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喬振磊++馬晗


摘 要:針對某探頭加溫通電報加溫狀態離散量失效故障代碼故障,在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礎上,經過試驗驗證得出報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處置措施。
關鍵詞:探頭加溫;加溫狀態
引言:殲某探頭加溫控制盒主要用于向全靜壓受感器等八個探頭提供115V的加溫電源,同時監控各電路加溫是否正常,如果防冰大氣總溫傳感器出現加溫故障,探頭加溫控制盒向機械電氣系統監控處理機輸出故障信號;如果四個全靜壓受感器及三個攻角傳感器一路或多路探頭加溫出現故障,探頭加溫控制盒向機械電氣系統處理機以及告警計算機輸出故障信號。
本文主要對探頭加溫及故障監控部分在外場機上通電時出現的報故現象進行機理分析,通過對實際測量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報故的原因。
一、故障現象
外場在進行地面探頭加溫系統試驗檢查時,飛機上電后,當大氣機給出總溫傳感器加溫起動信號后,探頭加溫控制盒報加溫狀態離散量失效故障,報故時間0 s,但總溫傳感器加溫正常。
二、故障分析與定位
(一)總溫傳感器加溫狀態電路。當飛機上電后,28V工作電源進入探頭加溫控制盒內,此時三極管V3處于導通接地狀態,當手動檢測開關接通后,K1繼電器觸點閉合,總溫傳感器加溫時,先由大氣機給出一個加溫信號(接地信號)到探頭加溫控制盒,探頭加溫控制盒內部三極管V2導通,繼電器K2工作后觸點閉合,115V交流電經過K2繼電器的B1和B2常開觸點和加溫電路使總溫傳感器開始加溫。同時,探頭加溫控制盒內部三極管V3向大氣機輸出一個總溫傳感器加溫狀態信號(高電位)。如果總溫傳感器在加溫過程中出現故障時,三極管
V3導通接地經過大氣機,報告加溫狀態故障機上通電時,報加溫狀態離散量失效故障。
(二)故障定位。根據加溫狀態電路工作原理,結合外場故障現象,對產品內部進行故障定位:(1) 加溫起動時,探頭加溫控制盒加溫狀態電路故障,輸出加溫狀態信號為地電平,因此報故。(2) 總溫傳感器加溫電路電容C4斷路,導致電路充電時間過長,三極管V3動作時間晚,導致大氣機采集的加溫狀態信號為低電平,因此報故。(3) 加溫電流過小,導致三極管V3動作時間晚,導致大氣機采集的加溫狀態信號為低電平,因此報故。
三、試驗驗證
根據上述分析及定位情況,對產品進行試驗驗證,具體檢測情況如下:(1) 在機上對故障件進行通電檢查,飛機上電后,用數字萬用表檢查探頭加溫控制盒輸出的加溫狀態信號為地電平,當加溫起動信號輸入到探頭加溫控制盒內部后,加溫狀態信號轉換為高電平,證明加溫狀態電路功能正常。(2) 用數字萬用表檢查電容C4,檢查結果電容C4容值符合要求,沒有斷路現象。(3) 用探頭加溫控制盒內場專用試驗器,測量總溫傳感器加溫時,加溫電流為0.1 A,符合不大于0.14 A的技術要求。(4)在對探頭加溫控制盒檢測均正常的情況下,模擬機上總溫傳感器加溫試驗,用總溫傳感器提供負載,按系統要求給探頭加溫控制盒提供直流28V電壓和交流115V電壓后,給探頭加溫控制盒提供加溫起動信號(地信號),用示波器測量加溫起動信號和加溫狀態信號的波形(見圖2),并將兩個波形進行對比,發現在加溫起動信號加到探頭加溫控制盒后,在一個8 ms的時間段內,加溫狀態信號一直為低電平。按上述方法對另兩臺探頭加溫控制盒進行試驗,均存在此現象。按上述試驗方法到機上進行通電檢查,檢查結果相同。
四、結論
結合產品原理及試驗驗證情況分析,在總溫傳感器加溫起動信號輸入前,探頭加溫控制盒輸出的加溫狀態信號一直為低電平。當大氣機加溫起動信號輸入瞬間,大氣機即開始采集加溫狀態信號,但115 V交流電經過總溫傳感器內部加溫電路,到V3三極管截止并輸出高電平之間一定會有一個8 ms時間差,這就是飛機上電后,大氣機給出總溫傳感器加溫啟動信號后,報加溫狀態離散量失效故障的原因。
五、措施
針對此情況,外場通電時,報加溫狀態離散量失效故障后,應首先對故障代碼進行清除,如果清除后不再報加溫狀態離散量失效故障,則視為探頭加溫工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