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國良 龍家權 李高銀
(昭通市昭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昭通 657000)
昭陽區規模養殖場監管工作探討
邢國良 龍家權 李高銀
(昭通市昭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昭通 657000)
近年來,昭陽區畜禽養殖快速發展,飼養方式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模式轉變。全面落實規模養殖場的監管是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動物疫病、提高動物產品安全、提高規模化養殖水平的一項基礎的工作,同時也是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將昭陽區規模養殖場監管工作模式進行分析,供同行參考。
規模養殖場現狀;措施;建議
1.1 規模養殖場狀況
從2016年11月雙隨機抽查統計看,昭陽區生豬規模養殖場常年存欄200頭或能繁母豬50頭以上的有23戶,常年存欄100頭~200頭之間的有57戶;肉牛養殖場常年存欄50頭以上的有20戶,常年存欄20頭~50頭的有11戶;肉羊養殖場常年存欄200只以上的有8戶,常年存欄100~200只的有16戶;禽類養殖場常年存欄10000羽以上的有1戶,常年存欄5000羽~10000羽的有12戶,常年存欄3000~5000羽的有31戶。
1.2 選址不科學
部分規模養殖場建在交通繁忙主要道路邊上,有的甚至建在村里,一些建在低洼潮濕的地方,有的建在河邊,家畜(禽)舍的設計不科學,沒有考慮通風、坡度、照明、污物和污水處理。
1.3 場區布局不合理
部分養殖場生產區、生活區、辦公區和飼料房之間未做隔離。基礎設施不足,無污物、污水處理和無害化處置設施,缺乏必要的生產保護措施。
1.4 防疫設施設備不完善
少數養殖場沒有充分利用防疫設備,消毒池沒有放消毒藥,部分無紫外線燈或紫外燈壞了未更換,無更衣室和淋浴室,部分飼養員不消毒隨意出入養殖區,部分沒有獸醫室。
1.5 養殖檔案不健全
部分養殖場沒有免疫程序,防疫記錄不規范,部分養殖場還存在沒有養殖臺賬和管理制度未上墻的情況。
昭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將以上179戶規模養殖場納入重點監管范疇,并審核辦理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實行區級監督人員掛鉤聯系和鄉鎮監管獸醫具體負責的雙向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監管。
(1)由昭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落實監督人員進行鄉鎮掛鉤,每名監督人員至少掛鉤2個及以上鄉鎮(辦事處)的工作,監督指導所掛鉤鄉鎮的動物檢疫、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環節監管、獸藥飼料監管等工作,掛鉤人員對規模養殖場的監管主要采取定期不定時的檢查,每月監督檢出不少于1次。嚴格落實《規模養殖場免疫制度》、《規模養殖場消毒制度》、《規模養殖場無害化處理制度》、《規模養殖場檢疫申報制度》、《規模養殖場疫情報告制度》和《規模養殖場用藥制度》六項制度和五個記錄表的完善,督促建立完善養殖檔案記錄,并與規模養殖場責任人簽訂了《養殖場動物投入品安全使用承諾書》,明確養殖場負責人的主體責任。
(2)鄉鎮(辦事處)畜牧獸醫站落實監管獸醫進行監管指導,每月監督檢出不少于2次,具體指導規模養殖場在防疫、消毒、檢疫、動物標識佩戴、無害化處理、檔案完善等具體工作,實行監管獸醫的職責、聯系方式、照片上墻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3)全區的規模養殖場在監管過程中做到有痕跡資料、規模養殖場實施封閉管理且在大門口設有消毒池和獸醫室,有隔離場所和固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生活區、飼料區與生產區相對獨立,建有固定的糞便存放地點;各養殖場按照自己所養殖的動物種類建立完善動物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進行動物免疫,完善生產銷售臺賬的記錄。
3.1 強化考核
對防疫責任、監督防范措施進行風險評估與考核,確保有效落實工作責任。
3.2 加強防疫裝備
在養殖密集區建設統一的無害化處理設施,或在大型養殖場建設無害化處理的焚燒爐,有利于對病死畜禽做無害化處理。
3.3 加強檢疫申報點的建設
昭陽區目前在每個鄉鎮只設立一個檢疫申報點,隨著養殖規模化的發展,養殖數量的不斷擴大,應根據需要在養殖密集的鄉鎮增加檢疫申報點。
3.4 加強生物安全監管
對養殖場要實施嚴格封閉管理,無關人員、車輛、設備、不得進入養殖區,實施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確保不傳入外援疾病。
3.5 加強引種申報審批的管理
從外地引種要嚴格執行申報審批,新引購的動物要進行隔離觀察,在隔離觀察期間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并妥善進處置。
3.6 加強監督和執法力度
加大規模養殖場監督和依法查處檢查力度,建立健全規模養殖場監督監管檔案。對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或未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整改后不達標的依法予以處罰,取消或收回的《動物防疫合格證》。對未按照免疫程序或強制免疫實行不到位,導致疾病發生或擴散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1] 倪富聰.規模養殖場監管工作探討[J].獸醫導刊,201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