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陽 王建偉
(1 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210046; 2 無錫市中醫醫院中醫骨傷科,無錫,214071)
?
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
袁明陽1王建偉2
(1 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210046; 2 無錫市中醫醫院中醫骨傷科,無錫,214071)
摘要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癥機理的研究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一個熱點,我們通過檢索近幾年國內外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文獻,來探討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制。通過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研究方法的結合,表明中醫藥通過補腎益髓、健脾益胃、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治法可影響骨細胞增殖與凋亡,調控相關信號通路,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改善骨結構從而達到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目的,為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癥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骨質疏松癥;中醫藥;病因病機;作用機制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種由于某些原因在骨骼中單位體積內的骨量減少,從而導致骨結構發生變化的代謝性疾病。WHO建議根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或骨礦含量(Bone Mineral Contant,BMC)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骨質疏松癥為BMD或BMC比正常成人平均值降低2.5個標準差以上[1-2]。OP在中醫學中屬“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疇。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癥機理的研究已有相關報導,我們檢索了近年來相關文獻并進行綜合分析,為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提供依據。
1中醫對骨質疏松的病因病機認識及治法
中醫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發生主要與腎虛、脾虛、氣血虧虛和肝血虧虛有關。其中肝與腎之間聯系緊密,肝藏血、腎藏精,肝主筋、腎主骨、筋骨相連。肝血不足,筋失所養,肢體屈伸不利,腎精虧虛,髓枯筋燥,痿廢不起,而發骨骨痿,即骨質疏松癥[3]。除了肝脾腎虧虛、氣血兩虛、血瘀等病因外,五味失常、運動不足、六淫及年齡增加等因素也是誘發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4]。中醫目前常采用補腎益髓、健脾益胃、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骨質疏松癥。
1.1補腎益髓法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調節水液代謝,調節呼吸功能,調節一身之陰陽,故腎虛可以導致髓虛而骨發生病變。因此,通過補腎生髓進而達到防治骨質疏松的目的。
“青娥丸”為補腎壯骨名方,具有補腎、強筋、健骨之功效。梁旭燕、牛煜等[5-6]應用青娥丸加減治療骨質疏松癥,發現患者經治療,3個月后患者骨密度明顯增加,腰膝疼痛、酸軟等癥狀顯著緩解。“六味地黃丸”是治腎陰虛癥經典方。李媚等[7]通過對近10年來667例關于六味地黃丸治療骨質疏松癥臨床報道的病例中總結得出,六味地黃丸可顯著改善由骨質疏松引起的腰膝酸軟、骨骼疼痛等癥狀,效率可達85.4%。“左歸丸”為“陽中求陰”的代表方,具有滋補腎陰、填精補髓之功。研究表明,左歸丸可明顯改善骨質疏松患者腰膝酸軟無力等臨床癥狀,可增加骨密度[8]。
1.2健脾益胃脾為后天之本,腎精依賴脾精的滋養得以補充。脾虛則失運化,水谷之精微不能四布,四肢、臟腑、百骸則無充養,引起氣血虧虛和腎虛[9]。脾胃虛弱時,不僅胃腸對鈣、磷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等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降低,而且藥物的吸收利用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應用健脾益胃法在進一步增強胃腸對營養物質的利用度的同時還可以保證藥物的充分吸收,使藥物的功效得到發揮,提高臨床療效。歸脾湯為健脾良方,具健脾養心之功,崔昕[10]用歸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112例,患者經歸脾湯治療后骨鹽含量明顯增加,腰膝疼痛等癥狀得以緩解,歸脾湯治療骨質疏松效果明顯。
1.3疏肝解郁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同下焦,精血互化。肝主疏泄,肝氣郁結,則氣機不暢,就會影響血和津液的生成及運行,進而影響對筋骨的營養。另外氣郁而化火,易灼傷肝陰而致肝陰不足,肝陰血虧虛,無以生精養骨,終致骨痿。因此可運用疏肝解郁之法調順氣機,促進血及津液的運行使筋骨得到濡養來治療骨質疏松。一貫煎,具有滋陰疏肝之功效,主治肝氣郁滯證有疏肝解郁之效。盧正等[11],用一貫煎加味治療更年期骨質疏松患者80例,結果一貫煎加味治療后E2、BMD水平明顯升高,表明一貫煎加味能明顯改善更年期骨質疏松癥癥狀,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升高血E2水平,從而達到改善骨質疏松的目的。
1.4活血化瘀血瘀是引起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氣血虧虛可致血行不暢血流靜止而成瘀,瘀血不僅對骨絡失去了濡養作用,而且瘀積體內,嚴重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使臟腑功能障礙,阻礙骨組織新血化生,導致骨組織功能活動失常,骨髓失養,最終導致骨質疏松癥。因此予以活血化瘀之法,加速體內氣血運轉,營養骨髓改善骨質疏松。鄒培等[12]通過觀察兔脛骨中段骨延長模型的組織學變化,發現服用由丹參、土鱉蟲、紅花等活血化瘀中藥組成的長骨液的實驗組動物毛細血管形成時間、數量及骨生成細胞的數量、出現的時間及部位都明顯強于對照組,表明活血化瘀中藥可促進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加生骨細胞的活性,從而促進骨組織的修復、骨生成細胞數量的增加和功能的活躍。
2現代醫學對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
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現代研究表明,OP發病主要是由環境和遺傳等多因素所致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即由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介導、多種細胞因子和信號分子共同參與的骨吸收與形成紊亂。隨著現代醫學方法的運用使得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擺脫了以往只能從臨床癥狀作為觀察指標的局限性,研究深入到細胞分子水平,使得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的機制探討更深入和全面。
2.1可促使成骨細胞的增殖分化,增強成骨活動成骨細胞是參與骨代謝的重要細胞,它與破骨細胞共同維持著骨代謝重建的平衡。骨溶解多于骨形成,在骨的重建過程中無法完全修復破壞的骨質,使其骨量不斷減少、骨質量下降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因此,治療骨質疏松的關鍵是扭轉骨溶解多于骨形成的趨勢,重塑骨代謝之間的平衡。研究證實中藥淫羊藿可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能刺激成骨細胞增殖、增加成骨細胞數量和增強成骨細胞增殖能力從而改善骨質疏松[13]。藥理學研究[14]發現健骨顆粒含藥血清能恢復骨代謝平衡,促進體外培養成骨細胞的增殖,提高骨密度和增強骨生物力學性能。余興華等[15]用骨疏康顆粒含藥血清對體外培養大鼠成骨細胞進行培養,發現骨疏康含藥血清能明顯加速成骨細胞周期,促進成骨細胞增殖。
2.2能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使破骨活動減弱李晶等[16],通過觀察50只Wistar去勢大鼠骨組織形態學的變化,結果去勢大鼠經過不同濃度的山茱萸總苷治療后,各組的骨小梁面積和活性成骨細胞表面均有增高,活性破骨表面下降,表明山茱萸總苷可降低活性破骨細胞表達。
2.3既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同時,還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菟絲子可提高成骨細胞內堿性磷酸酶的活性,可以促進體外成骨細胞增殖和誘導體外培養破骨細胞凋亡,從而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17]。實驗研究表明二仙湯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刺激成骨細胞生長,抑制高轉換型骨代謝[18]。另有研究表明[19],骨松寶膠囊可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抑制破骨細胞的吸收,縮短骨吸收周期,提高骨重建,從而防治骨質疏松。
2.4可調節細胞因子分泌細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絲裂原或其他刺激劑誘導多種細胞產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質,通過與細胞表面相應的細胞因子受體結合而發揮生物學作用,具有調節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血細胞生成、細胞生長以及損傷組織修復等多種功能。研究表明[20-21]蛇床子素可抑制成骨-破骨細胞共育體系中中成骨細胞IL-6(白細胞介素—6)mRNA的表達;密骨片可刺激成骨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分泌和合成,刺激調控相關通路,從而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2.5能調節信號通路傳導骨質疏松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主要涉及RANKL/RANK/OPG信號通路、Wnt信號通路、PTH信號通路、NF-kB信號通路,PPAR-γ信號通路,MAPK信號通路等。中藥可通過調節相關通路,有效促進骨代謝治療骨質疏松。許兵等[22],通過對SD大鼠行雙側卵巢切除術后予補腎活血顆粒灌胃,論證了激活經典Wnt/13-catenin信號通路是補腎活血顆粒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可能作用機制。藥理學研究[23-24]表明,左歸丸可改善去勢大鼠的骨組織形態,其機理與通過調節成骨細胞OPG,RANKL的表達而抑制破骨細胞的形成和分化有關。張穎等[25]通過實驗表明千年健可通過促進成骨細胞及骨髓基質細胞OPG蛋白(OPG對破骨細胞的生成則具有抑制作用),促進其凋亡及mRNA的表達來發揮治療作用;另有研究證實[26]中藥復方二至丸對絕經后大鼠模型下頜骨的骨質疏松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機制與Wnt/LRP5/β-catenin經典信號通路有關。
2.6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雌激素水平減少一直被認為是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發生的重要原因,許多補腎中藥都有類性激素樣作用,發揮著抗骨質疏松作用。研究證實淫羊藿可以增加幼齡大鼠子宮重量,可升高血清中雌激素水平。丹參可減緩雌激素水平降低,抑制骨高轉換;葛根素具有弱雌激素樣活性[27-29]。
3討論
中醫藥在治療骨質疏松上尤其獨特的優勢:首先,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基因、多因素的全身代謝性疾病,其病理機制復雜,因此骨質疏松的治療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循證求因,整體防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中醫理論的特點是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再者,中藥成分具有多樣性,中藥作用具有多靶性,使得中藥在治療骨質疏松方面有一定優勢。其次,中藥不良反應較少。另外,我國中草藥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患者逐漸認可,市場潛力巨大。另外隨著現代醫學的一些先進手段在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的基礎研究中的廣泛應用,使得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作用機制的探討越來越科學化,為臨床指導和規范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
同時,我們也要正確認識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需要解決的問題:1)目前臨床研究大多數缺乏嚴格的臨床對照,在對實驗結果描述時常使用一些骨痛減輕、體征消失等定性語言描述療效,缺乏客觀量化的指標;2)目前對于中藥及中藥復方有效成分的研究還不全面,且由于中藥生長自然環境和條件的不可控性,使得有效成分不完全一致,影響了中藥的臨床效果的穩定性。3)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需要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及時調整用藥,患者依從性和醫生個人水平也會都影響治療的效果。4)近年來,關于中藥不良反應的報道日益增多,長期服用的毒性和不良反應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忠厚.骨礦與臨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Fitzpatrick LA.Arq Estrogen therapy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Bras Endocrinol Metabol,2006,50(4):705-719.
[3]彭麗紅,馬改霞.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13,28(1):98-101.
[4]郭魚波,王麗麗,馬如風,等.骨質疏松的中醫病因病機分析及其中醫藥治療的前景探討[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5,17(4):768-772.
[5]梁旭燕,韓鳳蘭.青娥丸加減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30例[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6,9(10):1101-1101.
[6]牛煜.青娥丸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2):101-103.
[7]李媚,袁婷婷.中藥方劑防治骨質疏松癥的研究概況[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6):233-238.
[8]朱鵬.左歸丸加味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47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6,22(10):620-621.
[9]楊芳.骨質疏松癥與中醫脾虛證的關系探討[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3(5):368-371.
[10]崔昕.加味歸脾湯對骨質疏松癥的療效[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6,18(3):41-42.
[11]盧正,劉凱順.一貫煎加味治療更年期骨質疏松癥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3,31(6):119-120.
[12]ZHOU Pei,LI Junhui,ZHOU Zhongying,et al.Histological observati onof bone growth fluid for improvement of osteogenesis in bone lengthning area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5,9(46):60-61.
[13]宋士軍,李建平,等.淫羊藿對成骨細胞增殖分化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9,5(2):70-71.
[14]史傳道,樊曉晨,鄧海東.抗疏健骨顆粒對骨質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學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2,32(7):831-833.
[15]余興華.骨疏康顆粒含藥血清對成骨細胞增殖及細胞周期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2010,29(12):953-955.
[16]李晶,武峻艷,王慧明,等.山茱萸總苷對趨勢大鼠骨組織形態學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0,44(1):69-72.
[17]劉悅,季暉,蔡曼玲.蛇床子、菟絲子及其復方對體外培養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影響及血清藥理學研究[J].中國藥理通訊,2004,21(3):14-17.
[18]熊昌盛,吳峰,何鳳春,等.加味二仙湯顆粒劑防治去勢大鼠骨質疏松癥的實驗研究[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8,28(6):815-817.
[19]張貴林,劉思源,任光友,等.骨松寶膠囊對維甲酸骨質疏松大鼠骨形態學和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4,15(4):250-252.
[20]周賽男.蛇床子素對OB-OC共育體系中OB活性及IL-6mRNA、Cbfa1mRNA的表達的影響[D].廣州:暨南大學,2008.
[21]夏遠軍,沈霖,謝晶,等.補腎中藥密骨片對成骨細胞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β1 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11):177-179.
[22]許兵,季日旭,金紅婷,等.補腎活血顆粒對去勢大鼠骨組織Wnt/p-Catenin通路的影響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11):3400-3405.
[23]劉梅潔,潘靜華,李艷,等左歸丸對糖皮質激素所致骨質疏松大鼠血清中BGP,IGF-1含量的影響日[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6):133-135.
[24]LIU M J,Li Y,PAN J H,et al.Effects of Zuogui Pill on writ singal transduction in rats with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J].J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31(2):98-100.
[25]張穎,劉梅潔,汪文萊,等.杜仲、千年健對去卵巢人鼠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及其機理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學雜志,2011,17(9):960-962.
[26]孫為,晏奇,施斌,等.二至丸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大鼠下頜骨微結構及Wnt經典信號通路的影響[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7(2):104-105.
[27]王大偉,鄧秀蘭,牛建昭,等.淫羊藿及淫羊藿苷在小鼠體內雌激素樣作用的實驗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2(3):164-166.
[28]周延萌,劉玉波,高允生.丹參酮對維甲酸致小鼠骨質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21):2923-2926.
[29]張偉,湯旭磊,田泉.葛根素雌激素樣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7):2243-2245.
(2016-01-13收稿責任編輯:張文婷)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Yuan Mingyang1,Wang Jianwei2
(1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46,China; 2OrthopedicsandTraumat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partmentofWuxiHospitalofChinesemedicine,Wuxi214100,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has become a widely discussed topic in recent years.We searched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erm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so a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Combining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research methods,we founded that the methods of promoting kidney and tonifying bone,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stomach,coursing liver qi and resolving depression,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can influence bon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regulate signal pathway and body hormone levels,improve bone struc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eating osteoporosis,which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Key WordsOsteoporosis; Chinese Medicin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Mechanism of function
基金項目:江蘇省無錫市醫院管理中心科技項目(編號:YGZXZ1517)
作者簡介:袁明陽(1989.10—),男,南京中醫藥大學2013級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脊柱病臨床研究,E-mail:317449295@qq.com 通信作者:王建偉(1963.12—),男,博士生導師,主任中醫師、教授,無錫市中醫醫院院長助理,骨傷科主任兼關節骨科主任,研究方向:脊柱病臨床研究,E-mail:jhzntfy@163.com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6.0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