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科大學(510089)周葉
當前,臨床上使用的抗凝藥物主要是肝素類抗凝劑、維生素K拮抗劑,雖然在抗血栓治療上有較好效果,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起效慢、治療面小,需加強血液監測。因常規抗凝血藥物存在的不足,使得相關研究人員進行新抗凝血藥物的研發,發現Xa因子抑制劑,最具代表的是利伐沙班。該類藥物的口服、藥代動力學活性及藥效均可有效預測,受其他藥物影響較小,治療面寬,成為現階段臨床醫藥的研究熱點。除了已應用于臨床的這些抗凝藥物外,另一些天然的抗凝肽分子也正在不斷的被發現當中,為抗凝新藥的上市奠定基礎。
Xa因子屬于一種基于維生素K的化絲氨酸蛋白酶。通過測定,其分子結構包括S1到S4四口袋、陽離子空洞、催化區及二硫橋口袋。而S1、S4口袋是該因子抑制劑結合的關鍵口袋,前者較深,而后者相對要淺,和這兩者充分有效結合,該因子抑制劑的空間構造呈“L”形。
2.1 利伐沙班 利伐沙班,是由拜耳公司研發出來的世界上首種通過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劑,除能夠有效抑制游離狀態下的Xa因子之外,還可有效抑制結合狀態下的Xa因子,這對Xa因子有較高的選擇性,但是其對血小板的聚集無直接作用。該藥物在胃腸道內較易被吸收,起效快,給藥后2.5h~4h后的血藥濃度可以達到峰值,生物利用度能夠高達80%,且不會受食物或其他藥物的影響。
2.2 阿哌沙班 阿哌沙班是由輝瑞和百時美施貴寶一同研發出的口服型Xa因子抑制劑,主要和Ⅹa活性部分有效結合,抑制常數Ki是0.08nmol/L,對游離或和細胞結合的Xa因子均可產生良好的抑制效用。該類藥物起效快,一般在口服后3h~4h的血藥濃度可以達到峰值,半衰期在12h左右。劑量用到10mg時,其絕對生物利用度在50%左右,且不會受到食物或其他藥物的影響,pH變化也不影響其效用。該藥物可自體內從不同路徑消除,主要是肝代謝、腎排出及少量膽汁消除,臨床研究表明小腸直接分泌也可消除。
2011年該藥物在歐盟批準上市,主要應用到擇期髖關節、膝關節置換術成年患者的VTE臨床預防中。隨后批準用于非瓣膜性房顫,主要預防卒中、血栓,在我國已獲準用于髖或膝關節置換術后的VTE預防中。研究表明,預防靜脈血栓臨床療效要優于依諾肝素,且出血風險較小,在預防卒中上的效果優于阿司匹林,安全性無差異。
2.3 磺達肝癸鈉 磺達肝癸鈉,即磺達肝素,是第一種人工合成Xa因子選擇性抑制劑,由法國醫藥公司研制生產。2001在歐洲獲批準上市,2002年在美國上市。當前,在法、英、德、美、中等國家上市,主要用于下肢重大骨科手術,比如:髖關節骨折、大型膝關節手術等患者的ST段變化的心梗、ST段不抬高心肌梗塞等方面,該藥物的適應癥不斷擴展。在推薦劑量內,該藥物不會影響纖溶系統活性、出血時間。采取皮下注射之后的可快速吸收,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達到100%,用藥后2h~3h血藥濃度達到峰值,半衰期在17h左右。臨床不良反應主要是出血,其他反應有心顫、發熱、胸痛、頭痛、嘔吐及低血壓等。
2.4 鉤蟲抗凝肽 1993年,Cappello等人從犬鉤蟲提取物中分離出首個抗凝肽,國外學者相繼報道了6種鉤蟲抗凝肽:AcAP5、AcAP6、AcAPc2、AceAP1、AcAPc3及AcAPc4,其中除AceAP1來自錫蘭鉤蟲(Ancylostoma ceylaninum)外,其余5種均來源于犬鉤蟲。rAcAP5和rAcAP6可以顯著延長PT和aPTT,并成劑量依賴關系,說明它們是作用于內源性凝血途徑和外源性凝血途徑共同通路的fXa。AcAP5和AcAP6通過直接結合于fXa的催化活性位點,競爭性抑制fXa的催化活性而發揮抗凝作用,AcAP5是迄今發現最強的fXa天然抑制劑。
Xa因子屬于一種具有良好的促凝因子,它的生理作用和相關抑制劑的研發成為現代醫藥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主要對最新研發的Xa因子抑制劑進行了一個概述,為進一步提升Xa因子的應用面,還需對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