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超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仔豬貧血癥的預防
賈超超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仔豬貧血、又稱鐵缺乏癥,是指2~4周齡哺乳仔豬由于鐵缺乏或不足而發生的一種營養性貧血。仔豬貧血的特征表現為可視黏膜蒼白、血液稀薄、紅細胞低于正常值,貧血,進行性消瘦、全身衰竭等癥狀。
本病多發生舍飼期間,特別是豬舍以木板和水泥為地面的而又不采取補鐵措施的養豬場內,尤其在冬春兩季多見。
鐵缺乏癥;營養性貧血;仔豬
仔豬出生時,其體內的鐵、銅等的貯存極為有限,全身總鐵量約為50mg,仔豬每增重1kg約需鐵35mg,這只能維持其生后正常發育的10-12d左右。出生后由于機體的生長發育,鐵從肝臟釋放以供利用,到4周齡左右則減少到7mg,最少的只有1mg。而母豬乳汁中含鐵量較少,約占乳汁的0.009%,僅為1周齡仔豬發育所需鐵的1/7左右,隨著仔豬體重的迅速增長和血漿量的增加、其血紅蛋白就出現了一個生理性降低,其不足部分除靠哺乳外,要從補料、覓食或掘土中獲得。
由于全舍飼,使母豬及仔豬不與新鮮土壤接觸,特別是與紅土(內含氧化亞鐵)隔絕,或用不全價飼料飼養母豬,特別是飼料中缺乏紅細胞生成的原料(如鐵、銅、鈷等),使仔豬在母畜體內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生成減弱,或使母豬乳汁不佳。實踐證明,仔豬出生時的血紅蛋白含量隨母豬產次和產仔頭數的不同而有差異,出生后血紅蛋白低的仔豬,有較高的貧血率和死亡率。仔豬供料不足,或所補精料質量不佳,料中缺乏鐵、銅、鈷等,仔豬慢性消化道疾病,影響從乳汁及飼料中吸收營養,都可引起發病。
優種仔豬,經過雜交一代或其他早熟品種仔豬,由于生長發育快,尤易發生本病。
當仔豬體內缺乏鐵、銅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和酶的成分受到影響,使紅細胞生成數量降低,免疫功能受到影響;而當缺乏鈷時,維生素B12減少,使骨髓外造血器官(肝、脾)機能減弱。此外,錳也是血液和一切組織的成分。因此,仔豬所需的鐵、鈷、銅、錳等營養物質的缺乏和不足,都可使仔豬由“生理性貧血”轉變為“病理性貧血”'從而直接影響機體內氧的輸送和細胞呼吸等重要機能。
病初仔豬一般外表肥壯,但精神萎靡,易于疲勞,呼吸增快,心搏亢進,脈搏微弱、運動后更為顯著,眼角膜、鼻端及四肢內側皮膚等處貧血蒼白,也有呈輕度黃疸現象。皮膚松弛,肌肉緊張力降低,被毛粗亂無光、干燥易斷,有的皮膚脫屑,有的在腹下、頜下出現水腫,常因舔食臟土等繼發消化不良及下痢。
病程較長者,出現顯著的進行性消瘦,病豬弓背收腹,垂頭屈腿,躺臥倦怠,多衰竭而死。部分存活者,也生長遲滯、增重緩慢。
血液檢查,病豬血液稀薄,血沉速度加快,血凝時間延長;血紅蛋白從正常的8g%~12g% 降至4g%,紅細胞降至300萬/mm3左右,甚或200萬/ mm3以下;白細胞中度增加,其中淋巴細胞顯著增多,酸性粒細胞減少,一般不見堿性粒細胞;紅細胞形態異常,大小不均,大多較小,網織細胞增多,還可見到多染性紅細胞和有核紅細胞。
病理剖檢,血色淡薄,尤如紅墨水或洗豬肉水樣,血液凝固性降低,肌肉顏色變淺,胸腹腔內常有積液,心臟擴張,心肌弛緩,肝臟腫大等。
以補給生成血紅蛋白原料為主,輔以其他療法。
3.1 補給血紅蛋白原料
(1)硫酸亞鐵2.5g、硫酸銅1g、氯化鈷2.5g、沸水1000ml,混合并加幾滴鹽酸溶解后,用紗布過濾,將濾液涂擦于母豬乳頭上或直接涂于仔豬口腔內,亦可每天投服0.5ml。含糖氧化鐵注射液,仔豬1~2ml肌注。葡聚糖鐵鈷注射液4~10日齡仔豬后肢深部肌注2ml。
(2)0.1%硫酸亞鐵和0.1%硫酸銅的混合水溶液,供仔豬飲用。
(3)葡萄糖亞鐵(由氫氧化鐵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含氫氧化鐵50mg/ml,溶液2~4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
3.2 其他療法
(1)肝精注射液(內含葉酸及維生素 B12) 0.5~ 1.0ml、5% 葡萄糖溶液 1~3.0ml,混合后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7~10d。亦可喂給肝塊、肝粉以及健康豬胃制劑(內含抗貧血因子),每次給予1~3g,每天2~3次;3日齡內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3.3ml,均有良效。此外,亦可用制何首烏30g,加紅糖適量,共末分成4次,混人飼料中給予,每天一次。
(2)生長刺激劑 用健壯馬、牛(2~3歲)或羊的抗凝血作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后輕揉注射部位,以促進血液的吸收和消散,對營養性貧血和繼發性營養不良,有良好的效果。每千克體重用量,乳豬為2~3ml,2月齡以上的豬為1~2ml,3~5d一次,2~3次為一療程,或每次2ml,隔日一次,4~6次為一療程。必要時,可隔5~6d再行另一療程。亦有用健豬抗凝血0.2ml/kg,肌肉注射,也有一定療效。
(3)輸血 健豬抗凝血,10~20ml/kg,靜脈輸注。
在治療中,當補充鐵劑時,為了促進吸收和預防鐵中毒,給予適量的維生素E是適宜的;補鐵劑及維生素B12的時候,可同時應用維生素C(但不可與維生素B12配伍)及鹽酸,可使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以利于吸收。此外,仔豬營養性貧血易感染肺炎,應注意預防。
預防本病的基本措施,是對妊娠母豬和初生仔豬采取正確的飼養管理,特別要考慮妊娠母豬的特點。在母豬妊娠期,保證全價飼料,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適當增加多汁飼料和青飼料。仔豬應在自然環境中有充足的運動和光照,開食后適時補料。豬舍應經常更換墊土并經常保證有新鮮土壤,全舍飼時圈舍內應設置紅土槽。小豬出生后數天,以含有150~200mg鐵的鐵化合物制劑進行注射;仔豬生后6h內口服100~200mg鐵,利用仔豬新生期細胞的飲液作用;給母豬產前7d至產后20d添加0.15%蘇氨酸鐵(氨基酸整合鐵),可迅速通過胎盤移入胎兒等,對預防仔豬營養性貧血,較為有效。
此外,異種健畜抗凝血(馬、牛、羊)注射,對本病的預防,也有一定的效果。
[1] 王利.仔豬貧血癥的預防[J].農家之友,2001,(10):27-27.
[2] 薛玉華.仔豬貧血癥的防治[J].湖北畜牧獸醫,2008,(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