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明黃春華
(1.重慶石柱縣大歇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9100;2.重慶市石柱縣動物疫病預控制站,重慶 409100)
淺析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要點
劉光明1黃春華2
(1.重慶石柱縣大歇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9100;2.重慶市石柱縣動物疫病預控制站,重慶 409100)
分析規?;B殖場的選址,以便利于生產、防疫、污染治理,以進一步提高養殖場經濟效益,實現養殖業生產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關建詞:養殖場;建設;要點
近年,根據我縣動物免疫數據顯示,農村散養殖畜禽每年呈20%下降趨勢。農村散養畜禽向現代化、科學化、規模化養殖的轉變,國家財政對現代特色畜牧業的投入增加,各地現代化標準化養殖場逐漸增多,但是帶來畜禽糞便面源污染問題也增大,現階段節能減排關停養殖場增加,所以把握養殖場的建設要點,以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共贏。
根據畜禽養殖的類型與規模,場址用地應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應體現節約用地原則,盡量選用不宜耕作土地,并為擴大生產預留空間。應選擇在各級政府規劃的禁養區以外,場址選擇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飼料、畜禽的運輸,與主要交通干道保持300~500m的距離,與其他養殖場間距應在1km以上,同時與工礦企業、機關學校、市場、居民區等保持較遠的距離,防止飼養場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也有利于防疫。地形地勢應當建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或略帶緩坡的地力。不能選擇沼澤地、低洼地、四面有山或小丘的盆地或山谷風口。禁止在風景旅游區、自然保護區、古建筑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城鎮建成區及規劃區和工業等公害污染嚴重環境區建場。
應按不同畜種分建專業性養殖場,養殖場分四大區域:引種隔離區、生活區、生產區、無害化處理區,四個區域需用圍墻隔開。其中引種隔離區需建引進種畜隔離觀察舍;生活區需建辦公室、職工宿舍、值班室等;生產區需建獸醫室、料庫、畜舍、病畜隔離舍等,畜舍間距至少5m以上;無害化處理區需建糞便堆積發酵池、污水沉淀池、病死畜填埋井等。養殖場要修建圍墻與外界隔離。畜禽舍應統一選擇南向或東向,以保證冬季保暖防風和夏季涼爽通風。舍內要創造一個與所養畜禽品種相適應的保溫、通風、光照條件及科學的飼養工藝流程。有條件的要建沐浴、更衣設施。
飼養場用水量大,在飼養生產過程中,畜信飲水、圈舍和用具的洗滌、員工生活與綠化的需要等都要使用大量的水。水源應符合以下要求:水量充足,能滿足各種用水,并應考慮防火和未來發展需要。水質良好,不經處理即能符合飲水標準。便于防護,保證水源水質經常處于良好狀態,不受周圍環境的污染。取用方便,設備投資少,處理技術簡便易行。
糞便污染“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為目標,糞便污水處理設施和防疫設施要與圈舍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清潔道與糞污染排泄道要嚴格分開,糞污處理池要建在養殖場圍墻外下風口處,并能與雨水分開,糞污干濕分離后通過沼液發酵,再經過三級沉淀或通過消納處理。糞便處理和利用主要實行農牧結合、種養結合,把優質的有機肥經腐熟、堆積發酵后用于種殖業,采用生態循環利用模式,走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1)實行糞尿分離,除臭減污。盡量減少用水沖糞便,在畜禽舍內墊上鋸木屑或稻谷殼等,使糞便迅速干燥。各戶將糞便送到養殖場內的糞便處理場。通過堆碼發酵后可直接用于綠色蔬菜的種植。還可利用太陽光和風蒸發糞中水分,干燥后制成顆粒狀肥料,生產復合肥供農用。
(2)沼氣池,例如豬場按年出欄1頭生豬需建0.2m3計算。 一是將養殖場內畜禽糞便統一集中后與水混合,經厭氧發酵處理能產生大量沼氣,可供養殖場內的照明、煮飯、發電等。其沼液又是營養豐富的肥源,是發展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的重要保障。
(3)污水沉淀池:以長方形或正方形為宜,內壁及底部用水泥硬化。通向沉淀池的污水管道要加蓋,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坡度。建設標準為:按年出欄1頭豬需0.14m3標準建沉淀池,沉淀池需建3級(比例為1:2:4),確保污水充分沉淀后排出。
(4)無害化處理池:無害化處理池要求為深4m(根據地下水位情況酌情確定)、直徑2.5m以上的窖形,容積在15m3以上,內壁水泥硬化并做防滲處理,底部放置20cm厚的生石灰層。無害化處理池應建在養殖場外下風向,距離生產區100m以上。無害化處理池需加蓋加鎖,旁邊樹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
養殖場綠化可起到改善養殖場氣候、凈化空氣、減少塵埃、減弱噪聲、減少空氣和水中細菌含量、防疫、防火等諸多作用。應在養殖場外圍種植高大樹木的防護林帶,在各養殖場之間種植隔離林帶。為提高經濟效益,可種植果樹等經濟樹木。地面空隙可種植灌木和草坪。
養殖場形成規模以后,場內謝絕參觀,建立以免疫、獸藥、飼料使用、消毒防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疫病監測、檢疫申報、疫情報告、引種隔離等生產管理制度,根據畜禽品種與疫病防治計劃,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定期開展驅蟲和消毒滅源工作,制定合理配種計劃,飼養員要經常觀察畜群,發現病死畜禽及時檢出,做無害化處理。同時做好養殖檔案(規范建立免疫、生產、消毒、獸藥飼料購進使用、糞便及污物無害化處理、產品銷售、抗體檢測、疾病診療等)的填寫。
畜牧業養殖場建設,只有進行科學規劃,統一標準,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處理好畜禽糞便及廢棄物,解決環境污染。為畜禽飼養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才能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確保畜牧業生產可持續健康發展。
[1] 張玉發.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與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