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新榮王 岳黃松海彭海英
(1.惠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江蘇啟東 226200;2.啟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啟東 226200)
如何運用好養雞場無害化處理技術
施新榮1王 岳2黃松海2彭海英2
(1.惠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江蘇啟東 226200;2.啟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啟東 226200)
無害化處理是將廢物內的生物性或者化學性的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或安全化處理。正確運用好無害化處理技術能有效防止動物疫病的傳播、阻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因此無害化處理技術是每個養殖場所必須掌握的。
雞糞;無害化處理;技術
規模化養殖場在養雞業中所占的比例上升,所產生的糞污已嚴重影響到自身的持續發展,并給環境保護帶來重大隱患和壓力。因此,為養雞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顯得尤為重要。根據綜合優化利用,資源化、無害化、無減量化的處理利用的原則,對糞便進行自然堆糞法,利用雞糞在數月內通過微生物作用而自然分解,對內溫度升高,雞糞中的部分病菌和蟲卵組蛹被殺死,起到了減量、脫水的處理效果,使雞糞成為優質的有機肥料。在這基礎上養雞場根據各自情況進行一些調整,都有不同的方法,在這里介紹二種常用的方法,供養雞戶參考。
第一種方法首先要把積糞與適量的谷殼、秸稈、稻草等混合均勻后,再用泥和秸稈的混合物按雞糞量的多少砌成不同的形狀加以封蓋,中間用薄膜作為夾層。發酵處理一段時間后,雞糞轉化為優質的農家肥。可用于蔬菜、瓜果、花卉等作物的栽培中。
第二種方法在距雞舍100~200m遠挖一淺坑,作為糞場,將雞糞堆積1~1.5m高,蓋上一層谷草,然后抹上10cm厚的泥土,堆放3周以上使雞糞發酵,發酵熱產生殺菌、滅蟲的作用,雞糞發酵后定期裝袋運出用作肥料。沖洗的糞水進入舍外化糞池。
養雞場發現有病死雞時應嚴格對病死雞采取“四不準、一處理”處置措施,即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對死亡雞只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這里介紹二種處理方法。
第一種是直接掩埋法,選擇地勢高燥,處于下風向的地點。遠離動物養殖場(養殖小區)、動物屠宰加工場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診療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集貿市場、生活飲用水源地。遠離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區域、主要河流及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掩埋坑底應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深度在2m左右,要防滲、防漏。坑底灑一層厚度為2~5cm的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藥。將動物尸體及相關動物產品投入坑內,最上層距離地表1.5m以上。灑一層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藥消毒。覆蓋距地表1.5m以上,厚度不少于1~1.2m的覆土。掩埋覆土不要太實,以免腐敗產氣造成氣泡冒出和液體滲漏。掩埋后,在掩埋處設置警示標識。掩埋后,第一周內應每日巡查1次,第二周起應每周巡查1次,連續巡查3個月,掩埋坑塌陷處應及時加蓋覆土。掩埋后,立即用氯制劑、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藥對掩埋場所進行1次徹底消毒。第一周內應每日消毒1次,第二周起應每周消毒1次,連續消毒三周以上。
第二種焚燒法 發生傳染病時糞便和尸體的最佳處理辦法是焚燒法。可以用焚燒爐焚燒,裝入無滲漏袋子,送至無害化處理中心集中處理;少量也可采取深坑焚燒,即挖一深坑,支上鐵架,放上木材,再放上雞糞或死雞,用干草點燃,徹底焚燒。
規范報告程序,做到有疫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早控制”,防止疫病擴散蔓延。養殖場發現有疫病或大量死亡時,要立即向當地畜牧獸醫機構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疫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病的種類和品種、臨床癥狀、發病數量、死亡數量、是否有人員感染等。畜牧獸醫機構接到報告后,會立即趕赴現場診斷,懷疑為重大動物疫病的,會在2 h內將疫情情況逐級報至部、省、市。按照按照“早、快、嚴”原則,對疫情進行規范處置。一是臨床懷疑疫情處置。如果是臨床懷疑疫情,則對發病場(戶)實施隔離、監控,禁止禽類、禽類產品及有關物品移動,并對其內、外環境實施嚴格消毒。二是疑似疫情處置。當確認為疑似疫情時,需撲殺疑似禽群,對其內、外環境實施嚴格消毒,對撲殺禽、病死禽及其產品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限制發病場(戶)周邊3 km及其產品移動。三是診疫情處置。疫情確診后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撲殺疫點、疫區內所有的禽只,銷毀所有病死禽、被撲殺禽及其禽類產品,對禽類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所有與禽類接觸過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場地進行徹底消毒;對受威脅區內所有易感禽類進行緊急強制免疫,實行疫情監測,關閉疫點及周邊13 km家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同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對雞群及產品離開產地前,由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到場實施產地檢疫,檢疫合格的,出具檢疫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并對運載工具進行消毒。在通往疫情監控重點地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立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對進出的禽類及其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對運輸工具進行消毒。引入的種禽必須隔離飼養21 d以上,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混群飼養。對屠宰的禽只,檢疫人員進行驗證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廠(場)屠宰。禽類和禽類產品憑檢疫合格證運輸、上市銷售。生產、經營禽類及其產品的場所必須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并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
養雞場的廢氣是有害氣體的臭味,雞舍內可通過縱向通風設備排出臭氣,雞舍外空地及周邊多種香樟、白楊、葡萄、柑橘等樹木,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納雞舍內的大量有害氣體,保護了環境,凈化了空氣,又替雞舍遮擋了太陽的輻射。
為推廣好養雞場無害化處理技術,應對基層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和規模養禽場(戶)定期開展無害化處理技術培訓。充分發揮宣傳、廣電、新聞出版等有關部門作用,利用報刊、廣播、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將無害化處理技術知識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無害化處理技術的認知能力。
[1]于維,金香淑,邱玉朗,等.淺談養雞場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J].吉林畜牧獸醫,2012,33(10):26-27.
2014年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 【項目編號:SXGC(2014)112】。
王岳(1972—),男,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