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堯
(徐州市彭祖園管理處,江蘇徐州 221000)
雞球蟲病的綜合防治
劉金堯
(徐州市彭祖園管理處,江蘇徐州 221000)
雞球蟲病是雞常見且危害十分嚴重的寄生蟲病,自1870年首次發現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幾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的不斷推進,球蟲病的發生也愈加頻繁。
雞;球蟲病;診斷;防治
球蟲病是困擾我國養雞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我國幾乎每年都要拿出雞病全部防疫經費的近三分之一來預防雞球蟲病的發生。如何有效地防治雞球蟲病,是我們獸醫工作者和廣大養殖企業一直關心和不斷探索的問題。結合生產實際,本人就如何防治雞球蟲病的一些經驗做以總結,以供養雞生產者參考。
球蟲病主要是通過糞便污染場地、飼料、飲水及其它用具進行傳播,因此搞好雞舍的環境衛生、加強雞群的日常管理至關重要。
每天都要對雞舍進行徹底清掃,經常更換墊料,并使其保持干燥,防止飲水器漏水、溢水;飼養人員出入雞舍應更換鞋子,經紫外線室消毒和消毒池消毒后方可入場;病雞污染的墊料要焚燒處理,糞便可進行堆積發酵處理,污染的飼養器具應用0.5%的新潔爾滅或5%的漂白粉進行徹底消毒,死雞應焚燒或深埋處理。
雞球蟲病分布極為廣泛,各種日齡的雞只均可感染,多數成年雞只感染后常呈亞臨床表現,從而會引起球蟲病復發甚至蔓延的潛在危險。在做好雞場環境衛生工作的同時,采用藥物預防和免疫預防相結合的方式,往往可取得更好的預防效果。
2.1 藥物預防
為避免球蟲病的爆發和流行,需要在雞日常飼料中添加抗球蟲藥物,來抑制和驅殺球蟲。蛋雞產蛋期間禁止使用。生產實踐中常用的預防性抗球蟲藥物有:
2.1.1 氨丙琳 按每1kg飼料加藥0.125g混勻飼喂或按0.06g/L添加飲水進行混飲。
2.1.2 氯苯胍 按每1kg飼料加藥0.06g混勻飼喂,對于肉雞應有5d的休藥期。
2.1.3 尼卡巴嗪 按每1kg飼料加藥0.125g混勻飼喂;但當前生產中多用25%的尼卡巴嗪加上1.6%的乙氧酰氨苯甲酯制成預混劑,再以0.5g/kg飼料濃度混勻使用。休藥期4d。
2.1.4 地克珠利 按每1kg飼料加藥0.001g混勻飼喂,但肉雞應有5d的休藥期。
2.1.5 莫能菌素 生產中按每1kg飼料加藥0.1~0.125g混勻飼喂,肉雞休藥期應為5天。
2.1.6 鹽霉素 按每1kg飼料加藥0.05~0.07g混勻飼喂,肉雞休藥期為5d。
2.1.7 馬杜霉素 按每1kg飼料加藥0.005~0.01g混勻飼喂,肉雞休藥期為5d。
2.2 藥物預防時應注意的問題
2.2.l 合理選擇藥物
用藥物預防雞球蟲病,應選擇抗球蟲譜廣、性質穩定,能夠提高飼料報酬、促進雞的生長發育,組織中殘留量少、無毒性、多用途,又不影響雞生產免疫力,價格低廉、容易與飼料混合或易溶于水的藥物為生產用預防藥物。如氨丙琳、鹽霉素、地克珠利、馬杜霉素等,這些藥物既可生產中較好地預防雞球蟲病,同時在禽類產品中的殘留少、毒性低。
2.2.2 定期更換藥物品種
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易導致球蟲耐藥性的產生,定期換藥,是提高藥效,避免耐藥性的有效方法。
2.3 免疫預防
用疫苗免疫的方法來預防雞球蟲病的發生,可以避免藥物殘留對環境和食品的污染以及耐藥蟲株的產生。現已研制出了卵囊活蟲苗和早熟弱毒蟲苗兩類,并在生產上推廣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預防效果。
雞球蟲種類復雜,青年雞和成年雞感染后,多呈慢性經過,癥狀不顯。此外,雞發生球蟲病后引起的繼發性炎或其他疾病如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禽副傷寒、大腸桿菌病等并發的球蟲病,這些因素常造成對本病的誤診或漏診,不利于有效及時地治療發病雞只,引起經濟損失,因此準確的診斷十分必要。
雞球蟲病正確的診斷應根據糞便檢查、臨床癥狀、流行病學調查和病理學變化等加以綜合判斷,生產中還要求用飽和鹽水漂浮法鑒定出致病球蟲的種類,這樣才會給正確治療提供基礎。
對發病雞只的治療應做到快速、正確、有效。實施治療應不晚于感染后96h,方可有效降低雞只的死亡率。治療時除了應選用殺蟲性藥物外,最好還應通過藥敏實驗來選擇具體有效的治療性藥物。目前生產中常用的治療性藥物及其用法用量分別為:
(1)磺胺二甲基嘧啶,可按0.1%混入飲水,連用2d,或按0.05%混入飲水,飲用4d。
(2)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5%混入飲水,連用6d,可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3)氨丙琳,按0.012%~0.024%混入飲水,連用3d。
(4)磺胺喹惡啉,按0.1%混人飼料,喂2~3d,停藥3d后用0.05%混入飼料,喂藥2d,停藥3d,再給藥2d。
(5)磺胺氯吡嗪,其商品名為三字球蟲粉,可按0.03%混入飲水,連用3d。
對發病雞只進行治療時,為改善機體機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減輕球蟲藥的副作用,可同時配合應用其它藥物。
飼料的組成和加工形式對球蟲有一定的影響。要掌握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提倡飼喂整粒糧食及粗纖維含量高的飼料,同時在日糧中添加一定量不溶性的粗砂粒,促進肌胃蠕動,通過機械摩擦破壞卵囊和孢子囊。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鹽霉素、維生素H、煙酸、維生素A、維生素K,可以改善受球蟲感染雞的生產性能,增強多種抗球蟲藥的活性,改善感染球蟲病雞的增重和飼料轉化率,保護消化道膜和血凝固機制,增加卵囊排泄量,減少腸道病變,降低死亡率。
總之,雞球蟲病的防治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怎樣才能有效地控制球蟲病,還需不斷探索。生產中應根據本地實際,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預防免疫工作,盡可能的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生。
[1] 白春楊,王微.雞球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1,(7):37-38.
[2] 徐煥東,曾超,梁家攀.雞球蟲病的綜合防治技術[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0,(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