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玫瑰
(儀隴縣雙慶鄉畜牧獸醫站,四川儀隴 637621)
如何通過畜牧獸醫建立脫貧長效機制
鐘玫瑰
(儀隴縣雙慶鄉畜牧獸醫站,四川儀隴 637621)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已經達到總體小康水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仍有為數眾多的貧困人口,而這些貧困人口大多數集中在農村地區,因此大力發展畜牧業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有效途徑。其中獸醫作為專業人才應當在貧困戶的脫貧工作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畜牧業;獸醫;脫貧機制
我們必須清楚的看到,雖然我國農村取得了良好的建設成績,但是在農村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員。如何使這些困難戶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是一個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糧食價格的不斷下跌的影響,再讓貧困人員發展種植業明顯是不合適的,針對農村生態較為良好,而且地廣人稀,因此在農村中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畜牧獸醫作為專業的人員應當肩負其指導責任,指導村民進行科學養殖,進而實現貧困人員的脫貧致富。
2.1 畜牧養殖缺乏必要的科學方法
在農村的實際生產中,由于受自身教育程度的限制,大部分人員依然靠祖祖輩輩留下的經驗從事畜牧業生產,雖然這些積累下的經驗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而且在一定條件下經驗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長期依經驗而行,忽略了事物的客觀事實那就注定不會取得成果。現在農村畜牧業生產就有這樣的情況,拿養雞來說,每個村民都能養活,但是你問他雞在每個齡段應當注意什么,應當補充什么,他們往往會感到迷茫,雖然村民都能把雞養活,但是雞長成后的質量千差萬別,達不到收購的標準,只能自行解決,造成了雖然在農村大力發展畜牧業但是真正因此而致富的人寥寥無幾,這就是只靠經驗而不知其科學規律導致的后果。
2.2 信息閉塞,盲目跟風
雖然互聯網已經在農村基本普及,但是大多數村民并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就導致了信息的閉塞。在信息閉塞的情況下,村民往往會跟風去從事一種某個村民因此而致富的生產。比如,第一年A村某貧困村民通過養殖蝎子而脫貧致富,第二年該村就會出現很多養殖蝎子的貧困村民,由于養殖蝎子的人多了因此蝎子的價格不斷降低,最后使得大部分養蝎子的貧困村民賠了錢,到了第三年之前大部分養蝎子的村民改去從事別的生產,只有個別村民仍然從事養蝎子,最后蝎子價格上漲,堅持養蝎子的村脫貧致富。這樣,由于信息閉塞以及盲目跟風的存在,使得貧困人員始終不能脫貧致富。
2.3 交通不便,產品運輸困難
有的地方交通不便,對外運輸基本以人背抗肩挑為主,因此村民自家養殖的牲畜由于交通不便長期積壓只好自行消化不能從中獲利,造成了雖然發展畜牧業但是村民的生活仍然沒有起色的現象。
作為畜牧業的專業人員,畜牧獸醫不僅僅有著豐富的動物醫學上的知識,更有著豐富的動物學知識,能夠幫助貧困人員進行科學養殖,從而實現脫貧致富。
3.1 幫助貧困人員進行科學的畜禽選種
在畜牧業中,畜禽選種是尤其關鍵的一步。畜禽選種指的是在畜禽中選擇優秀的個體進行繁殖來培育優秀的后代,畜禽選種是有科學的根據的,以往村民以經驗進行選種有自身的局限性,而畜牧獸醫有著十分專業的知識,因此駐村的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的為村民進行科學的畜禽選種,使得村民有一個良好的養殖開端。
3.2 定期進行科普講座,傳播科學養殖技術
駐村工作人員應當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定期在村中舉辦科普講座,向村民傳播科學養殖技術,對于貧困人員,駐村人員應當經常去其家中進行單獨傳授,手把手的教其如何進行科學養殖。
并且針對市場情況,及時調整養殖策略,或者依照市場的需求,讓村民養殖不同的畜禽,并且根據貧困人員的實際情況確定養殖數量。如果一戶貧困村民的人均純收入為2000元,假如這戶村民飼養土雞,一只土雞苗大約兩元,出欄的成本大約為15元,一只土雞的純利潤在10元到15元之間,因此該戶村民第一年飼養大約500只土雞即可,若第一年盈利可觀第二年可以考慮擴大生產。
若每戶養殖一頭可繁母豬,則前期投入約2000元來進行建造豬舍、購買母豬以及購買相應飼養產品、飼養母豬至受孕,母豬受孕后到受孕后第95d每日投料一元,則95d一共95元,產前20d攻胎大約需要飼料費用144元,產仔當天不喂料,產后6d逐步加料,斷奶前3d減料,25d斷奶。25d中每天平均喂料6kg,飼料1.8元/ kg,哺乳期投喂飼料共270元。產前產后防疫、保健等費用30元。種豬斷奶后1周,母豬再次發情配種,這7d的飼養費,每天5元,共35元。此階段投入資金:574元。假定每1胎成活健壯仔豬10頭,每頭斷奶仔豬分攤母豬飼養成本約60元。而每只有豬養至180斤則需要投入560元。已知一只母豬一年產2.2胎,平均每胎出欄十只,若豬肉每斤取3.2到4.0元,則農戶每頭盈利60元到204元,則每戶每年可獲利1300元到4488元。
3.3 幫助村民對畜禽疾病科學防治
對于已經開展畜牧養殖的貧困人員,駐村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對其所飼養的畜禽進行科學的疾病預防,避免因疾病大爆發造成畜禽的大量減產使得村民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對于已經患病的畜禽,駐村人員應當幫助村民對其進行檢查,按照實際患病情況決定是否對其進行隔離治療或者其他治療手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畜牧獸醫建立農村的脫貧長效機制,關鍵在于讓畜牧獸醫教給村民必要的科學養殖方法以及防治技術,并且讓畜牧獸醫用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為村民處理養殖遇到的困難,使得貧困人員逐漸脫貧致富。
[1] 李方元.畜牧養殖促農脫貧致富[N].和田日報(漢),2016-06-21(002).
[2] 段顯廷,衛廣民,張文友.發展畜牧 脫貧致富[J].黑龍江畜牧獸醫,1990,(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