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勝 韋國安
(廣西橫縣云表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橫縣 530306)
豬鏈球菌病的綜合防治
李 勝 韋國安
(廣西橫縣云表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橫縣 530306)
豬鏈球菌病是一種由多種致病性豬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傳染病,給養豬業和公共衛生造成嚴重危害。近年來國內豬鏈球菌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同時也威脅到人群的身體健康。本文介紹了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特點、豬鏈球菌病的癥狀和解剖變化,豬鏈球菌病的診斷方法,并從預防和治療兩個方面對豬鏈球菌病的綜合防治進行了相關探討。
豬鏈球菌病;診斷;防治
豬鏈球菌病的病原體為多溶血性鏈球菌,此類病菌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中,可分為致病性鏈球菌和非致病性鏈球菌。致病性鏈球菌菌體形狀多呈卵圓形或者圓形,并且呈鏈狀排列,長短各異,其革蘭氏染色陽性。將鏈球菌按照蘭氏血清學分類可分為A、B、C、D、E、F、G、H、I、J、K、L、M、N、O、P、Q、RS、T、U共19個血清群,其中C群可以引起敗血性病變,包括類馬鏈球菌和獸疫鏈球菌;D、E、L群也可導致豬群發病,D群可引起淋巴結化膿癥。致病性鏈球菌對干燥、高溫敏感,抵抗力差,采用抗生素、磺胺類制等一般抗生素即可達到殺菌目的[1]。
鏈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中,人和動物接觸后均有可能被感染,而豬的感染率較高。豬鏈球菌病的發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在各個季節中均可發病,其中5月份到11月份的夏季和秋季為高發期,病豬、感染后已經康復的豬、帶菌體的健康豬都是豬鏈球菌病的主要傳染源。鏈球菌入侵豬體后主要存在于豬的乳腺、鼻腔、扁桃體等部位,可檢測出病菌的器官組織有豬的血漿、肝臟、脾、膿汁等。沒有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尸體、內臟、肉類等可能成為豬鏈球菌病的傳播因素。豬感染鏈球菌后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傳播,使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皮膚受損,豬仔以及成年豬均是易感染群,初生仔豬可通過臍帶感染豬鏈球菌病,哺乳期仔豬和新生豬仔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感染后多引發腦膜炎和敗血癥。成年豬感染豬鏈球菌病的幾率相對較低,病菌傳播速度慢,感染后的典型癥狀多表現為淋巴結化膿。
豬鏈球菌病根據癥狀的不同可分為急性敗血型豬鏈球菌病、關節炎型豬鏈球菌病、腦膜炎型豬鏈球菌病、淋巴結膿腫型豬鏈球菌病等。①急性敗血型發病較急,體溫可迅速上升至40℃以上,病豬可出現食欲差、眼結膜潮紅、流淚等癥狀,少數可出現關節炎癥狀、神經癥狀、共濟失調等,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導致窒息死亡,病程一般不超過5天。②隨著病情發展,腦膜炎型和敗血型可轉化關節炎型,關節炎型病豬主要表現出明顯的關節炎癥狀,四肢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疼痛,同時伴有食欲差、精神差等癥狀。③腦膜炎型多見于哺乳期仔豬,剛斷奶的豬仔也易感染,可出現食欲差、四肢不濟以及神經癥狀,病程一般不超過5天。④淋巴結膿腫型病豬多在頜下、 咽部、頸部淋巴結出現膿腫,病豬出現采食、咀嚼、吞咽困難,多表現為流鼻液、咳嗽等癥狀。病程15-25天。
幾種常見的豬鏈球菌病類型中病理表現最典型是腦膜炎型和敗血癥型。腦膜炎型豬鏈球菌病見鼻、氣管、 肺充血,全身淋巴結腫大、 出血、心包積液、 心內膜出血,脾、腎腫大、 出血,胃腸粘膜充血,散在出血點,關節囊內膠樣沁潤或纖維素性膿汁;敗血癥型豬鏈球菌病見腦膜充血、出血,腦脊髓白質和灰質點狀出血,心包、 胸腔和腹腔有纖維素性炎癥病變,淋巴結腫大、 出血。
豬鏈球菌病的診斷包括初診、確診兩個環節,根據豬鏈球菌病流行特點和癥狀表現可進行初步診斷。豬鏈球菌病的初步診斷中比較容易診斷出來的是淋巴結膿腫型,其他型的臨床癥狀相似,為了避免出現誤診,需要通過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確診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細菌學檢查和動物接種試驗,對豬病料涂片進行革蘭氏陽性檢測,然后對菌群進行培養、試驗、檢定,然后通過動物接種試驗進一步確診鏈球菌群。
臨床研究發展,鏈球菌目前已經出現混合感染的趨勢,病菌對一般采用的抗生素產生了極強的耐藥性,所以為了減少豬鏈球菌病的危害必須要預防和治療兩個方面加強綜合防治。
4.1 豬鏈球菌病的預防措施
豬鏈球菌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如下:①去除感染因素。金屬、石頭等堅硬的物體極易引起外傷,導致鏈球菌通過皮膚渠道進行傳播,所以要拆除豬圈內以及飼槽上所有類似于玻璃、石頭、鐵釘、鐵片等可能引起外傷的物體,以免引發外傷;平時要對豬舍做好清潔,保證豬舍干燥、通風,同時對豬舍進行衛生消毒;適當減少豬舍內豬的數量,避免出現主過度擁擠的情況,減少應激因素;新生豬仔應及時對臍帶進行無菌結扎,并采用碘酊消毒[2]。②定期預防注射。成年豬以及斷奶豬仔每年進行2次氫氧化鋁甲醛滅菌苗免疫注射,注射方式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劑量為1-5mL;鏈球菌明礬結晶紫滅活菌苗免疫注射,注射方式可采用肌肉注射,劑量為2mL。③采取隔離消毒措施。對病豬或者有發病先兆的豬及時采取隔離措施,清除感染源;采用蘇兒液或者菌毒敵對出現病豬的豬舍進行消毒,包括豬舍、豬欄以及各種用具和區域都要消毒到位;將病豬進行隔離治療;對病豬尸體、排泄物、廢棄物以及所有接觸過的區域進行消毒。④藥物預防。在豬鏈球菌病高發季可次啊要四環素或者土霉素進行全群預防,可將藥物添加到飼料中給豬喂食,每月連續食用7天;有病豬出現過的豬群可以采用阿莫西林預防,將阿莫西林和磺胺五甲氧嘧啶加入飼料中給豬喂食,每月連續食用7天。
4.2 豬鏈球菌病的治療措施
因為鏈球菌的重要致病特點是革蘭氏染色陽性,所以凡是可以治療革蘭氏陽性的藥物均可以用于治療豬鏈球菌病。豬鏈球菌病的常用治療藥物有青霉素、四環素族抗生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具體治療方法要結合不同的病癥表現,藥物治療時藥量要足,盡可能早發現早用藥,如果病情拖延或者用藥不足均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可能導致豬鏈球菌病轉化為亞急性或者慢性[3]。豬鏈球菌病的治療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出現淋巴結膿腫癥狀的病豬進行局部處理。即待淋巴結膿腫成熟后及時切開,并將濃腔內的膿液排出,然后用雙氧水或者高錳酸鉀沖洗膿腔,最后涂以碘酊。對病豬淋巴結膿腫進行局部處理時應給予抗生素輔助治療,內外結合,消除炎癥感染。另一方面是對病豬進行綜合用藥治療。對出現關節炎的年幼病豬給予青霉素、慶大霉素肌肉注射治療,每天注射兩次。對出現腦膜炎和敗血癥的病豬及時給予大劑量磺胺類或者抗生素治療,每天2次,連續3d肌肉注射抗生素,體溫恢復后還需要繼續注射青霉素2~3次;如果病豬體溫不見恢復可以注射安乃近,直到體溫下降。
豬鏈球菌病是由于感染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豬是主要傳染源,人類中患病較少。豬鏈球菌病病情較嚴重,傳播速度快,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將會給養豬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因此該病近年來一直是國內外的研究熱點。豬鏈球菌病雖然是一種危害較大傳染病,但只要了解該病的病原體、流行特點,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可以對其進行有效控制的。
[1] 沈秀華.豬鏈球菌病防治方法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2):230-230.
[2] 解桂華,毛治安,張鐵錚,等.豬鏈球菌病防治[J].新農業,2012,(3):29-29.
[3] 周述輝.豬鏈球菌病防治[J].四川畜牧獸醫,2014,(9):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