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月紅
(上海市金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上海201599)
?
如何有效加強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顧月紅
(上海市金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上海201599)
金山區是上海的農業大區,也是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重點區域、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地,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農業區域特色明顯,種植業、養殖業在上海農業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金山區糧食播種面積2.84萬hm2,產量19.81萬t;蔬菜播種面積1.27萬hm2次,產量42.46萬t;生豬出欄30.80萬頭,家禽出欄630.89萬只;淡水養殖面積1147hm2,產量8740t。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之年,繼續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2016年我區農產品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確保獲證產品不發生質量安全事件,確保獲證企業監管檢查覆蓋率不低于95%,確保獲證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0%以上,確保我區“三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監管隊伍專業素質、業務能力、責任意識得到顯著提升。
健全我區9個鎮1個工業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進一步理順體制,明確職能,充實監管力量,建好村監管員、協管員隊伍;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對我區監管隊伍中的骨干進行重點培訓,整體提升監管隊伍的能力素質。不斷加強監管體系的能力建設,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提升監管水平和監管效率,有效提升全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以全面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為契機,積極完善區、鎮、村三級監管體系,大力加強監測、執法力度,推進農產品認證監管工作,建立健全7大體系,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認證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宣傳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區鎮村三級監管網絡體系,為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可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定期或不定期公示本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投入品監管、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等結果。
嚴格監管獸藥的生產、經營,全面落實獸藥GMP、GSP制度,推進國家獸藥追溯管理制度。加強對投入品經銷的巡查監督,加大對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質量的監測力度,定期抽查可能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肥料,及時發現、依法懲處違法經營行為。廣泛宣傳農獸藥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規范和要求,公示禁用和限用的農藥、獸藥產品品種,制訂、發布科學的施肥指導意見,增強生產者安全、合理用藥用肥的意識。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和畜禽健康養殖,加大高效、低毒農獸藥的推廣力度。
農產品的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測出來的,只有嚴格按照有關標準組織生產,才能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加大農業標準化的宣傳、培訓、示范和推廣力度,把農業標準化的重點放在標準的示范和推廣上。一是把推廣農業標準化技術作為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農業標準化的要求,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和獸藥,科學、合理地使用無污染添加劑,規范種植、養殖行為。二是繼續抓好培訓工作,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題技術講座,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在每個生產環節得到落實,增強企業和農戶的責任感。三是加快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標準化生產綜合示范區的建設,逐步增加和擴大標準化示范區和基地的數量和規模,擴大示范區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增強其示范帶動能力。
4.1大力推進農產品認證體系的建設
我區農委在“十二五”之初發布了《金山區加快推進“三品一標”(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農產品認證工作,明確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全區農產品的認證工作,由區農委各專業辦、各鎮(金山工業區)做好農產品認證相關配合工作,不斷理順農產品認證工作機制,大幅提升農產品認證率。至2015年底,全區“三品一標”認證企業(合作社)有212家,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獲證企業188家,認證產量68.23萬t;綠色農產品獲證企業21家,認證產量1.95萬t;無公害認證農產品763個、綠色認證農產品25個、地理標志登記3個、農業生產規范(GAP)認證4個;認證率相比2010年提高了81.84%,連續3年位居全市之首。
4.2進一步加強“三品一標”認證認可體系的建設
以產品認證為重點,以綠色食品為導向,以無公害產品為基礎,以有機食品為補充,實行產品認證與體系認證相結合。在產品認證中要突出3個重點:(1)突出重點區域(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生產的產品);(2)突出重點企業(龍頭企業、知名品牌企業生產的產品);(3)突出重點產品(地方名特優產品、精深加工產品和出口產品)。在加強產品認證體系建設的同時,加強生產管理體系的認證,如農業生產規范(GAP)等,為實現農產品的全程質量控制奠定堅實的基礎。
4.3加強技術研究和推廣體系的建設
立足于我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控制技術和綜合配套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推廣和技術服務工作。
4.4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體系
建立主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信息數據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預報和預警系統,全面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數據和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預測,并適時發布,為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者提供權威、系統、準確的信息服務,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為了強化日常監管,我區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開展日常監管工作:(1)開展企業自查自糾;(2)開展企業監管檢查;(3)開展獲證產品質量抽檢和環境監測;(4)開展市場標志監察;(5)開展區縣機構“三品一標”監管工作考評及其他工作。
建立農產品包裝標識制度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施質量追蹤溯源、落實質量責任的基本前提,也是對農產品傳統銷售方式的重大改革。對農產品包裝標識進行專題培訓,提升我區獲證企業對農產品包裝標識有關法規、標準的理解和貫徹能力,并規范使用農產品包裝標識。同時加強聯合執法,依法查處假冒質量標志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