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晉王廷梅
(貴州省納雍縣動物衛生監督所,貴州納雍 553300)
如何搞好我縣動物產地檢疫工作
張 晉1王廷梅2
(貴州省納雍縣動物衛生監督所,貴州納雍 553300)
分析我縣動物產地檢疫現狀,并提出加強和規范動物產地檢疫應采取的措施。
動物;產地檢疫;措施
納雍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地區中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2015年自然村產地檢疫率達到100%,而實際交易產地檢疫率只70%。每個鄉鎮平均官方獸醫1~2名,多的3~4名,個別鄉鎮無官方獸醫,而絕大多數官方獸醫不只抓檢疫工作,有的包村、有的兼顧其他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抓好檢疫工作,村級動物防疫員沒有身份,沒有報酬,沒有辦公地點,對檢疫工作似管非管,其次也不合法。雖然動物衛生監督所成立后,在強化各環節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檢疫等工作力度,擴大了產地檢疫的范圍,為以檢促防、保證防疫密度、提高防疫質量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改變了以往的一些局面和存舊觀念及現象,為確保我縣畜牧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我縣產地檢疫起步較晚,各級政府重視程度不夠,投入教少,官方獸醫文化程度不一,群眾意識落后,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1)產地檢疫意識淡漠。群眾意識低、貪便宜,加之利益驅動,怕交檢驗費,而檢驗費暫停收取后,又怕麻煩,多數群眾買賣動物就不報檢,隨時想買就買,想賣就賣,所買或賣的動物及產品都可以交易運輸,無人干涉,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管不過來。
(2)交易場所混亂、工作難度大。我縣地域廣闊,養殖戶相當分散,畜禽流動性大,規范牲畜交易場所只有2個,除老凹壩鄉和龍場鎮外,其余24個鄉鎮、街道都沒有正規牲畜交易市場,趕的都是野壩場,難余管理,一片混亂,無法控制。檢疫人員又少,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很大,現有的50名官方獸醫在兼顧著其他工作的同時還要負擔著全縣200多萬頭(只、羽)畜禽的檢疫任務。實在是難于完成。
(3)接受能力不強、宣傳力度不夠。由于我縣邊遠落后,普法宣傳跟不上形勢,廣大群眾文化水平低,部分中老年人還有不識字的,不理解或不接受普法知識宣傳,當耳邊風,不但不報檢,反而逃避、拒絕檢疫等。同時,因地域寬廣、偏僻,道路路面差,家喻戶曉宣傳做不到。另外尚有部分行政領導對此項工作認識不足,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是產地檢疫工作開展不足的原因之一。
(4)無基礎設施投入、檢疫經費缺乏。村一級無檢驗設施設備,未搭建檢疫平臺,基本辦公場所都沒有,雖然說村級動物防疫員是動物檢疫協檢員,身兼兩職,雙管其下,但沒有報酬。開展檢疫工作,工作量大、面廣、勞動強度大,檢疫成本高,不收取檢疫費,又尚未撥給檢疫工作的相關補助經費,致使部分檢疫員不重視或者直接不搞產地檢疫,致使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緩慢或許癱瘓的現象。
(5)檢疫人員素質偏低,配置不合理。由于經費缺乏,檢疫員知識更新慢,信息不靈,對法律法規貫徹執行不力,有的對法律法規不熟悉,對動物疫病診斷不完全,對要檢疫的疫病不理解,難于把握檢疫規程,導致有不按規定檢疫的現象。全縣官方獸醫分配不均衡,平均每個鄉鎮二名官方獸醫,而檢疫工作又不能停。有的獸醫還要兼顧其它工作,嚴重制約著此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6)檢疫程序不規范。產地檢疫是畜禽離開飼養地或生產地之前的檢疫,在屠宰和運輸環節中首先要查驗產地檢疫證明,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容易忽視對產地檢疫證明的查驗。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做好宣傳
爭取得到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力爭將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配置必要的人力、資金、設備。搞好各鄉鎮之間的協調,規范檢疫操作程序,以防止因檢疫管理不一致而導致漏檢和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借助電視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動物防疫法》《檢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提高公眾產地檢疫知曉率,增強依法檢疫的觀念。農牧行政主管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把學習、宣傳《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放在首位,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確定以畜禽交易市場和屠宰場為重點宣傳場地,以規模養殖場(戶)、畜禽經紀人、運輸戶為重點的宣傳對象,通過張貼宣傳掛圖、標語、發放宣傳材料,利用獸醫基層干部在鄉鎮、群眾大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尤其是對飼養、經營、運輸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法律義務和行政許可等方面的宣傳。
(2)健全機構、搭建平臺
建立村級動物檢疫機構,明確村級動物防疫員為動物檢疫員,給予一定的報酬,使其穩得住,有保障,能安心。成立村級動物檢疫工作室,有牌子,有平臺,有機構,有人員,確保村級產地檢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3)加大投入、加強培訓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經費上給予適當的調濟和補助,改善工作條件,改進檢疫(驗)手段,合理解決必需的檢疫(驗)設備、交通工具及著裝,提高依法檢疫的效果,保證檢疫工作的正常運轉??h動物衛生監督所,爭取必要的資金,定期舉辦官方獸醫及村級動物檢疫員培訓班,每年2~3次,講授動物防疫、檢疫法律法規、檢疫操作規程及檢疫證章標志管理等,提高檢疫水平,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出證,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
(4)強化責任、合理布局
縣農牧行政主管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所不定期深入基層進行全面檢查,加大執法監督,強化檢疫票證的填寫、檢疫程序和各種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上崗執法人員要堅持佩章帶證,統一著裝,樹立良好形象。對不按規定程序檢疫或亂收檢疫費或檢疫不合格而出具檢疫證明的人員,要給予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直至取消檢疫員資格;對優秀的檢疫員要給予表彰。同時進一步規范畜禽交易市場、保證鄉鎮官方獸醫脫離其它工作,專抓檢疫工作,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規范的畜禽交易市場,上市畜禽在本村報檢后,憑產地檢疫證明進入市場銷售畜禽;同時,各鄉鎮要根據本鄉鎮活畜禽存欄量,保證至少有兩名檢疫員長期開展檢疫工作,隨報隨檢,使檢疫工作步入正軌。
(5)加強監管、嚴格報檢
在完善村級檢疫機構,配置檢疫設施設備,配備協檢員的情況下,大力加強監督管理,從養殖源頭控制,以交易市場為重點監管,嚴格動物及其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憑產地檢疫證明進入市場銷售,無產地檢疫證明的動物及其產品就不能進入市場,必須從鄉、村報檢點報檢,經檢疫合格方可取得檢疫合格證明,再進入市場銷售或運輸。產地檢疫真正走上正規化的管理軌道。
[1] 馬佳.淺談我縣產地檢疫工作的思路與措施[J].中國動物檢疫,2012,(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