟成本低、診斷率高等特點,但不同種類心電圖對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診斷效果也有所不同[2]。動態心電圖是一種新型的診斷工具,它可以為患者提供24 h持續心電信號監測。本研究對14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颊叻謩e采用了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監測,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5.6±5.3)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病程(3.5±0.7)年;合并高血脂25例,高血壓46例,糖尿病15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根據國際心臟病學會對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確診,且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疾??;資料不全。
1.2方法
140例患者分別采用動態心電圖及常規心電圖檢查。常規心電圖檢查方法:檢查前3 d停止所有治療措施,檢查中患者取平臥位,放松全身,以心電圖與十二導聯心電圖機同步進行檢查,紙速控制在25 mm/s,增益在10 mm/mV。動態心電圖檢查方法:檢查前3 d停止所有治療措施,采用動態心電圖儀(型號:wi99082,由東西儀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進行持續24 h心電檢查,記錄患者臨床癥狀及特殊心電信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心電圖檢查方案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效果。根據第7版《內科學》對心電圖陽性的診斷標準劃分如下: ① 2次心肌缺血的時間間隔在1 ms或以上,J點后80 ms為ST段的測量標準; ② ST段下降型或水平狀態在等點位線降低超過0.1 mV; ③ 下移時間在1 ms或以上。比較兩種心電圖對各項指標的檢查效果,包括房性早搏早發、室性早搏早發、房性早搏成對、室性早搏成對、房室傳導阻滯、斷陣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聯律、室性早搏二三聯律。
2結果
動態心電圖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陽性檢出率為67.14%,顯著高于常規心電圖的47.14%(P<0.05)。動態心電圖檢查方法對冠心病心律失常在房性早搏成對、室性早搏成對、斷陣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聯律及室性早搏二三聯律等的陽性診斷率顯著高于常規心電圖(P<0.05或P<0.01)。見表1。
與常規心電圖組比較, *P<0.05, **P<0.01。
3討論
冠心病屬于心血管常見病之一,是指冠狀動脈血管因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所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狹窄,繼而發生的心肌缺氧、缺血或壞死類心臟病。目前,WHO根據冠心病癥狀將其分為5類,即心肌梗死、心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無癥狀心肌缺血及猝死[3]。
心電圖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心動周期電活動變化圖形的一種技術。常規心電圖屬于傳統的心電圖檢測方法,具有重復性佳、經濟費用低、普及性高、安全無創、對環境要求低等優勢,是心臟基礎疾病的重要診斷手段。然而,針對冠心病患者,由于其冠狀動脈在靜息狀態時仍可以保證良好的心肌血流水平,僅能在急性心肌缺血伴梗性時才能提示出冠狀動脈的狹窄狀態,但此時患者的病情已十分嚴重,預后較差,所以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往往不夠理想[4]。動態心電圖是一種新型的心電圖診斷方法,它能夠長時間持續記錄并分析心臟在安靜及活動狀態下心電圖的變化。動態心電圖最早由Holter[5]在1957年提出并應用于臨床,因此又可稱為Holter監測心電圖儀。相較于傳統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可在24 h內持續記錄高達10萬次的心電信號,可以明顯觀察到非持續性心律失常,特別是對短暫性心肌缺血及一過性心律失常的檢出效果十分顯著[6]。
研究[7-8]表明,心肌急性缺血是冠心病心律失?;颊哳A后不良及死亡的主要誘因。本研究結果顯示,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陽性檢出率為67.14%,顯著高于常規心電圖的47.14%(P<0.05)。冠心病患者病情嚴重時易發生局部心電失衡情況,繼而誘發嚴重心律失常,此時心電圖可呈現出明顯的改變[9-10]。常規心電圖受作用時間的影響而無法發現心臟異常及心臟微弱的特征變化,而動態心電圖通過持續性的心電監測系統,可以及時觀察到傳導阻滯、短陣房顫、快速房顫等變化[11-14]。本文對7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者分別應用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動態心電圖對房性早搏成對、室性早搏成對、斷陣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聯律及室性早搏二三聯律診斷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常規心電圖(P<0.05或P<0.01)。可見,在冠心病誘發的惡性心律失常診斷中,動態心電圖的應用效果顯著優于常規心電圖。這是由于在短暫的心律異常狀況下,常規心電圖無法有效捕捉到心電變化,而動態心電圖以其持續性監測特性有效觀察到心臟的短暫失常性表現,所以對惡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效果更佳[15-16]。
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心律失?;颊咧芯哂懈叩脑\斷準確率,且具有無創、安全、可重復等優勢,適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桂艷, 程德君, 楊玲.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江蘇醫藥, 2014, 2(8): 918-920.
[2]張乾忠, 馬沛然, 于憲一, 等. 心電圖監測技術新進展及心電圖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若干實際問題[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1, 10(2): 81-96.
[3]朱冬梅, 李軍, 萬翔. 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的應用價值[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3, 5(3): 207-208.
[4]任曉蘭, 段霄燕. 動態心電圖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臨床價值比較[J]. 現代預防醫學, 2013, 2(5): 989-990.
[5]史松, 王艷紅, 易金玲. 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23(8): 1866-1867.
[6]阮錫勇, 陸健, 黃流強. 動態心電圖對老年冠心病并發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 陜西醫學雜志, 2013, 14(4): 459-461.
[7]雷蕾, 李長生, 王逢猛. 冠心病心絞痛中醫證型和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及運動平板試驗相關性研究[J]. 山東中醫雜志, 2013, 10(9): 624-626.
[8]王秀瓊. 冠脈造影聯合動態心電圖監測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8(9): 1838-1839.
[9]黃剛, 秦娟, 何小君, 等. 冠狀動脈鈣化檢測聯合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及臨床應用[J]. 華西醫學, 2012, 5(9): 1312-1314.
[10]宋艷, 王振濤. 老年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行動態心電圖監測的臨床意義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2, 5(23): 6327-6328.
[11]湯喜紅, 孫玉敏.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較[J]. 中國衛生產業, 2012, 10(29): 106-107.
[12]劉娜娜.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診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比較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20(22): 88-89.
[13]俞晉虹.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在診斷冠心病心律失常應用效果比較[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2(19): 4480-4481.
[14]路麗.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5(18): 4211-4212.
[15]羅鳴.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較[J]. 當代醫學, 2015, 10(33): 51-52.
[16]謝玉華, 代西艷.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2(14): 117-118.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圖分類號:R 5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1-106-02
DOI:10.7619/jcmp.2016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