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英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農牧局,四川涼山 615000)
黑山羊肝片吸蟲病的防治
海 英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農牧局,四川涼山 615000)
黑山羊養殖前景好隨黑山羊養殖上規模、上層次的同時,病害的防治成為關鍵點。肝片吸蟲病為放牧區黑山羊常見多發病,此病為地方性流行,夏秋季節為隱性感染期,多數進入冬季后,才表現出明顯的感染癥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根據病程長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文章闡述發生情況,就防治要點做綜合性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養羊;防治;肝片吸蟲
黑山羊養殖前景好,黑山羊,肌纖維細,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被認定為綠色山羊品種,經權威部門進行肉質分析,蛋白質含量高達20%,脂肪低于3%,膽固醇含量僅為60mg/kg,15種氨基酸含量齊全,特別是人體必須氨基酸尤為豐富,滋補作用極強,長期食用,可補虛、強體,特別適用于年老、體弱、多病者。由此,養殖黑山羊市場潛力無限好。結合地緣優勢,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業。在養羊上規模、上層次的同時,病害的防治成為關鍵點。肝片吸蟲病為放牧區黑山羊常見多發病,羊吃了附著有囊蚴(蟲卵→毛蚴→鉆入椎實螺體內→胞蚴→雷蚴→尾蚴→從螺體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種年齡、性別、品種的羊均能感染,病死率較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澤地帶放牧的羊群發病較嚴重。文章就綜合防治措施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流行
此病為地方性流行,夏秋季節為隱性感染期,多數進入冬季后,才表現出明顯的感染癥狀。冬季,尤其營養狀況不佳的羊只,更容易將臨床癥狀表現出來。羊肝片吸蟲病分布較廣,感染率高達50%以上。由此,放牧長期出沒低洼潮濕地,感染率要更高些,基本上是牧區羊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
2.2 癥狀
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因感染強度、抵抗力、年齡等不同,而略顯差異性。如果為輕度感染,則癥狀不是很明顯。而感染蟲體多時,可表現出明顯的癥狀。而幼畜感染,不論癥狀輕重緩急,均表現出典型癥狀。根據病程長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2.2.1 急性型
秋季多發,精神萎靡,食欲廢絕,體質孱弱,皮毛雜亂,輕度發熱,行動不便,伴有腹瀉。放牧期間,離群掉隊。部分病例,急性死亡。叩診肝臟,半濁音區擴大,敏感性增強,導致大批羊只死亡。
2.2.2 慢性型
慢性感染病例,臨床最為多見。多數因急性耐過而形成,此癥發病較緩。多數發病后1~2個月,癥狀漸顯明顯。表現為:體溫驟升,食欲不振,消瘦孱弱,黏膜蒼白,腹部水腫,皮毛枯黃。部分病例,伴有黃疸癥。而且,懷孕期感染,多數伴有流產。經3~4個月后,癥狀日趨惡化,嚴重水腫,極度消瘦,最終衰竭而亡。逐步改善飼喂條件,癥狀略有緩解。但是,懷孕母羊,往往產弱胎、流產等增多。病死牦羊,多數因衰弱無力而亡。
3.1 預防措施
(1)注意清滅中間宿主,尤其放牧地有池塘放養鴨、鵝等池塘。定期用藥物清滅椎實螺。可用5%硫酸銅溶液,建議用5000ml/m2。或,用氯化鉀,用20~25g/m2,每年定期噴灑1次,達到預控此病的目的。
(2)預防性驅蟲,每年安排2~3次。首次驅蟲,安排在成蟲期前,約3~4周,用藥1次;二次驅蟲,成蟲大部分成熟時,安排驅蟲1次;第三次驅蟲,二次驅蟲后的2~3個月,預控效果效果好。
(3)場地內殘留的糞便,及時堆積收集。經生物熱處理,徹底清滅蟲害。病死畜無公害化處理,腸內容物、肝臟等集中深埋或焚燒。
(4)肝片吸蟲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待大量繁殖感染時,建議用輪牧的方式有效預控此病。條件允許的,加強草地管理。每年的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可考慮用氨水或菜籽餅液,淋濕草地1次。經此處理后,即可施肥草地,同時有能殺滅中間宿主,起到理想的預控效果。
(5)嚴格放牧管理,禁止低洼地飲水和放牧。更不能安排羊飲坑內的死水,避免吞噬囊幼,誘發感染。
(6)有實驗者,嘗試用3%的鹽水,浸漬水草后2~3min,堆放發酵4h后,飼喂牲畜,能更好地殺滅椎實螺,達到理想的預控效果。
3.2 治療措施
中藥、西藥,施治肝片吸蟲病,效果均不錯,可嘗試借鑒。
3.2.1 西藥療法
硫雙二氯酚,羊用量40~60mg/kg,羊用量80~90mg/kg。投服喂藥時,將藥物包在羊愛吃的菜葉或草料中,自行吞服。用藥后,1~4d內,有間歇性的拉稀癥狀。可不必處理,多數自行康復。
溴酚磷,羊用量12mg/kg,1次性口服,成蟲或幼蟲,驅蟲效果均要好很多。
六氯乙烷,羊用量,0.3~0.5kg/kg,1次口服,康復治愈效果較好。
硝氯酚,羊用量5~8mg/kg,羊用量4~6mg/kg。口服1次用藥,驅蟲效果較好。
四氯化碳液體石蠟注射液。規格:6 ml/支,四氯化碳和液體石蠟各占 50%。深部肌肉注射,羊1~3ml/次。
3.2.2 中藥療法
中藥處方,臨床施治,效果同樣顯著。
處方:貫眾 、龍膽 、澤瀉,各 12 g;檳榔,各30 g,共研磨成粉后,調溫水后灌服,治愈效果較好。患病后期,羊只精神萎靡,伴有水腫、貧血等癥狀,應注意消水腫、止痢。配合用中藥處方:莪術,9g;細辛,12 g;澤瀉,15 g;黃精,木通,茯苓,銀花,各 30 g;榴皮,45 g,治愈效果較好。
處方:貫眾、檳榔、蘇木32 g,龍膽、川樸、肉豆寇 18 g,鴉膽子、百部、甘草 10g;體質瘦弱的,另加黨參、黃芪 30g,當歸、蒼術、川芎各 25 g;食欲不好的,另加陳皮、麥芽、山楂各30 g。煎服。
[1] 孫苗,陳松.羊肝片吸蟲病的發生與防治[J].今日畜牧獸醫,2012,(11):59-59.
[2] 包拉提·吾木爾別克.本地區羊肝片吸蟲病的感染情況調查[J].生物技術世界,2014,(12):27-27.
[3] 朱麗娟.羊肝片吸蟲病的診斷和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15,(3):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