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濤馮向陽
(1.陜西省藍田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藍田 710500;2.陜西省藍田縣金山鎮畜牧獸醫站,陜西藍田 710501)
羊應激性疾病的防治
瞿 濤1馮向陽2
(1.陜西省藍田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藍田 710500;2.陜西省藍田縣金山鎮畜牧獸醫站,陜西藍田 710501)
應激是機體受到各種強烈的或有害刺激后出現的非特異性防御反應。生理情況下,應激反應持續時間短,有利于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在病理情況時,由于應激反應過強和持續時間過久,則可給機體造成病理性損害。由應激引起的以非特異性損害為主的疾病,稱為應激性疾病。羊因運輸應激誘發的主要疾病為感冒、支氣管炎、腹瀉、流行性眼炎、口瘡等。
應激;非特異性防御反應;應激性疾病;防治
1.1 應激定義
應激是機體受到各種強烈的或有害刺激后出現的非特異性防御反應。應激時,機體出現一系列的神經和內分泌反應,并由此而引起各種功能和代謝的改變,以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引起應激的各種刺激稱為應激原。應激可以是生理性反應,也可以是病理性反應。
在生理情況下,應激反應持續時間短,有利于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但在病理情況時,由于應激反應過強和持續時間過久,則可給機體造成病理性損害。
凡由應激引起的以非特異性損害為主的疾病,稱為應激性疾病。
1.2 應激的進程
應激分為三個階段,即警覺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警覺期:腎上腺皮質釋放大量激素特別是糖皮質激素,交感-腎上腺髓質興奮,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具有抗炎和抗過敏作用,以減少其對機體的損害。
抵抗期:機體防御機能增強,使一些有害的刺激作用減弱消除,警覺期的一些急性癥狀消失,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回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衰竭期:當應激原作用過強和作用時間過長時,則進入衰竭期。此時機體的防御機能和抵抗力減弱或消失,或有時再現警覺期的變化,最后可導致一些器官的衰竭以至死亡。由于糖皮質激素長期分泌過多,可抑制許多淋巴因子如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的生成和減慢抗體的形成,使機體防御能力降低,容易發生感染。所以進入衰竭期以后各種感染性疫病都可能發生,而且治愈率很低。
適當的自然應激可使機體逐步適應環境,提高生產性能。如果應激過度即動物體受到長時間或高強度的應激源刺激時,就會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從而危害機體。應激造成的危害既有單一的,也有綜合的,且其影響是多方面的。
2.1 生產性能降低
運輸時,羊群機體必須動員大量能量來對付應激源的刺激,從而使營養物質的分解代謝增強,合成代謝降低,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導致生長停滯、體重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泌乳量減少,膘情下降;羔羊發育不良,成活率降低,生長受阻。
2.2 免疫力低下
羊群受到運輸途中的應激源的刺激后,糖皮質激素的大量分泌,導致胸腺、脾臟和淋巴組織萎縮,使嗜酸性白細胞和T、B淋巴細胞的產生和分化及其活性受阻,血液吞噬活性減弱,體內抗體水平低下,從而抑制了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力減弱,因而對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預防接種的效果,往往造成傳染病和常見病、多發病的流行。
3.1 抗應激藥物
為了預防畜禽運輸應激綜合 癥的發生,運輸前可以使用抗應激藥物。一是維生素類,添加維生素C有利于促進機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正常分泌,降低生理應激,有助于熱應激條件下維持正常體溫,提高飼料轉化率;維生素B1參與細胞代謝,特別是參與糖的代謝,維生素B2是細胞核的重要成分,維生素E有保護細胞膜和防止氧化作用,并可降低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應激時肌肉細胞中肌醇激酶的釋放,從而防止應激干擾,維生素E還可提高畜體的抗病力;維生素K是抗藥物產生應急的抗應激劑。二是電解質,如碳酸氫鈉、碳酸氫鉀、氯化鉀、氯化鈉等等,電解質可維持畜體內的酸堿平衡,緩解熱應激;三是添加氨基酸,在運輸羊群的前后一周內飼料中添加多種氨基酸添加劑,可補充因應激引起的機體免疫器官、免疫細胞蛋白質分解。四是添加藥物,由于運輸羊群的前后,羊群要受到短途運輸、體檢、稱重、混入臨時圈舍、裝車等多次刺激,為了減少應激,可在運輸羊群時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安定藥物,但要根據運輸的時間長短,計算好用藥量,防止添加過量引起病態。
3.2 隔離觀察
羊群引回后不能立即與本地羊合群飼養,須投放于事先準備好的圈舍隔離,根據檢疫需要,隔離觀察飼養30~45d,以確保種羊平穩過渡。在隔離觀察期內,按照種畜禽調運檢疫技術規范中3.2.1~3.2.3條進行檢疫,經檢查確定為健康動物后,方可供繁殖、生產使用。
3.3 預防性投藥
經運輸后的部分羊只可能出現咳嗽、流鼻涕、不食、脹氣、腹瀉等癥狀。此時用解表、清熱、散寒、消食、理氣的中草藥,如麻黃、桂枝、生姜、陳皮、木香、陳艾等熬制的“麻黃湯”、“桂枝湯”、“消滯湯”等,也可用“小兒安”、“頭痛粉”、“藿香正氣液”等進行投服。同時,應勤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診治。
3.4 免疫接種
隔離、觀察5~7d后,若無疾患,可根據引種時了解到的羊群免疫情況和當地羊疫情情況,進行免疫接種。目前應重點考慮免疫接種的疫(菌)苗有:羊0型口蹄疫疫苗、山羊痘活疫苗、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菌苗、羊梭菌病滅活菌苗、羊布魯氏菌活菌苗、山羊傳染性膿皰活菌苗等。建議免疫程序:首免山羊痘活疫苗,間隔7天后再免羊0型口蹄疫疫苗。羊布魯氏菌活菌苗和山羊傳染性膿皰活疫苗的免疫應根據當地情況進行。這幾種疫(菌)苗的免疫期為6~12個月。不同的疫(菌)苗其接種方法和劑量不同,必須嚴格按生物制品使用規定進行操作.,以確保免疫效果。
對于應激病及其繼發病,應盡量避免干擾,加強飼養,給予喜采食的飼草,改善營養負平衡狀態,但精飼料應控制。對繼發病,要針對病原用藥,配合使用黃芪多糖,銀翹等誘導干擾素產生的藥物,以提高自身體液能力,有助于提高抗菌藥物療效的發揮。
[1] 林彬彬,張彬,李鳳娜,等.免疫應激的作用機制及對動物生長的影響[J].生物技術通報,2014,(3):50-54.
[2] 陳永,劉永忠,常定發.動物免疫應激反應的危害和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2011,(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