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楷書
典型草原載畜率及放牧飼養分析
牟楷書
(黑龍江省雞東縣國土資源局,黑龍江雞東 158200)
隨著我國近幾年來肉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各種養殖方式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草原放牧飼養作為一種貼近自然、成本較低、肉質較好的養殖方式,受到養殖者的重用,消費者的關注。然而,草原雖然是可再生能源,但其需要一定的周期,才可以實現。而我國近年放牧規模的擴大,使得草原難以快速恢復,從而造成一定區域的生態質量下降。面對該種狀況,需要對草原放牧飼養進行科學化管理,使得草原生態效益與畜牧經濟效益協調發展。
典型草原;放牧飼養;載畜率
載畜率作為草原放牧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是指單位面積草地所能夠承載的牲畜基本單位數,其倒數為每個牲畜所需要的草原面積,兩者具有同等意義,但是表達方式不同。在載畜率的計算上,需要考慮三個約束條件,第一,放牧時間的長短;第二,維持草地健康的措施;第三,維持牲畜生長繁殖的狀態。在生產的實踐中,人們常常出于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從而忽視了草地健康的程度與牲畜生長的狀態。就當前國內已有的算法,假如某草地的產草 1 800 kg·hm-2,可利用1 080 kg·hm-2(利用率為 60%),每個羊單位需草 657 kg·y-1,全年可以飼養 1. 6 個羊單位·hm-2。也就是說,如果將草地的草收割下來,喂養羊,則可以滿足1.6個羊365d的飼料需求。這樣的飼養量實際上難以滿足羊的生長需求,對于畜牧養殖來說,不具備任何的發展前景。另外,在一定地段的草地,還分為枯草期和青草期,如果要保證一定的養殖效益,就需要常年畜牧,很明顯,這樣的草地其載畜率會有所下降。在當前的養殖中,通常將枯草期作為一個放牧的時間段,從而給予其簡單的飼草供給。其討論意義相對較低,因此,在大量的研究中都是將青草期作為牲畜采食與牧草反應及牲畜行為的核心。
在上文中,筆者針對載畜率的內涵做出了大概的介紹。面對其如此復雜的計算模式,其計算意義如何,才是決定人們的畜牧過程中是否要進行該種行為的主要因素。對于載畜率的計算意義,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三點:
2.1計算載畜率有利于科學畜牧的發展
在長期的畜牧過程中,人們看到了草原畜牧的低成本,所以,區域居民長期將目光放置于此處。然而,是否草原養殖真的能帶來如此高的效益呢?計算載畜率,實際上就是對草原所能負荷的最大的畜牧量加以確定,從而使得人們在草原畜牧中,合理調節飼養結構,從而促進科學畜牧的發展。
2.2計算載畜率有助于維護草原的生態環境
隨著近年來畜牧業的不斷發展,使得草原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畜牧產品的利益擴大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可以通過草原放牧來獲得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草原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對載畜率的計算,可以讓養殖者認識到草原的最大荷載,為了自己長期利益,去維護草原的生態環境。
2.3計算載畜率有助于保持畜牧與草原的平衡
在我國早起的發展,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犧牲了生態環境。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關系。計算載畜率實際上就是對畜牧效益與草原環境的比例加以分析,從而保證畜牧與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
據農業部2013年發布的《2012年全國草原監測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草原生態出現積極性變化,但全國大部分草原仍超載過牧。2012年全國草原保護和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效果顯著,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成效開始顯現,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產量再創新高,牲畜超載率大幅下降。全國重點天然草原牲畜超載率為23%,較上年下降5個百分點,比2006年降低11個百分點。2012年,國家在內蒙古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區全面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的基礎上,又將實施范圍擴大到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5省,全國13個省區的578個縣、68個兵團團場和11個農墾牧場的草原實施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管理。監測結果表明,目前各項草原扶持政策成效開始顯現,我國牧區草原生態發生積極變化。但當前全國大部分草原仍處于超載過牧狀態,草原退化、沙化、鹽堿化、石漠化現象依然嚴重,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我國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任務十分繁重。
載畜量是描述的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某段時間內可以承載的牲畜數量。而載畜率是載畜量的一個特殊的表現方式,是表現草地與牲畜相互作用的指標。草原載畜率的計算、調整與變化,其根本目的是追求牲畜的最大產出與草地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在載畜率得到計算的背景下,對于放牧飼養可做如下分析:
3.1放牧與載畜率進行合理規劃
在得出一定的載畜率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畜牧者需要對其長遠的發展加以考慮,從而適當的控制其畜牧量。尤其是對于某些區域的草地相對茂盛,很多畜牧者的盲目程度會加深,用數據來表明草原的畜牧量,可以對其產生一定的沖擊,進而在養殖過程中,對放牧量進行合理的規劃。
3.2放牧與草原維護的共同進行
要實現草原畜牧的長期與穩定,必須要保證草原具有長久的飼養能力。載畜率得到計算后,畜牧者為了自己的經營可以長久化,必然會在養殖過程中,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對其養殖區域的草地資源加以維護,提高其畜牧能力。
[1] 周道瑋,孫海霞,鐘榮珍,等.典型草原載畜率及放牧飼養設計[J].土壤與作物,2015,(3):97-103.
牟楷書(1972-),女,黑龍江雞東縣人,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草原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