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布成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武連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劍閣 628302)
中西醫結合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
張布成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武連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劍閣 628302)
豬傳染性腸胃炎因豬傳染性腸胃炎病毒誘發的腸胃疾病,各規模豬場受不良應激、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導致此病治療起來難度偏大,而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康復效果會更好一些。文章介紹流行特點、典型癥狀、病理變化等,闡述基本的診斷要點,同時提出了中西藥結合治療的方法,以供參考和借鑒。
腸胃炎;診斷;治療
豬傳染性腸胃炎因豬傳染性腸胃炎病毒誘發的急性、高度接觸性腸胃疾病,此病秋始、冬春加劇,典型癥狀嘔吐、腹瀉、脫水。仔豬感染發病率快,病死率高。近些年,受不良應激的影響,規模豬場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此病治療起來難度偏大。結合臨床實踐,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治療此病,有很好的康復率。
此病僅感染豬,病豬、帶菌豬為主要的傳染源。病毒經糞便、嘔吐物、氣體等攜帶排出,經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新疫區多數經帶毒豬、人、耐過禽畜等傳染,初次發病呈爆發性,幾乎波及所有豬只。1~2周乳豬病死率最高,種豬、母豬等多數良性經過,并產生很強的免疫力。老疫區母豬大多產生抗體,由此,10日齡仔豬通過哺乳可獲得高抗體水平,由此此期發病率和病死率均不高,甚至不會發病。但是,在斷奶后,體內抗體來源切斷,將重新成為易感群體。豬傳染性腸胃炎四季皆發,比較而言,秋末至第二年初春,發病率較高些,夏季發病率低些。
豬傳染性腸胃炎發病突然,潛伏期較短,一般在24~36h,部分可延長2~3日。典型癥狀:嘔吐、腹瀉,吐出白色凝乳塊,或黃色粉液胃內容物。排泄早期粘稠,后期稀便。呈黃色、灰褐色不等,伴有腥臭味。病情嚴重者,肛門、陰門等部位紅腫。母豬產后食欲不振,營養不良,少乳甚至停乳,加重仔豬感染病例,甚至導致全窩死亡。母豬早期感染,痊愈后產仔,仔豬受母源抗體保護,將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種豬、育肥豬感染,癥狀較輕。表現為:食欲不振,明顯腹瀉,偶見嘔吐癥。多數經1周,即可痊愈,很少死亡。
病變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腸。腸系膜淋巴結充血、水腫,胃內充滿凝乳塊,胃底黏膜充血,并有粘液覆蓋,靠近幽門區可見有較大壞死區;整個小腸氣性膨脹,伴有卡他性炎,充血,腸壁發亮,內充滿黃綠色或灰白色液狀物內,含泡沫和未消化的凝乳塊;絨毛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脹;心、肺、腎等臟器一般無明顯病變。
(1)根據本病的流行情況,臨床癥狀,尤其是10日齡以內的仔豬嘔吐、腹瀉、脫水及胃腸病變可初步確診。
(2)采取病死豬小腸做冷凍切片或小腸粘膜抹片風干后用丙醇固定.進行熒光抗體染色水洗鏡檢.可見綠色熒光。
(3)將病死豬小腸及其內容物制成懸液,每1ml加青霉素2000單位,鏈霉素2000μg,在常溫下放置1h,然后試驗仔豬(以2~3日未吃乳的仔豬為最佳),1~2ml/只,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d。在試驗豬發生腹瀉后,再取小腸做免疫熒光檢測,可發現熒光細胞。
(4)血清學檢查可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血清中和試驗、間接熒光抗體試驗、被動血凝試驗檢測本病,效果均好。
(5)本病應與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感染、仔豬白痢、仔豬黃痢、仔豬紅痢、仔豬副傷寒和豬痢疾做鑒別診斷。
6.1 西藥療法
目前,此癥特效藥治療不多,臨床對癥施治,康復效果較理想。
預防脫水癥和酸中毒,西藥:氯化鈉,3.5g/次;氯化鉀,1.5g/次;碳酸氫鈉,2.5g/次;葡萄糖,20g/次,上述溶水1000ml,待充分溶解,病豬自由飲服。病豬飲水困難的,嘗試靜脈注射或腹腔注射。西藥:10%葡萄糖生理鹽水、或5%碳酸氫鈉溶液。
預控繼發病感染,慶大霉素、黃連素、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等,適量施藥治療,防治效果要好些。
用康復豬的抗凝血或高免血清,口服,10ml/次,連續用藥3d,用于新生仔豬感染的康復治療效果較好。
6.2 中藥療法
較長一段時間內,諸多學者在中藥防治此病中,進行了不懈地探索,并取得了理想的康復治療效果?,F介紹1例處方,以供參考和借鑒。
處方:黃連,3g;甘草,6g;陳皮、砂仁、白術、桔梗、半夏曲,各12g/次;黨參、茯苓、藿香、炒扁豆,各18g;薏苡仁,30g。
上述藥劑混合加入藥罐,加開水浸泡500ml,浸潤0.5h后,武火燒開10min,之后改為文火煎,濃液剩1000ml即可。將其離火,煎汁濾液,待溫后灌服。用法:早晚各1次。此方適合10kg豬只10頭1d的用量。具體適用用量,可根據豬只數量多少,體重大小等,按照比例酌情增加。
綜合各防治經驗,預控此病的關鍵,在于加強飼養管理,執行嚴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切斷此病傳播途徑。同時,科學配置飼料,確保營養均衡,提升豬只抗病體質。禁止飼喂霉變飼料,嚴防此病發生。豬傳染性腸胃炎發病急,病程短,必須及早診治。臨床施治期間,結合典型癥狀采取綜合性療法,能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此外,接種疫苗同樣是預控此病最經濟、最根本的措施,免疫程序的制定,需根據流行及傳播特點科學合理制定??山梃b的接種疫苗,傳染性腸胃炎疫苗或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腸胃炎二聯油乳劑滅活苗,均可。妊娠母豬產前3~4周,提前免疫1次。可通過分泌母乳的方式,提升仔豬母源抗體水平,達到科學防病的目的。必要時,產前1周,加強免疫1次。
[1] 姚慶榮,呂小鈞,吳維聰.豬傳染性腸胃炎的綜合防治[J].豬業觀察,2007,(1):25-25.
[2] 徐海東.豬傳染性腸胃炎的綜合防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3):157-157.
[3] 袁小燕,蹇宏賓.豬傳染性腸胃炎的綜合防治[J].獸醫導刊,2014,(2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