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飛輝
(湘潭技師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曹飛輝
(湘潭技師學院,湖南 湘潭411100)
在新常態下,機械制造專業要想在職業教育中生存與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專業教學改革,通過內涵發展的道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文章在分析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專業建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手段、教學內容與環節、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建議。
機械制造;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內涵建設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展望2016年,我國裝備工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既有“十三五”各項新的政策開始實施、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中國制造2025等積極因素,也有國內外需求持續、企業面臨的困難超出預期等不利因素。對于高職機械專業辦學來說,機械制造的盲目火熱時代已經過去,在新常態下,要想在職業教育中生存與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專業教學改革,通過內涵發展的道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師資隊伍建設落后。一流的師資,方能打造出一流的高職院校和培養出一流的高職學生。在高校中,師資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目前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師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年齡結構不合理,缺少梯隊建設。在2008年金融危機對國內機械制造行業影響之后,很多職業院校開始減少對機械制造專業師資的引進,造成整體年齡過大,梯隊建設后繼力量薄弱。②知識體系老化。近年來,高精度先進加工設備的更新速度較快,特別是三D打印技術和現代化加工中心的出現以及機械制造領域自動化、智能化加工設備的運用,導致很多院校的專業教師知識陳舊,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為了提升師資隊伍力量,建議如下:①科學引進高學歷專業技術人才,為機械制造專業建設儲備專業化人才。②對現有師資,要在政策上、資金上鼓勵在職專業教師參加相關的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培訓學習,此外還要支持專業教師到行業企業現場實習鍛煉。③要進一步加大對行業能工巧匠的引進力度,吸納一部分學歷低,但是機械制造領域內技術精湛、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技術能手擔任實訓課程教師。
(2)教學方法手段有待提升。當前,職業教育里,教學方法比較亂套。受德國職業教育的影響,國內職業教育院校興起了教學改革熱,很多學校都開展了情景教學方法改革。從調研反饋來看,很多情景教學方法偏離了企業的現場實際和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例如,小組互評、學生自評,小組匯報、自學等教學環節,根本不適應國內的職業教育學情現狀。為了提升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建議如下:①教學方法改革不搞一刀切,教育處允許教師自行探索本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②重視突出實踐技能培養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形式主義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強調高效課堂。③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需要大量的實訓實踐,建議增加實訓教學學時的比例,增設實訓教學項目,并組織開展好課外的機械加工實訓室開放活動,給學生學習創造條件。
(3)教學內容與環節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機械制造的專業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和枯燥,再加上實習流水崗位重復性加工,造成學生普遍性的認為學習比較單調。建議如下:①專業課程教學前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行實習,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與學習意義。②引入生產性加工項目,讓學生通過真實的加工訓練,創造生產價值與產品、商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③根據情況,邀請校外的機械制造領域的專家能手來校講座,通過互動,增強學生對機械制造領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④開展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落實生涯教育的意義和學習驅動作用。
(4)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當前,學校教學模式化、演繹化較多。一旦學生到現場,面對新問題,缺乏分析、處理問題的創新能力。建議如下:①在課堂實驗、實訓實習、課程設計、作業布置、畢業設計等環節,要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多設計創新型的課題。讓學生通過分析、設計、試驗、改進,來開拓視野和思路,激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教師不要在講課時、布置實訓實習任務時將流程細節面面俱到,要給學生發揮的空間,盡量避免操作指南式的任務書和指導書。
(5)課程體系建設沒有與時俱進。各職業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創建歷史比較久,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仍然大量的沿襲著十幾年前的版本,比較脫節落后。原因分析:①缺少行業調研,沒有及時補充。②傳統課程體系與學科建設比較完善,題庫、大綱、教材、教案等教學資源已經比較系統,從教研室主任到專業課教師不愿意動課程。建議如下:機制制造專業與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工業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液壓技術、材料技術、數電模電技術等學科領域交叉較多,在高職有限的教學學時內,按照夠用為度的原則優化課程體系設計。合并一些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交叉學科知識為專業課程,并及時補充交叉學科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機械制造領域的前沿應用知識。
[1]周益軍.高職機械制造專業辦學特色的探討[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2,(1).
[2]劉國昌.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5,(17).
[3]朱紅波.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4).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in M achinery M anufactur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AO Fei-hui
(Xiangtan Technician College,Xiangtan,Hunan 411100,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manufacturing major must further deepen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through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if it needs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vocation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in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eaching reform suggestion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from teachers team,teaching method,teaching content and links,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G712
A
2095-980X(2016)09-0149-01
2016-08-11
曹飛輝(1968-),女,湖南湘潭人,大學本科,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專業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