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桑卓瑪
(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草原工作站,青海治多 815499)
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特點及防治對策
南桑卓瑪
(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草原工作站,青海治多 815499)
青海地區地理位置特殊,生態植被總體相對脆弱,尤其是近幾年以來,水土流失更是嚴重?;谶@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對水土流失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其綜合防治展開探討與分析,希望能為今后進一步預防青海草原的水土流失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特點;防治對策
近些年來,青海草原地區的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條件相對嚴酷,地質結構復雜,林草覆蓋率低,水土流失的面積日趨增大。因此,了解青海草原地區水土流失的特點,進而立足實際,做好綜合防治刻不容緩。
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水土流失的面積大,分布不僅廣泛,而且極其不均勻,眾所周知,有高海拔就會有冰凍,就會有侵蝕,有草場的退化,就會有風蝕。
其次就是可能產生影響的因子非常多,而且都處于非常不利的狀態氣候條件、土壤條件以及植被條件、地形條件、人類活動等都是能夠對青海草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產生不利影響的主要因此,由于影響因子多,而且影響深度達,在因此在實際治理起來的時候難度比較大。
第三就是青海草原由于受到三大侵蝕類型,即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冰融侵蝕等交替出現,互相作用,最終為混合侵蝕以及水土流失災害創造了條件。
最后就是青海草原地區本身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不僅僅氣候寒冷,而且生態環境本身相對脆弱,可逆性較差,近些年來的人類活動更是加劇了當地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劇產生了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不僅僅容易破壞地面的完整,導致地面的支離破碎,而且很容易導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和草原的退化;另外,就是水土的流失會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會對交通運輸產生影響,會進一步加劇干旱的發展。因此,一定要立足青海草原地區的實際情況,多方面共同努力,切實做好水土流失的綜合防治。為此,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首先就是要樹立先進的理念
要想真正做好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在相關部門的引導下,多方面共同努力,為真正做好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其次就是要盡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草地畜牧業的平衡發展體系
眾所周知,對于青海草原地區來說,水、草和畜是草原生態環境的三大主要要素,通過平衡發展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實現草原生態系統的循環與轉化。從目前青海地區草原的實際情況來看,水-草-畜處于嚴重的失衡狀態,要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就要盡快實現上述三因素之間的平衡發展。具體來說,就是在相對固定的水資源總量的條件下,加快發展灌溉草業,提升草原地區的生產能力,同時根據青海草原地區的實際承載能力,合理控制畜牧業的發展規模,努力實現草原與畜牧業的協調發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平衡體系不僅僅是發展的,而且也是動態的,只有不斷做出合理調整,始終將其控制在最佳狀態,才能真正發揮其對水土流失治理的積極效用。
第三就是要進一步強化工程管理,實現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提升
近些年來,政府及相關部門都充分意識到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雖然逐漸加大了水土治理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受到資金等諸多相關因素的影響,效果并不理想。為此,筆者建議,盡快根據青海草原地區的實際情況,盡快建立新型的工程運行管理機制,盡快實現嚴格按照規劃立項、按照項目管理、按照設計施工、按照標準嚴格驗收的項目法人制度。
第四就是水土流失的治理離不開科技的有力支撐
近幾年以來,一些專業的科研機構,立足于青海草原地區水土流失的現狀和特點展開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卻并沒有全部轉化為強大的實踐工具,要么就是無法應用于水土的治理,要么就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價值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說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并不理想。
為了進一步提升水土流失治理的整體效果,筆者建議一定要進一步加強規范,依托科研及技術部門,盡快實現科研與生產的一體化,充分利用已經成熟的水保技術,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切實發揮科技的力量。另外,就是要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高的科技推廣隊伍,為提升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最后就是要做好輪牧制
過度放牧也是導致青海草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畜牧業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超出了草原的實際承載能力,往往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嚴重影響。為此,筆者建議最好是能實行輪牧制,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畜禽的實際數量和草原地區的實際產草量,將草原劃分為若干個輪牧小區,采用分區采食的放牧方式,這樣既能充分利用草原地區的良好資源,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因過度放牧而導致的水土流失。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青海草原地區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并且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如果不及時加以有效防治的話,勢必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首先樹立先進的理念,進而以此為指導,采取多種有效途徑,切實做好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
[1] 張興玲.淺析青海省水土流失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9,(6):31-32.
[2] 刁治民,張文靜.青海水土流失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青海草業,2002,11(4):24-27.
[3] 張超,王治國,紀強,等.我國水土保持區劃的回顧與思考[A].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200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C]. 2007: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