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北京市順義區張鎮獸醫衛生防檢站
?
雞新城疫的綜合防治
王祥/北京市順義區張鎮獸醫衛生防檢站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強毒株引起的、以感染禽類為主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雞新城疫俗稱雞瘟,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禽病,盡管大家一直在不斷努力應對,但至今問題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下面僅對該病的診斷、防治及研究的經歷談一些心得和體會。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雖然造成毀滅性死亡損失的急性新城疫現已很少見。但由新城疫直接或間接引起的雞呼吸道病、產蛋下降或偶爾的大批死亡仍使養禽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也許,現今國內還沒有哪個養雞場可以不接種新城疫疫苗(SPF雞場除外),很多表面健康的雞群實際上仍帶有新城疫的活病毒(包括疫苗病毒或現場野毒)。一個雞場,尤其是一個多日齡共存的雞場,如果呼吸道病連綿不斷,表面看來有明顯的大腸桿菌或支原體感染,抗菌藥物防治無效果或反復發生,則只要細心尋找,其內在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新城疫在作怪。因此,筆者認為,新城疫仍然是我國最危險的禽病之一,只要把新城疫防制好了,其他禽病也就比較容易對付了。
雞新城疫在臨診上有各種不同的表現,這既與病毒的毒力有關也與受感染雞的免疫狀態有關。對于雞新城疫的臨診表現,國內過去一般將其分為最急性型(未見明顯病狀即急性死亡)、急性型(冠紫黑、呼吸困難、下痢、廢食、怪叫聲等,發病后3~5 d內大批死亡,腺胃乳頭、肌胃角質膜下出血、全身廣泛出血等)、慢性型(經過急性期后能耐受存活的雞,表現為消瘦,常有歪頭、扭頸、轉圈、前沖、后退等神經癥狀),而美國《禽病學》則將其分為:Doyle氏型(引起所有日齡雞出現急性死亡,且有消化道出血,常稱為嗜內臟速發型新城疫,VVND)、Beach氏型(可使所有日齡雞出現急性死亡,但以呼吸道和神經癥狀為主。常稱為嗜神經速發型新城疫,NVND)、Beaudette氏型(是致病性較弱的嗜神經速發型,常以感染幼禽為主)、Hitchner氏型(僅有輕度呼吸道癥狀)、無癥狀腸型(新城疫病毒存在腸道內,但不引起臨診癥狀)。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起,國內也有將新城疫分為典型新城疫(出現典型的癥狀和病變,基本上從臨診癥狀和病變可作出診斷)、非典型新城疫(表現為輕度呼吸道癥狀,產蛋率下降和死亡率略為增加,臨診上難以確診,但經實驗室診斷仍為新城疫)。除此以外,新城疫也還有其他的分類方法。
從美國《禽病學》的分類方法來看,似乎將病型的形成主要歸于病毒的作用。但實際上,新城疫病型的形成,既與病毒的毒力有關,也與受感染雞的免疫狀況有關,例如:對于高致病力毒株或速發型毒株,如果感染非常敏感的雞群(如無接種過疫苗、免疫失敗或接種疫苗時日已久,特異性免疫力已基本消失等)則臨診上往往會出現典型的新城疫(最急性型、急性型、Doyle氏型)。但當同樣的毒株感染有不同程度免疫力的雞群時,則可能出現不同的癥狀和病變。例如:當循環抗體未能完全阻止病毒在體內的擴散時。一些病毒可能進入到中樞神經系統中,引起病雞神經癥狀的出現,出現慢性型或Beacch氏型新城疫的神經癥狀;而當循環抗體能阻止病毒在體內擴散,病毒雖未能進人中樞神經系統內,但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不足,則病雞可能出現類似Beach氏型新城疫的呼吸道癥狀。至于Beaudette 及Hitchner氏新城疫或非典型新城疫,則既可以由非高致病力的中發型或緩發型的毒株感染敏感雞而引起,但也可以由高致病力、速發型毒株感染免疫保護力已很強、但仍有缺陷的雞群而形成。例如:當循環抗體已很高,但局部免疫保護力不足的雞群感染高致病力毒株時,也可能出現僅見輕度呼吸道癥狀、產蛋率下降的非典型新城疫。因此當發現典型新城疫時,可以肯定病毒是高致病力的,但當遇到非典型新城疫時,則一定要做病原的鑒定,分清雞場內存在的新城疫病毒到底是高致病力毒株還是中發型、緩發型的疫苗株,這對我們在制定防疫措施的決策上是至關重要的。
對新城疫的診斷可分為檢測抗體或病毒,因為很多雞群已接種了疫苗。在目前還未能區分疫苗病毒或現場病毒引起的抗體的情況下,即使檢測到抗體的陽性反應,也不能斷定被檢雞群發生了新城疫。此時,應分別比較感染初期及感染2~3周后被檢雞群血清抗體的平均滴度,在排除疫苗引起抗體上升的前提下,才能確定雞群確實已受到新城疫現場病毒的感染,當然對于未接種過疫苗的雞群,一旦抗體陽性,就肯定雞群已受現場病毒感染了。至于檢測雞新城疫抗體的方法,有血凝抑制試驗(HI)、中和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ASA)、免疫熒光試驗等,可根據條件選擇使用。在基層雞場,利用已知滅活抗原檢測被檢雞的HI滴度,還是簡單可行并有參考意義的診斷方法。
在檢測病毒方面,有聚合酶鏈反應(PCR)等多種方法,但目前國際間公認的還是病毒的分離與鑒定,詳細方法與步驟可參考有關的資料,值得注意的是:(1)在病雞癥狀已比較明顯期間采樣。病毒的分離比較容易成功,而在癥狀不明顯期間采樣,或對非典型新城疫病例,則病毒分離并不總是成功的。對于疾病的后期,或非典型新城疫,最好采取腦、泄殖腔和喉氣管黏膜刮出物等作為病料,以增加病毒分離的成功率。(2)由于目前種雞場普遍在開產前接種新城疫滅活油乳劑疫苗,所產種蛋中一般均有較高的母源抗體,利用這樣的種蛋來分離病毒,是較難的,建議首次分離應選取SPF或非免疫雞種蛋,實在找不到時,則向雞場了解,選取那些HI滴度已比較低的種蛋,例如已近淘汰的老母雞產的蛋。(3)由于采取的病料大多已有細菌污染,而目前細菌的耐藥性又已相當嚴重,所以建議盡可能采取過濾除菌的方法,如受條件限制只能添加抗菌藥物除菌時,可考慮使用硫酸慶大霉素、利高霉素或其他敏感的抗菌藥物。而且在使用一些毒副作用較大的抗菌藥物后,應盡可能減輕藥物對雞胚的毒副作用,避免雞胚的不正常死亡。(4)在證實已分離的病毒能凝集紅細胞后,至少應將分離到的病毒與禽流感抗血清、減蛋綜合征抗血清、雞新城疫抗血清做HI試驗,只有是前兩者出現陰性反應,后者出現陽性反應結果,才能基本上證實被分離的病毒為雞新城疫病毒。(5)最后一定要用分離到的病毒對敏感雞做攻毒試驗,有條件的還要做MDT、ICPI、IVPI試驗,以確定病毒的毒力。
對于基層生產者來說,都希望有一種簡便可行的確診方法,但目前仍難以實現,上面所說的比較發病前后HI抗體滴度的方法,應是基層一般可以做到的方法,但所需時間較長,對于調查雞群或雞場的流行病學狀況。以便采取對應措施而言,還是可行的方法。至于臨診上的診斷,如果在禽流感和新城疫都存在的地方,僅憑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很難作出相對準確的判斷。
1.必須從更高水平的角度來考慮新城疫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對于大多數養雞場來說,已經有效地控制了新城疫引起的急性死亡損失,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隨著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爭取出口更多的家禽產品的國際貿易環境已越來越有利,關鍵要看我們能否生產出合格的家禽產品。例如,一些國家對從我國出口的雞肉產品的衛生要求,有關新城疫一項的標準是,一旦從雞肉中分離到ICPI≥0.4的新城疫病毒,即為不合格。要知道目前我們廣泛使用的Ⅳ系即LaSota疫苗株,其ICPI已達到0.4,更不用說中發型I系(Mukteswar)和Roakin疫苗株了。
如上所述,由于我們對雞群采取了廣泛和密集的疫苗接種,確實避免了急性型新城疫的暴發和損失,但卻無法避免免疫雞的帶毒和排毒現象。事實上,很多表面上看來相當健康和平靜的雞群,其實都仍在帶毒和排毒,如對這樣的雞群進行臨診上的檢疫,很難有理由說它們不合格,但一旦進行精細的檢疫,例如從泄殖腔、喉氣管黏膜取樣或將已包裝好的禽肉反復凍融后取肉汁分離病毒,則不難分離到毒力不等的新城疫病毒(疫苗病毒或野外強毒)。由于帶毒和排毒雞群的普遍存在,無論對本場或其他雞群都是一種危險的威脅,一旦雞群內一些個體的免疫力下降或接觸到免疫力不足的敏感雞群,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雞新城疫,并且為雞群中的大腸桿菌和/或支原體感染創造有利的條件。這也許是目前雞群中呼吸道病比較普遍和復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無論從提高生產水平的角度或從擴大家禽產品出口角度考慮,都必須將雞新城疫的防疫與控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
2.在廣泛和密集地接種疫苗的基礎上,逐步在有條件的雞場或地區內實現對雞新城疫病毒的凈化。廣泛和密集地接種疫苗避免急性新城疫暴發的做法,目前仍然是相當有效和必須堅持的,在此基礎上,也要考慮逐步減少雞群的帶毒和排毒現象,至少可在一些條件許可的大中型雞場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雞群中,將速發型和中發型新城疫病毒清除掉。只要方向明確和不斷努力,這一目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為此,有幾方面的工作是值得考慮的:比如,在擬進行凈化的雞場和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中發型疫苗株(Ⅰ系、Roakin等),全面切實地落實生物安全措施,對仍帶有毒力在中發型以上病毒的雞群進行淘汰或撲殺處理等,逐步建立起已凈化中發型和速發型新城疫病毒的雞場。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估計,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即使是已凈化了中發型以上新城疫病毒的雞場,還是要堅持免疫接種工作,以防外來病毒的急性感染。目前如果完全不使用活的弱毒疫苗似乎仍較危險,尤其是對幼齡雞。至于什么時候適宜建立新城疫病毒(野外強毒和疫苗病毒)完全凈化的雞場并可以不再使用弱毒疫苗來預防新城疫的暴發,還要看養雞大環境凈化的進程和疫苗研究的進展。
3.疫苗的選擇。目前,常用的疫苗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滅活的油乳劑疫苗,另一類是弱毒活疫苗,對于疫苗的質量和價格方面的選擇,這里不作評述,需要強調的是,在條件許可的雞場和地區應逐步少用或不用中發型毒株的活毒疫苗,例如I系疫苗株(Mukteswar)、H株、Komarov和Roakin株疫苗。而在緩發型疫苗中,可選擇LaSota、克隆30、和V4等疫苗。其中,LaSota株的ICPI(腦內致病指數)= 0.4,對于那些家禽產品主要為出口的雞場,且進口國要求苛刻時,就要考慮使用一些ICPI值更低些、但又有較好免疫原性的疫苗,逐步取代LaSota疫苗株。對弱毒疫苗質量的要求,應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其中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必須采用SPF種蛋制備的弱毒疫苗。這對于大中型雞場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可以避免很多胚傳染性疾病的污染。
對于滅活油乳劑疫苗,也要按國家規定的標準選擇,對于大型的養雞企業來說,一般均應進行對種雞群長時間免疫監測,從而篩選那些能產生并保持較長時間高滴度抗體的疫苗。
4.免疫程序。一些初學養雞的人,總希望有一個確保雞群不患新城疫的免疫程序,實際上這是很難做到的。由于環境條件不同,技術水平和經驗不同,免疫程序也不盡相同。一個較為成功的免疫程序只能根據本地和本場的實際情況來制訂,然后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使之更為完善,這其中應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1)即使相當成功的免疫程序,也只能避免雞群出現由高致病力病毒引起的嚴重損失,而難以避免雞群的帶毒。散毒或偶而出現的非典型新城疫。
(2)對于免疫體系已比較成熟的雞群(一般指2月齡以上),經過合理的疫苗接種后,基本上可以避免新城疫的發生,有時受高致病力病毒的感染,也可以毫無癥狀和病變出現,而只是在不知不覺中抗體滴度突然上升。但對于免疫體系尚未完全成熟的雞群(一般指2月齡以下),即使已按照認為是萬無一失的程序進行免疫接種,也難以完全避免新城疫,尤其是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的新城疫的發生。如果在實驗室內對經過良好免疫的2月齡以下的雞,經肌肉注射用強毒攻擊來評價雞群的免疫保護力時,其實驗結果往往可以得到100%的保護率。但當這樣的雞群經噴霧攻毒或在生產現場中,自然界的強毒經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感染雞時,則總是有部分的雞只發病或死亡,其損失程度取決于病毒的毒力和雞群的免疫狀況。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經過滅活疫苗接種的雞群,其循環抗體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有效保護水平(尤其2月齡以上的雞群),但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和生殖道等局部的免疫保護力仍大多不足,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雞群局部免疫保護力方面,仍有待作出進一步的努力。合理地使用弱毒活疫苗,尤其是弱毒活疫苗經滴眼、滴鼻途徑接種或氣霧途徑接種都是有效提高局部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在制定免疫程序時,最好將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結合起來使用,因為它們之間各有所長,彼此間是不能完全取代的。活毒疫苗和滅活疫苗均可誘導雞群產生較高的HI抗體,而且滅活疫苗引起的HI抗體滴度往往明顯高于弱毒疫苗、比較均勻,且維持時間較長。但是,滅活疫苗畢竟不能取代活疫苗的功能,活的病毒和滅活的病毒的抗原性并不完全相同。而HI抗體滴度只是檢測雞體免疫力的眾多指標中的一種,由病毒誘發的、更多的已知或未知的、直接或間接與免疫力有關的因素,至今尚未能夠或甚少對其進行全面的評估,然而可以肯定,滅活疫苗不能取代弱毒疫苗的作用。比如說,當弱毒疫苗病毒進入雞體后,病毒有一個適應和復制的過程。然后經體液循環而分布在體內不同組織器官內,在那里定位、復制、擴散,同時對機體產生刺激作用,從而誘導抗體和對病毒有殺傷作用的各種免疫物質或功能的形成,然后逐漸將已進入機體內部的病毒殺滅,從而形成對病毒感染的堅強免疫力。活病毒這種在體內不同組織器官的定位、復制和刺激作用過程,對機體形成免疫保護力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對諸如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力的形成方面,尤為重要。而滅活疫苗抗原進入機體后,雖然可以誘導機體產生高滴度的循環抗體,但卻缺乏病毒在體內復制和活病毒對機體很多器官組織的直接刺激作用,這就是一些雞場僅偏重于接種滅活疫苗和監測HI抗體滴度,但忽視了弱毒疫苗對局部免疫的作用,結果雞群雖都有較高的HI抗體,但仍不時出現以呼吸道癥狀和產蛋下降為特征的新城疫的原因之一。
在疫苗的接種途徑方面,有一些養雞戶對所有的新城疫疫苗接種均采用飲水方法,這種安排是比較危險的,也是目前農村一些專業戶雞群每到冬季就常常發生新城疫的原因(很多時候,病雞僅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和喉頭氣管黏膜充血出血的病變,農戶以為是喉氣管炎,其實大多仍為新城疫)。免疫接種過程中,適當配合飲水免疫,對增強消化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力是有好處的,但所有的新城疫疫苗均經飲水途徑接種,由于水質、飲水器、消化道內的PH值、飼料和藥物的作用等,均可能影響免疫的效果。所以除飲水免疫外,一定要配合活疫苗的滴眼、滴鼻或噴霧接種和滅活疫苗的注射接種,這樣才能形成全方位的免疫保護力。
5.免疫效果的監測和評價。由于在接種疫苗后,雞體內形成對新城疫有抵抗力的相關因子很多,包括與體液免疫有關的HI抗體、中和抗體、沉淀抗體,與細胞免疫有關的各種因子,與非特異性免疫有關的干擾素、補體和非特異性免疫效應細胞等。因此,可以說目前仍未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能真正全面反映雞免疫力的評估體系。由于HI試驗比較容易操作。而且它能大體反映體液免疫中其他抗體的出現、增長和消長的規律,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們通常多用HI效價對免疫效果進行監測和評價,在尚未有其他評估體系出現之前,它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一般地說,HI效價在26以上時,可以避免大量的死亡損失,28以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損失,而210以上基本上可避免產蛋的急劇下降。
對病雞群的處理,一定要自覺的按國家有關的法規進行,絕對不能將病雞群,尤其是將由高致病力引起的急性新城疫的雞群流入市場銷售,這將使病毒四處擴散,引起無法估量的進一步損失。對于急性新城疫的雞群,一定要下決心撲殺和毀滅,并對附近地區進行封鎖和消毒。不走這一步,新城疫的有效控制就成為一句空話,盡管實施起來仍相當困難;但我們總必須有個良好的開始。希望各養雞戶(場)都自覺地執行,也希望各級獸醫執法部門不折不扣地依法辦事,扎扎實實地抓好對新城疫的檢疫和防疫工作,共同將我國的新城疫防制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