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
(重慶市巫溪縣畜牧獸醫管理中心,重慶 405899)
跨區域動物調運疫病防控研究與推廣應用
王永斌
(重慶市巫溪縣畜牧獸醫管理中心,重慶 405899)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動物跨區域調運頻繁,被調運動物疫病多發,防控形勢嚴峻,極易給畜牧業發展、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威脅與危害。動物調運疫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為了進一步有效提高動物調運疫病防控工作,筆者通過十多年的研究,并結合工作實際,對跨區域動物調運疫病防控技術積極探索和實踐驗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動物;調運;疫病防控
巫溪縣地處渝東邊陲,是重慶市生產條件和工作條件最差、人均財力最少、經濟發展難度最大、人才最缺的一個縣。全縣幅員面積4030km2,鄉鎮建制為30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98個行政村,26個社區。2016年,全縣總人口約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46萬人。201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23.8993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9.8324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41%。屬生態涵養發展區,是理想的生態效益畜牧業發展區,但縣內種畜禽資源不穩定,導致每年從縣外引入大量再飼養幼畜禽,疫病跨區域傳播時有發生,客觀上促進了跨區域動物調運疫病防控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
1.1 建場報批與備案管理制
調運動物業主(以下簡稱業主)管理。業主擬建設養殖場必須到當地鄉鎮畜牧獸醫站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申報批準,并報縣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備案,經同意后再規劃設計建設規模與標準,在畜牧獸醫、環保、國土等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開展場地建設工作。
1.2 引入動物備案制
業主擬引進動物時,首先到當地鄉鎮畜牧獸醫站申請備案,由鄉鎮畜牧獸醫站將相關備案信息錄入重慶市動物衛生監督平臺,報送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審批(跨省調運種用乳用動物由縣動監所再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審批),經風險評估合格后同意引進并簽發備案單,業主憑備案單在規定的時間內到輸出地引進經檢疫檢驗合格的動物。
1.3 引入動物落地隔離觀察制
動物引進到達后,業主立即向當地鄉鎮畜牧獸醫站報驗,同時向縣動監所報告,然后在鄉鎮畜牧獸醫站的監督指導下按要求進行隔離觀察和每天向縣動監所報告引入動物健康狀況。
1.4 引入動物處置
隔離觀察期滿,經臨床健康檢查沒有異常的,允許混群或分銷;若有一般疾病等健康問題,需經規范治療康復后方可混群或分銷;若有疑似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全群按規范撲殺并無害化處理,處理費用由業主承擔。
2.1 消毒
引入動物隔離圈舍空圈7d以上,開始空圈和擬引入動物前各開展一次大消毒,其余時間每兩天對圈舍消毒一次。引入動物隔離觀察期間,每天開展一次消毒,消毒藥液濃度加倍使用。必要時制定合理的時間間隔,減少不必要的驚擾。
2.2 應激管控
應激會引起動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能直接引起發病或間接導致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而導致發病。調運過程中應激是客觀存在的,但可以根據動物的特性和應激因子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或減輕,盡可能的降低應激所帶來的危害是業主可以做到的。
(1)啟運前,用黃芪多糖+電解多維飲水,對減輕應激、提高抗逆能力有較好的作用。
(2)運輸過程中,車輛盡量平穩行駛,嚴格避免急轉彎急剎車等情況,同時做好防風、防雨、防曬、防凍、防暴食暴飲等措施。
(3)到達后,根據不同動物的生理要求和動物原產地的飼養管理特點,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飼養管理程序,有規律地搞好過渡期飼養管理工作,預防和減輕應激的發生程度,降低應激危害程度。
①合理分群。按大小、性情等分成小群飼養,嚴禁大群飼養。
②控制環境溫度、濕度、通風。選擇兩地(輸入地與輸出地)氣候差異相對較小的季節調運或強化人為調節環境,減輕環境性不適。
③控制環境衛生與噪音。
④加料。定時、定量,不同型號或不同階段的飼料更換要進行過渡,過渡期一般5~7d。
⑤飲水。少量多次,飲水用藥和飲水免疫在早晚低溫時進行為佳。
⑥著裝。進入養殖場著裝要統一,最好穿藍色工作服進行作業比較好。
⑦密切觀察,及時科學應對。一旦發生應激,及時調查、科學分析應激與動物異常現象的聯系,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控制。
2.3 藥物預防
通常應激不可避免,在預期應激將要發生前后,采取藥物來防止和減輕應激的反應程度,大量實踐證明是完全可行的。如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適量抗菌藥+黃芪多糖+電解多維等來抵抗應激的發生。
2.4 強制二次強化免疫
動物到達一周后,若臨床健康檢查未發現異常,可以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為了緩解免疫應激,一定要在動物健康情況下免疫,動物越健康,應激越輕。最好請訓練有素的、專業的獸醫人員開展免疫注射工作,動作要溫柔穩健,劑量準確無誤,嚴禁盲目加大疫苗使用劑量。
2.5 強化飼養管理
待強制二次強化免疫3~5d后,臨床健康狀況良好的,可以繼續采用抗菌藥+黃芪多糖+電解多維等保健飼養的方式,逐漸向本地飼養管理模式過渡,過渡期一般用一周左右,同時注意常見疫病的防控,嚴防因常見疫病導致動物抵抗力下降而引發疑似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
2.6 監測檢測
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監測檢測工作,確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
本方法自2008年開始探索和實踐應用,經過近9年的實踐驗證,證明此方法切實可行,在全縣范圍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1] 王元江,李燕,張強.動物跨區域調運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當代畜牧,2012,(8):60-61.
王永斌(1975—),男,重慶巫溪縣人,高級獸醫師,大學本科,農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