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媛
摘 要: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目標,建立實習基地為培養人才和實踐教學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以廣外南國商學院為例,通過發現獨立學院營銷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地解決對策供其他獨立學院參考。
關鍵詞:獨立學院;營銷專業;實習基地
獨立學院主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因其生源決定其生存和發展,所以教學特色和質量成為辦學的基礎。實習基地建設是獨立學院培養人才和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要想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的人才,就需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一、實習基地的作用和地位
實習基地是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及實踐教學設計的基礎,對實踐性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發生直接影響。從辦學經費和資源看,獨立學院主要靠自力更生、自主經營、政府及社會在資金上的幫扶較少。市場營銷專業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特別需要校內、外實習基地相結合使用,因此,完善和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對人才培養起到關鍵影響,其作用和地位表現如下:
(一)理論聯系實際,檢驗教學質量。實踐教學是教師將書本理論與社會現實相融合,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的一個過程。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的實習,可以增加社會認知,培養專業技能,最重要的是讓教師授課不再“紙上談兵”,學生聽課不再“枯燥無味”。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是“應用型人才”,這意味學生畢業后能順利就業,受到用人單位好評。因此,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十分重要。
(二)深化教學模式改革,突出專業特色。通過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深化實踐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創業、創新在校內實習基地嘗試自主創業,了解經營本質;根據專業課程設置,提供學生相應地校外實習基地的實習崗位和實習機會,讓他們在實習過程中身臨其境、換位思考、掌握工作專業技能。通過校內、外實習基地的綜合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
(三)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強化教師實踐能力。 獨立學院由于起步較晚,師資結構上呈現出“兩頭大,中間小”的特色,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和退休的老教授居多,師資力量與公辦高校相比較為薄弱。通過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可以聘請老教授做專家、指導學生實踐;鼓勵青年教師到校外實習基地企業中去實踐調研,重點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的相關崗位職責、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學習所教專業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結合企業實踐改進實踐教學,成為“雙師型”教師,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二、獨立學院實習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廣外南商為例
廣外南國商學院(簡稱“廣外南商”)是一所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辦、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學校以“通基礎、精專業、強外語、重實踐”為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外語特色鮮明,不斷促進“外語+專業”和“專業+外語”的交叉融合。營銷專業是南商第二批獲得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本科專業之一,2007年秋季開始招生,目前已有6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8.94%,其中不乏中國郵政、中國銀行、匯豐環球、白云山制藥等知名企業,就業學生普遍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營銷專業一直致力于實踐教學改革,積極與企業合作,做好實習基地建設,但在此過程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一)校內實習基地數量不多、資源分配不均、教師指導不足。廣外南商現有23個本科專業,分屬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等4個學科門類。學校占地面積僅600畝,在經管專業校內實習基地建設方面,分別設立了“樓閣咖啡”、“創客平臺中心”、“小木屋創業基地”、“聯合一百超市”、和“精品百納店”5個,但這5個實習基地真正能供實踐教學使用的不多,因經管專業學生多、基地少、資源分配不均,加上獨立學院專業教師工作量大,幾乎無暇應對指導學生開展創業或專業實踐。學生的校內實習基地個別項目經營業績不理想,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校內因沒有相應地教師激勵政策,讓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開展熱情不高。
(二)校外實習基地形同虛設、實踐利用率較低。校外實習基地面臨的兩大問題分別是:(1)一些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的企業不愿與獨立學院共建實習基地,他們的合作對象是重點本科院校;(2)一些剛成立的中小企業急需開拓市場,建立知名度和美譽度,愿意進行校企合作,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困難重重。
(三)教師不愿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動力不足。獨立學院的教師基本工作課時每周均比普通公辦高校的教師多4-6節,由于獨立學院的生存和發展也面臨優勝劣汰,青年教師要想發展除了兼顧教學工作外還面臨科研壓力。由于人員流動性較大,一些代課的兼職教師只著重課堂理論灌輸,忽視實踐教學。而本校在職教師苦于自身工作壓力和學生安全問題,寧愿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對實踐教學的開展流于形式,利用案例分析、課堂小組展示等來替代到校外去進行企業實踐。
三、獨立學院實習基地建設管理建議
(一)合理建設校內實習基地、公平合理地資源共享。學校應著手從自身平臺建設出發,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處處有專業實踐的機會。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上多元化發展,公平合理地進行資源分配,例如,在有限的校內實習基地上以時間輪替的形式分配給不同學院和專業開展實踐;或者是以地理位置區域劃分實踐基地歸屬給不同學院專業進行管理,對學生和老師都分別給予相應地激勵措施:如學生的校內實踐可以給予學分認證和經營業績物質獎勵;老師的實踐指導可以轉換成工作量核算。
(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要對口,善于運用基地的各類資源。獨立學院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上,首先要善于運用母體學校的資源優勢,發揮協同效應,爭取資源平臺共建共享,與優秀企業建立良好地合作共贏關系。其次營銷專業在與企業共建實習基地時要對企業進行評估,看看企業所提供的崗位和資源是否能與專業匹配,后續能否開展多種形式地合作,例如“引進來-走出去”,將企業講師引進課堂,讓學生走出課堂。互動溝通、往來頻繁,真正地把實習基地使用起來。
(三)對實踐指導教師開展相應地激勵措施。學校在追求提升教學質量時可以改革教學模式,同樣應注重在用人制度、激勵措施的改革。以營銷專業為例,可以組建實踐教學小組,抽派幾名教師專門負責實踐教學工作,實踐教學小組團隊最好能夠老、中、青三代結合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另外,在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時要做好安全指導,避免學生在實習期間發生意外,同時也應當與實踐指導教師簽訂免責協議,如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安全事故,不應讓指導教師承擔責任。
總之,獨立學院在辦學過程中要突出專業實踐教學特色就必須走好“實習基地建設”的差異化路線,既不能模糊專業定位,與高職高專的實踐教學混為一談,也不能紙上談兵,將實踐教學變為一個口號,只有接地氣、務實地根據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才能真正獲得“雙贏”。
參考文獻:
[1] 沈秀,楊殷偉.獨立學院實習基地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12-14
[2] 陳子輝.高校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 8) :170.
[3] 蔣文新,張克軍.獨立學院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10( 7)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