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河王建立李 國王曉峰張雪峰
淺談發酵床養殖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
王 河1王建立2李 國3王曉峰3張雪峰3
(1.薊縣侯家營鎮畜牧獸醫站,天津 301900;2.薊縣桑梓鎮畜牧獸醫站,天津 301900;3.薊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1900)
畜禽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己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綠色循環低碳養殖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發酵床養殖技術是一種“零排放、零污染”的良性循環生態養殖技術,本文就發酵床養殖的原理、意義進行了簡單介紹。
發酵床養殖;畜牧生產
發酵床養殖法又稱懶漢養殖法、零排放養殖法、自然養殖法、生態養殖法、墊料養殖法,它是集養殖學、微生物學、動物營養學、環境衛生學、土壤肥料學,集動物福利于一體,遵循低成本、高產出、環保無污染為原則,建立起一套良性循環的生態養殖體系,是近幾年從日本、韓國引入的一種新型養殖技術,由于其在環保零排放、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減少動物疾病發生等方面優勢明顯,被稱為一種環保、安全、有效的生態養殖法。
發酵床養殖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床進行自然生物發酵(飼料進行微生物厭氧發酵促進吸收,糞尿進行微生物耗氧發酵分解處理),就是利用發酵床養殖菌種,按一定比例混合秸稈、鋸末屑、稻殼粉和糞便(或泥土)進行微生物發酵繁殖形成一個微生態發酵床工廠,并以此作為圈舍的墊料。再利用動物的拱翻習性或人為的機器加工,使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通過發酵床的分解發酵,使糞、尿中的有機物質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轉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糞便為食餌,繁殖滋生。隨著糞尿的處理,臭味也就沒有了。而同時繁殖生長的大量微生物又向動物提供了無機物營養和菌體蛋白質被動物食用,從而相輔相成將圈舍墊料發酵床演變成微生態飼料加工廠,達到無臭、無味、無害化的目的,是一種無污染、物排放、無臭氣的新型環保生態養殖技術。
以發酵床養豬法為例,發酵床養豬增重快,平均日增重800g以上,飼料報酬高,肉料比1:2.6左右,可提前10~15d出欄,每出欄一頭育肥豬可新增收益100元以上。發酵床養殖為動物提供了舒適的生長環境,提高了豬肉品質,豬肉產品肉色紅潤、紋理清晰,市場競爭力增強。
(1)發酵床養殖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不需要對糞便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泄物排出養殖場,基本上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標準,大大減輕了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
(2)相對節省人力。由于不需要清糞,按常規飼養,能增強每員飼養量。
(3)正常情況下可節省藥費,動物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幫助消化,在一定程度下可提高動物的抵抗力。減少了藥物的使用,同時減少了動物產品的藥物殘留。
(4)節約水和能源,常規圈舍,有時需大量的水來沖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動物的飲用水,發酵床產生熱量,圈舍冬季無須耗煤耗電加溫,節省能源支出。
(5)能節省部分飼料,原理是糞便給菌類提供豐富的營養,促使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體蛋白,動物通過拱食填充料中的菌體蛋白,補充了營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對節省了一部分飼料。
(6)墊料在使用1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樹、農作物的生物有機肥,達到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效果。
近幾年全國大力推行標準化養殖,規模化養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庭院式養殖、小作坊式飼養在欠發達地區還占有較大比例,發酵床養殖不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養殖方式,也是用循環經濟理念發展可持續畜牧業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1] 姚偉民,祝威,戴網成,等.發酵床養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 農業裝備技術,2011,37(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