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國
(山東省招遠市畜牧獸醫總站,山東招遠 265400)
寵物犬貓鈣磷缺乏癥與過量的危害
呂洪國
(山東省招遠市畜牧獸醫總站,山東招遠 265400)
寵物犬、貓一般體型較小,深受主人寵愛,在飼喂方法上,大多數人是根據寵物的喜好來喂養。這樣,很容易造成偏食和營養缺乏,進而引發某些疾病,嚴重的可造成終生殘疾。
鈣磷缺乏癥;過量的危害
1.1 幼齡犬貓的佝僂病
常見于1~3月齡的幼齡寵物,和生長速度比較快的青年寵物。鈣是寵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常量元素,食物中鈣、磷不足,消化不良而造成鈣、磷吸收障礙或骨骼脫鈣。寵物主人多喜歡給寵物喂食肝臟、肉類食品,而這些食品中鈣含量低、磷含量高,鈣磷比為1:20,而營養標準鈣磷比應為1.2:1,嚴重鈣磷比例倒置,影響了寵物對鈣的吸收。如果飼養不當,營養單調,日曬不足,均可導致此癥發生。初期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消化不良,消瘦,生長遲緩,有異食癖,出牙期延長,被毛無光澤,腹瀉或便秘交替進行。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出現四肢關節疼痛,關節僵硬,伸屈不靈活,出現跛行。骨骼變形,如弓背、凹腰、四肢變形等,呈現“O”或“X”形腿,肋骨出現念珠。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可以確診為佝僂病,需要及時就醫,或在食物中添加骨粉或石粉做為鈣源進行補充。
1.2 成年犬貓的骨軟病
骨軟病是成年寵物軟骨完成鈣化之后而發生的進行性鈣缺乏癥。表現為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精神不振,不愿活動,臥地不起,骨骼軟化,頜骨異常,牙槽骨和牙齦退化,失去繁殖力,容易骨折。血鈣降低,四肢抽搐。
1.3 哺乳母犬、貓低血鈣癥
哺乳母犬、貓低血鈣癥也稱為產后抽搐、產后癲癇、產褥痙攣病、產后風。本病主要發生于小型犬、貓,或產仔數較多的犬、貓。犬中以獅子犬多發,中型犬與大型犬很少發病。它的發病機制復雜,但目前肯定的一點,就是母犬、貓在妊娠期間,大量鈣被生長發育的胎兒吸收;分娩以后,隨著幼犬、貓的生長,鈣質從乳汁中流失增加,或母犬、貓營養不良,另外日糧中鈣與維生素d的缺乏,都會引起運動神經興奮性增高而發病。臨床癥狀表現為沒有先兆,突然發病。病初表現為不安、興奮,不愿哺喂,呻吟、流涎,全身肌肉震顫、痙攣,站立困難,頭向后仰,眼向上翻,角弓反張,張口伸舌,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可達150~220次/min,心跳加快達150~180次/min,體溫升高達39.5~41.5℃,本病經過急,很容易因窒息而死亡。血液生化檢測,血清鈣為4.1~7.00mg/dl(正常為9.30~11。70mg/dl);血清無機磷為1.86-3.91mg/bl(正常為2.70~5.70mg/dl),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升高為43.00~116.90金氏單位。在發病時不宜強制保定或灌藥和喂食,否則易死亡。可采用10%葡萄糖酸鈣10~20ml,復方氯化鈉或生理鹽水100~150ml,混合后緩慢靜脈注射,每日一次,連用2~3d,病情嚴重者可連續靜注或腹腔注射2-4次葡萄糖酸鈣,并給予頭部冷敷。
1.4 食欲不振
缺磷時食欲減退或廢絕比較明顯,身體消瘦,生長停滯,雄性不發情,屢配不孕,并可導致永久性不育,或產畸胎、死胎,產后泌乳量減少,雄性性機能降低,精子發育不良,活力差。
1.5 異食癖
犬貓喜歡啃食泥土、石頭等異物,互相舔食被毛或咬耳朵,再缺磷時異食癖表現更為明顯。
寵物犬、貓對鈣、磷有一定的耐受力。飼喂過量直接造成中毒的雖不多見,但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影響寵物的健康。過量的鈣會降低磷及其他礦物質元素的吸收(包括鋅、錳、鐵),脂肪消化率也會降低。過量的磷會使血鈣降低,為了調節血鈣,刺激甲狀旁腺分泌增多,而引起甲狀旁腺機能亢進,致使骨中磷大量分解,易產生跛行或長骨骨折。
寵物犬、貓需要的鈣磷來自食物,食物中的鈣和無機磷可以直接被吸收,而有機磷則需要通過酶水解成為無機磷后才能被吸收,鈣磷的吸收需要在溶解的狀態下進行,因此,凡是能促進鈣磷溶解的因素,就能促進鈣磷的吸收。鈣磷的來源對犬、貓對鈣的吸收非常重要。一般有機鈣的吸收率要大于無機鈣。像葡萄糖鈣就比碳酸鈣吸收的更好。許多研究結果表明,能否滿足犬、貓對鈣磷的需要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酸性環境:寵物對鈣的吸收是由胃開始的。食物中的鈣可與胃液中鹽酸化合物生成氯化鈣,氯化鈣極易溶解,所以可被胃壁吸收。小腸中的磷酸鈣、碳酸鈣等的溶解度受腸道ph值影響很大,在堿性、中性溶液中其溶解度很低,難于吸收。相反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大大增加,易于吸收。小腸前段為弱酸性環境,是食物中鈣和無機磷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后段偏堿性,不利于鈣磷的吸收。因此,增強小腸酸性的因素有利于鈣、磷的吸收。蛋白質在小腸內水解為氨基酸,乳糖、葡萄糖在腸內發酵生成乳酸,均可增強小腸的酸性,促進鈣磷的吸收。胃液分泌不足,則影響鈣磷的吸收。
(2)日糧中可利用的鈣磷的比例是否適當:犬貓的鈣磷比例在1.2~1.4:1范圍內吸收率高。若鈣磷比例失調,小腸內又偏堿性條件下,如果鈣過多,將與食物中的磷更多地結合成磷酸鈣沉淀;如果磷過多,同樣也與更多的鈣結合成磷酸鈣沉淀。實踐證明,如果食物中鈣、磷數量供應充足,但鈣、磷比例失調,同樣會導致腿病。
(3)日糧中是否含有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對鈣磷代謝的調節,是通過它在肝臟,腎臟羥化后的產物1,25-二羥維生素D3起作用的。1,25-二羥維生素D3具有增強小腸酸性,調節鈣磷比例,促進鈣磷吸收與沉積的作用。因此,保證寵物對維生素D的需求,可促進鈣磷的吸收。尤其在冬季,戶外活動減少,日曬不足時,滿足維生素D的供應就顯得更為重要。但是,過高的維生素D會使骨骼中鈣磷過量,反而可能產生骨骼病變。
(4)日糧中是否含有過多的脂肪、草酸、植酸:日糧中脂肪過多,易于鈣結合成鈣皂,由糞便排出,影響鈣的吸收;草酸過多,易與鈣結合成草酸鈣沉積,不能吸收;植酸過多,易與鈣結合成不易溶解的植酸鈣,也影響鈣的吸收。
[1] 林金頂,曾秀京.寵物犬過量補鈣危害大[A].福建省畜牧獸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C].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