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武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面甸鎮獸醫站,云南建水 654316)
豬病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柴家武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面甸鎮獸醫站,云南建水 654316)
疾病作為目前嚴重影響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問題,廣泛受到獸醫及檢疫人員的關注。因疾病造成死亡的生豬,不僅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也為公共衛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因此應及時做好豬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將對目前我國豬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為豬病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豬病;防治;問題
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生豬養殖業也隨之蓬勃發展,且日益向集約化、規模化所發展。然而養殖規模的擴大,生豬的疾病防治工作所面臨的困難也越發增多,加之部分養殖戶對于豬病防治工作的不重視,未能及時進行干預治療,極易造成豬病呈現惡化、蔓延發展,進而威脅整個地區的養殖業,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也為社會公共衛生帶來了隱患。
從養殖場環境來看,目前我國許多養殖場的建設均不符合科學化養殖場建設標準。由于我國部分地區小型養殖戶為節約成本,將養殖場建立在居民居住區域附近,并在場內養殖其他牲畜或家禽,且人員進出無嚴格要求,極易造成外源性細菌交叉感染,為豬病的防治帶來極大的難度。雖然大多數養殖戶都有進行消毒工作,但極少數能夠嚴格按照養殖業相關消毒標準進行操作,造成消毒不徹底、不及時的情況時有發生。且部分養殖甚至缺乏消毒意識,造成養殖場內長期未能進行有效的殺菌消毒[1],極易造成病毒和細菌的傳播與繁殖。
目前我國生豬的飼養管理中存在著較多不合理的情況,尤其是小規模養殖戶,其由于缺乏科學飼養理念,不注重飼料的營養平衡,導致生豬由于營養失衡而影響免疫力和生長發育,在受到病菌侵襲時,極易發病。
2.1 濫用抗生素,造成生豬抵抗力下降
近年來研究證實,造成生豬抵抗力下降最為重要的原因是殘留在其體內的抗菌藥物。由于目前養殖戶對于豬病的認知度較低,其常應用一些不正規的抗生素來治療豬病,或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來預防豬病,進而造成藥品在生豬體內大量殘留。殘留在生豬體內的藥物可對豬的肝臟造成損傷,影響了肝臟正常的排毒功能,使得殘留藥物無法及時代謝出體位,造成生豬體內藥物殘留越來越多,進而降低了生豬的抵抗力。同時在應用抗生素對生豬進行治療時,尤其是目前普遍應用的廣譜抗菌藥,其能夠在抑制豬體內病菌同時,對豬體內正常的菌群產生抑制作用,導致豬體內菌群平衡失調,引起生豬發病。
2.2 免疫工作不規范
在一些小型或者偏遠地區的養殖場,養殖戶對于免疫相關治療了解程度極低,進對一些常見豬病較為熟悉,對于其他疫病極少了解極少,根本無法有效的采用科學免疫流程對其進行防治,造成了一旦發生其他疫病則極難應對。隨著近年來我國生豬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豬病的種類及樣式也隨之不斷增多,使得豬病的免疫工作日益繁重,豬病傳染途徑也越來越難以防范。如不能及時做好母豬的免疫防治工作,其所產的豬崽也將無法對疾病產生免疫能力進而導致免疫漏洞。部分養殖戶在進行豬病免疫時缺乏科學依據和正確的免疫受到,常造成免疫順序混亂、藥物配伍禁忌等情況,直接影響了免疫疫苗的藥效,使其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3 忽視病豬的隔離工作
部分養殖場將管理的重點放在消毒和疾病治療方面,往往對忽視傳染源的管理工作。當養殖場內發生疫病后,如果病豬的隔離不及時或不徹底,病豬極易將病原體傳播給其他豬,進而造成更多的生豬發病。
2.4 對疫病鑒別缺乏依據
目前我國獸醫多為赤腳醫生,其疾病知識多由師傅或長輩傳授,加之日常治療中積累的經驗,來完成日常治療工作。雖然這部分人員在動物疫病的防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部分人員由于臨床經驗不足,專業技能掌握不扎實,加之局部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落后,造成其在豬病的防治過程中,出現誤診、漏診等情況。
我國每年均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但在執行到基層時卻已經面目全非[2]。同時受到各類因素制約,我國的動物養殖技術推廣體系不完善,使得其難以滿足生產所需。我國現有體制下,畜牧部門習慣于完成上傳下達政策與方案的任務,缺乏實際指導作用,同時大量非專業技術人員占有崗位,導致大量專業技術人員流失。
4.1 科學管理
在動物養殖過程中,飼養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做好豬病的預防工作首先需要加強對飼養的管理工作。科學的增強生豬體質,提高其抗病能力,從根源上做好豬病的預防工作。科學應用各類治療與預防藥物,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避免發生藥源性污染。
4.2 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豬病防治作為一項地區性綜合工作,其不僅需要養殖戶提高對豬病的認知度,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協調工作[3],督促地方的學會、協會以及養殖業主、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通過定期舉辦座談會、培訓班等活動,提高養殖人員、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發揮聯合作用,促進地區對豬病的整體防控工作。
4.3 加強技術人員培養
隨著養殖業的蓬勃發展,其對于相關技術人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技術要求也日益嚴格,因此要做好豬病的防治工作,就需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工作。近年來許多養殖企業與學校聯合,通過開展定向培養的方法,為養殖企業提供了大量優秀人才,也為我國畜牧業人才的培養擴展了新的思路。
豬病的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其不僅需要得到養殖戶和動物疾病防治工作人員的重視,其還需要得到國家的關注和干預,進而提高我國畜牧業綜合養殖水平和食品的安全性。
[1] 廖晨旭,汪春杰.豬病防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北京農業,2015,(6):127.
[2] 張忠宇.豬病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369.
[3] 孫龍虎.豬病防治中的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獸醫學雜志,2014,(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