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財
(陽春市崗美鎮畜牧獸醫站,廣東陽春 529636)
消毒在豬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李宗財
(陽春市崗美鎮畜牧獸醫站,廣東陽春 529636)
目前我國的養豬業以規模化、集約型發展為主,大規模與高度集約的養殖模式提高了畜禽交易速度,使交易變得更快捷、頻繁,有效滿足了城鎮居民對豬肉產品的需求,但會導致豬疫病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寄生蟲、細菌及病毒等病原體均可引發豬疫病,近年來豬疫病的類型明顯增多,且帶來的危害不斷加劇,為保障豬肉安全,應采用藥物控制、環境改善、接種控制及消毒等方法防治豬疫病,避免豬疫病不斷擴散或流行,防止發生大面積死豬現象。本文研究了消毒在防治豬疫病中的重要性,以供參考。
豬;消毒;防治;疫病
豬疫病可危害生豬健康,導致養豬業出現經濟損失,還會嚴重威脅食用豬肉安全,影響人體健康。引起豬疫病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有養殖環境臟亂差、未及時或正確使用疫苗、病豬處理不當或延遲上報疫情等[1]。常見豬疫病有副傷寒、藍耳病、氣喘病、肺疫、瘟疫及丹毒病等,為有效防治豬疫病,不但要做好種豬檢疫、免疫接種、飼養管理、病豬隔離、病豬診斷治療及無害處理工作,還應保證養殖環境干凈、整潔,定期全面消毒養殖場、飼養工具,及時殺滅疫病病毒及致病菌,確保養殖場的衛生條件達標。
1.1 可有效殺滅病原體
豬疫病流行的三個環節為易感動物、傳播途徑及傳染源,在防治豬疫病時應用消毒措施能夠有效殺滅病原體,避免傳染源不斷播散,同時可以切斷豬疫病的傳播途徑,避免豬疫病流行及蔓延。引起豬疫病的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與病毒,細菌包括陰性革蘭氏菌與陽性革蘭氏菌,病毒分為RNA病毒與DNA病毒,常見的病原體傳播途徑有攜帶病原體的病豬傳播、健康豬與病豬直接接觸后傳播,感染方式有體表損傷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健康豬接觸被病原體污染的場舍、用具、土壤、飲水及飼料,或接觸病豬的病變組織、尸體或排泄物后也可能感染豬疫病。此外,健康豬被蜱、虱、蠅及蚊等吸血昆蟲叮咬后也可能感染豬丹毒及乙型腦炎等豬疫病[2]。在防控豬疫病時采用病原體較為敏感的藥物對病豬、場舍、飲水及飼料進行消毒,能夠在殺滅病原體的基礎上切斷傳播源及傳播途徑,避免健康豬感染病原體,同時減輕病原體對病豬的危害,在防治結合中有效減少豬疫病帶來的不良影響。例如,采用5%石灰乳、1%漂白粉、2%氫氧化鈉及3%來蘇爾可以有效殺滅丹毒桿菌;采用1:1000百毒殺、1:300菌毒敵、0.3%過氧乙酸、3%苛性鈉可以有效殺滅豬鏈球菌;采用5%漂白粉、2%氫氧化鈉可殺滅豬瘟病毒;采用常規消毒方法還能有效殺滅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等致病菌。
1.2 可彌補疫苗防治缺陷
接種疫苗是防治豬疫病的重要手段,但注射疫苗后仍無法有效防止疫病蔓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目前的豬疫病種類在不斷增加,而一種疫苗僅能讓健康豬對特定疫病產生免疫,為健康豬注射的疫苗種類也較少,對于引起疫病的部分病原體,目前尚未研制出特效疫苗。因此,疫苗能控制的疫病僅為少數幾種,豬群還對多種疫病保留有易感性。其次,病原體可發生變異,且存在不同的血清型,如接種的疫苗與病原體的血清型不相符,仍可致使健康豬感染病原體及引起豬疫病。此外,健康豬出現應激反應、疫苗使用不規范等可嚴重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例如,常見的應激反應,包括轉換飼料、轉群及去勢等可降低豬群的免疫能力,影響疫苗的防疫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疫苗失效。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疫苗接種在疫病防治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應用消毒措施則能夠有效彌補疫苗防治缺陷。首先,用于消毒的化學藥物通常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可同時殺滅多種病原體,抑制多種疫病的發生與傳播,有效彌補接種疫苗后僅能對特定幾種病原體產生免疫作用或疫苗接種無效的不足,降低豬群對于豬疫病的易感性[3]。其次,消毒在疫病防治中的效果不會受到豬群應激反應的影響,在轉換飼料、轉群或去勢時應用消毒措施,還能避免病原體交叉感染,有效防止疫病傳播。此外,消毒操作過程較為簡單,防治效果明顯,接種疫苗時需要嚴格控制注射深度、注射劑量,操作不當時可造成免疫失敗,還可能引起藥物蓄積等問題,而消毒時采用的化學藥物通常不會殘留或蓄積在豬體內,能保證肉類食品安全。
由于消毒能夠在豬疫病的防治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要運用正確的消毒方法強化疫病防治效果。首先,進行帶豬消毒時,應選擇無毒、無刺激性、無異味的廣譜類消毒劑,如0.2%過氧乙酸、0.2%次氯酸鈉、新潔爾滅、百毒殺、搏滅特等,避免采用強堿性或堿性消毒劑、福爾馬林、醋酸等進行帶豬消毒,以免消毒時導致豬出現應激反應。帶豬消毒時宜選用豬體噴霧法,發生疫病時的消毒次數為1次/d~2次/d,無疫情時可隔5d~6d消毒1次,噴霧量以60ml/m3~100ml/m3為宜。其次,應注意做好飲水消毒、空氣消毒及飼養工具消毒工作。消毒飼養工具時可采用季銨鹽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碘類消毒劑及高錳酸鉀,飲水消毒的常用藥物包括二氧化氯、滅毒凈、過氧乙酸等,應注意采用3%漂白粉消毒水箱、水管及飲水器。空氣消毒的常用藥物有環氧乙烷、過氧乙酸、乙酸及甲醛等[4]。消毒前應做好清潔、除雜工作,消滅蚊蠅、鼠類,以減少消毒劑用量,同時保證消毒藥可以在豬舍中發揮作用。消毒時要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夏季氣溫較高,要盡量在早上或晚上消毒,如需沖洗豬舍,應等地面干燥后再消毒。此外,轉出豬群后應及時消毒空舍,先清掃干凈欄舍四周,沖洗地面,隨后向地面潑灑3%燒堿,12h后再次沖洗地面。對于保育舍及產房,應利用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消毒時間應>12h。
多樣性的病原體與變異病原體導致豬疫病變得復雜化,在豬疫病的發生與流行趨于復雜化的情況下,綜合防控豬疫病是保證養豬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消毒是防控豬疫病的重要手段,由于消毒能夠改善豬疫病的防控效果,因此要注意強化消毒管理,如定期帶豬消毒,做好豬場道路及豬舍內外的消毒工作等,選擇消毒方法時應避免造成病毒變異及損傷動物機體。為了配合消毒工作的正常開展及避免消毒效果受到不良影響,還應注意做好滅鼠、殺蟲、除雜草、雜物及垃圾清理工作,有效消滅病原體的傳播媒介。
[1] 陳紅玲,黎作華,萬春燕,等.豬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圓環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防控實例分析[J].豬業科學,2016,33(5):78-80.
[2] 白云,劉益民,陳家锃,等.一株NSP2蛋白連續缺失48個氨基酸的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株的分離及其主要生物學特征的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15,37(5):325-329.
[3] 滑翔,胡中凱,黃小波,等.檢測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豬輪狀病毒的cDNA芯片的構建[J].畜牧獸醫學報,2015,46(12):2235-2242.
[4] 毛黎紅,王開功,周碧君,等.貴州省部分地區規模化豬場仔豬4種致豬腹瀉病病毒感染調查[J].動物醫學進展,2015,36(5):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