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巖川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當前影響生鮮乳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與防范措施
盧巖川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生鮮乳是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百姓健康和社會穩定。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國家加大奶業監管力度,加強政策扶持,促進了奶業恢復和振興。當前中國奶業正在逐步擺脫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事件的影響,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奶業正在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生鮮乳;質量安全;主要因素;防范措施
近年來,中國奶業平穩發展,價格基本穩定,規模養殖特別是乳品企業自建牧場明顯增加。這一時期監管嚴格,轉型升級加快,生鮮乳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呈現出快速提升的好勢頭。但在局部地區和個別環節,生鮮乳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必須通過強化監管,加大檢測力度,不斷提升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
2.1 奶牛養殖環節
使用SAT 499 F3,測量確定蓄熱材料熱穩定性。實驗氣氛為氮氣,吹氣速率10 mL/min,從100 ℃升溫到1000 ℃,升溫速率為10 ℃/min,得到樣品鋼渣的熱重-示差掃描量熱(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TG-DSC) 曲線,探究樣品在高溫下的穩定性。
2.1.1 飼料 飼料霉變會產生黃曲霉毒素,它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它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飼料中三聚氰胺存在安全隱患,為了提高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少數不法分子在奶牛飼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造成牛奶的質量安全問題。
2014年3月18日,法官宣布ALDF等機構聯合起訴邁阿密海洋館違反瀕危動物保護法不成立,洛麗塔重獲自由的希望再次落空。
現代立體漆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僅就胎骨的選擇來看,有的藝術家沿用既有的幾種類型的胎骨來表達現代人的審美理想。
2.2.2 β-內酰胺酶 在生鮮乳中添加β-內酰胺酶可分解生鮮乳中殘留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能夠掩蓋生鮮乳中抗生素的含量,它分解后的抗生素產物對人體的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
2.2.1 皮革水解蛋白 皮革水解蛋白摻入到生鮮乳中可以增加生鮮乳蛋白質的含量,但是降低了生鮮乳中氨基酸的吸收利用率,其中的重金屬鉻,會造成人體重金屬中毒。
下段第二亞段(?2q1-2):深灰色薄—厚層灰巖與灰黑色薄層泥質灰巖互層組合,層理面不規則不平整,常見豹皮狀深色白云質礫屑斑塊,故稱“豹皮狀灰巖”。常有滑塌、崩塌等水下擾動現象,又稱“狀動灰巖”。厚99~122 m不等。
2.2 運輸收購環節
排除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患兒、精神不正常患兒、意識模糊患兒、對藥物發生過敏的患兒、臨床資料不全患兒。
2.1.3 奶牛疾病 奶牛患病導致生鮮乳中含有病菌,影響生鮮乳質量安全;奶牛患病后人們使用青毒素、鏈霉素、慶大霉素、磺胺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不按照相應規定將這些牛奶丟棄,生鮮乳中會殘留抗生素。
3.1 加強養殖環節監管,嚴把奶源品質關
2.1.2 水質 水是奶牛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牛奶的質量,如水中含有亞硝酸鹽超標,則會直接導致牛奶中亞硝酸鹽超標。如果水中各種重金屬或者有毒物質超標,會令奶牛慢性中毒,造成牛奶中重金屬或有毒物質超標。
2.2.3 硫氰酸鈉 在生鮮乳中添加硫氰酸鈉后可以起到抑菌作用,達到生鮮乳保鮮的作用,但是硫氰酸鈉具有毒性,可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
2.2.4 堿類物質 堿類物質如蘇打、小蘇打、工業火堿等。不法分子在生鮮乳中加堿以改善生鮮乳外觀和質地,還可防腐,以及掩蓋牛奶酸敗的現象。堿性物質還破壞生鮮乳中的維生素,降低牛奶營養價值。
在四川的家政服務企業中,提起“家道家政”的創始人明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創業初期憑著對家政行業的一腔熱情與熱愛一直堅守到現在,敢于嘗試、敢于創新、敢為人先!家政行業屬于非常龐大的產業鏈,且細分起來應該歸屬于不同的服務板塊,從家庭保潔、維修等單次服務,到居家的小孩陪護、老人陪護等長期服務,甚至還有產品供應等,涉及家庭消費龐大的市場空間。而明宏和家政服務結緣,源自他當年無意中的一次嘗試。
生鮮乳品質的高低,把好源頭是關鍵。要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優質奶源基地,從源頭上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加強奶牛養殖場監管,建立健全養殖檔案,完善養殖場投入品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在養殖場設立奶源質量管理監督員,建立監督卡。加強對各縣(市、區)奶牛飼養員等各類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嚴格持證上崗。
3.2.1 加強對生鮮乳收購站的檢查力度 對奶站逐個嚴格檢查,確保不存在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同時,配合各級各部門加強生鮮乳質量檢查力度,全面監控不留死角,保證生鮮乳質量安全。要重點檢查奶站的生產場區、衛生環境是否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檢查配方飼喂、人畜混住等情況,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監督整改,復查驗收。
3.2 抓好奶站規范化建設,嚴把收購質量關
3.2.2 全程監督收購過程,嚴格做到“五查看” ①查奶牛健康狀況,檢查奶牛的免疫記錄、飼料來源、獸藥使用情況,確保奶牛健康狀況良好;②查牛奶質量狀況,督促奶站加強常規檢測;③查器具和環境消毒狀況,指導和監督奶站落實衛生防疫消毒措施;④查冷鏈設施運轉狀況,指導奶站加強設施設備維護,確保生鮮乳不變質;⑤查銷售運輸狀況,對銷售運輸過程進行監督,決不允許添加違禁物或有害物質的現象發生。
3.2.3 進一步完善奶站各項管理制度 組織各縣(市、區)奶站質量監督員、經營人員認真學習《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抓好貫徹落實。根據奶站現有條件,幫助建立健全擠奶、收購、冷卻、運輸等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衛生消毒制度、生鮮乳日常檢測制度、質量監督員工作制度、奶站購銷臺賬制度和運輸交驗制度。
3.3 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查出問題限期整改
對奶牛養殖場、生鮮乳收購站定期開展大檢查,采取地方自查和重點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生鮮乳違禁物添加專項整治力度。全面檢查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日常監管和奶源建設情況,生鮮乳違禁物質監測及執法查處情況,以及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其盡快整改并嚴格驗收,對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處罰或取締。通過檢查推出一批好典型,做好正面宣傳,形成良好輿論氛圍和環境,維護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向養殖場和奶站派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針對在專項整治中發現的問題,對經營管理者進行有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
3.4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可以利用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生鮮乳質量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舉辦政策法規講座,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通過發放張貼明白紙,現場宣傳講授,使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為進一步規范生鮮乳生產收購營造氛圍,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生鮮乳質量安全的良好局面。同時對養殖場、奶站和奶業企業經營者進行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教育和引導,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自律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其自覺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重視抓好產品質量,引導和幫助他們做有社會公德心、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企業家。引導消費者科學、健康消費,提振消費信心,共同營造奶業發展良好環境。
[1] 劉進遠,鄒成義.飼料品質對生鮮乳質量安全的影響[J].中國奶牛,2012,(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