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軍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母牛繁殖疾病及其治療
李小軍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文章在分析母牛繁殖期間可能引起的各種疾病類型的基礎上對如何治療和預防提出了若干建議,希望能夠降低母牛繁殖疾病的概率,促進母牛繁殖和養殖業的發展。
母牛繁殖疾病;種類;治療方法
母牛繁殖期間出現的卵巢疾病主要有卵巢囊腫、卵巢靜止等,其發病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對母牛的飼養和管理不當。主要表現為飼料過于單一和飼料中嚴重缺乏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和維生素E。飼養不當會導致母牛腦垂體營養不良,無法分泌出促卵泡素和促黃體素,引發疾病;第二,長期哺乳和勞累。母牛工作時間過長會導致身體代謝不正常,造成生理機能紊亂,影響繁殖,同時長期哺乳會造成母牛身體營養成分流失,不利于繁殖;第三,自然環境的影響。氣候變化異常過冷或者過熱等都是母牛繁殖疾病引發的原因。
母牛繁殖期間引發卵巢疾病的治療方法有:(1)營養療法。對于因為飼料營養不足而引發的疾病,可以改善對母牛的飼養管理,在飼料中增加精料和輕飼料[2]。體型較為肥碩的母牛必須要減少飼料量,適當增加對母牛的勞役或者適當加大母牛的運動量,增強母牛的體力。(2)按摩法。直腸按摩是治療母牛卵巢疾病的有效方法,按摩之后要使用45°左右的生理鹽水洗浴母牛子宮,然后利用橡膠管將生理鹽水導出,三天之后即可痊愈。(3)注射療法。對患有卵巢疾病的母牛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碘化鉀等,都能夠改善母牛的卵巢癥狀,促進母牛的健康。
母牛子宮疾病引發的概率比卵巢疾病概率較低,約為30%。母牛子宮疾病主要類型有子宮內膜炎以及由子宮內積物引發的各種疾病,子宮疾病癥狀的加重將會直接影響到幼牛的生育和健康。因此,要加強對母牛子宮疾病發病原因的研究,明確發病原因,對癥下藥。據研究,母牛子宮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第一,大部分的母牛繁殖都是通過人工授精完成的,在人工授精途中容易忽略衛生問題,使精液受到感染,產生細菌;第二,胎衣未下引發繼發性感染,在子宮內部直接作用,引發子宮疾病。常見的母牛子宮疾病類型為子宮內膜炎。
母牛子宮疾病的治療方法有:(1)增強母牛的身體機能。首先補充母牛身體中缺少的營養,補充母牛所缺少的蛋白質好維生素A、E等。(2)為母牛清洗子宮。清洗子宮之前必須要對清洗工具進行殺菌,沖洗藥業一般選擇采用40℃的生理鹽水混合0.02~0.06%高錳酸鉀液,或者2%左右的碳酸氫鈉混合等量氯化鈉溶液等。在為母牛清洗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按摩子宮,使藥液與子宮粘膜充分接觸[3]。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母牛子宮疾病類型的不同,沖洗藥液的劑量略有不同,例如,對于急性子宮內膜炎一般采用0.5%的來蘇進行沖洗,頑固子宮內膜炎可以采取混合濃度為 1%的和濃度為0.02%碘酊溶液進行清洗等。(3)關于胎衣不下的疾病治療:母牛產后5h胎衣仍然不下,可以采取肌注催產素的方法,一次50~90單位,同時結合子宮按摩手法;產后2天仍然胎衣不下者,直接進行人工剝離,在人工剝離之后要準備氯化鈉和高錳酸鉀水對母牛進行沖洗,沖洗完畢后再母牛子宮內加注利土劑,防止內膜炎的發生。
母牛胚胎死亡的引發原因主要有四個:第一,胎兒因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母牛內分泌混亂或者生殖器出現感染,導致胚胎無法正常發育[4]。另一方面,胚胎自身的遺傳物質異常也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和生長;第二,母牛因素。母牛的輸卵管中有使胚胎正常發育的必要的分泌物,一旦輸卵管中分泌系統出現問題,胚胎會發育不良,甚至死亡。其次,母體子宮環境的影響也是影響胚胎發育和生長的重要因素。子宮環境與胚胎發育不同步會直接影響黃體壽命,從而導致母體重新發情,影響胚胎發育。第三,人工授精因素影響和高溫影響,過高的氣溫會大大降低胚胎的存貨率。
為了真正促進養殖業的發展,減少母牛繁殖疾病的發生率,必須要對母牛繁殖期間出現的疾病進行詳細分析,對癥治療,降低母牛繁殖風險,提高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綜上,母牛的繁殖疾病種類主要有卵巢疾病、子宮疾病和胚胎死亡疾病,針對此三種疾病發病原因的不同,要進行不同的治療和預防,提高母牛繁殖率,促進幼牛的健康發展。
[1] 王喆,王安奎,楊國榮,等.熱帶亞熱帶牛常見繁殖疾病綜合控制技術[J].養殖與飼料,2010,(11):48-50.
[2] 孫乃峰,李軍生.超齡牛繁殖疾病治療體會[J].乳業科學與技術,2004,(4):181.
[3] 張勤,汪躍強,鄭桂軍.幾種牛繁殖疾病的鑒別診斷[J].黑龍江動物繁殖,200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