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景軍
摘 要:本文結合黨務工作實際,就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圍繞如何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從拓展選人用人渠道,在破解難題上下功夫,創新組織工作模式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共領導和黨務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做好;組織;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組織建設在各級黨組織中得到了高度重視。當前,正是加強黨建工作,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的重要時期,認真做好黨的組織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組織工作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工作做的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建工作的好壞。多年來,各級黨組織都把組織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抓了基層組織建設,包括班子、黨員隊伍、村部、村集體經濟、“二新”組織等;抓了干部隊伍建設,包括鄉局級班子、人才隊伍;抓了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等等。開展了“創建五型黨組織”、“基層黨建年”、“黨務公開”、“黨建提升年”、“機關黨員進社區”等活動載體,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使黨的組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組織工作中也程度不同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黨建工作水平不平衡。從整體情況看,黨建工作中存在鄉鎮好于市直,社區好于“二新”組織的現象,存在這些問題,不是主觀抓法問題,而是從工作效果上反映出來的。在機關部門表現為部署多、號召多,自身努力多,靠自然發展。從整體看,以前的組織工作把重點放在了農村,工作力度是比較大的。不平衡問題主要表現為典型抓的不全面,不過硬,影響面不夠大。
班子建設上的問題。一是班子配備人員來源單一,行政人員提拔可任行政職務,事業人員提拔可任事業職務,這樣造成專業性比較強的部門,配備專業型的領導就很難。二是村級班子后備人員斷檔斷層。想干的多,能夠勝任的少,憑經驗和威信干工作的人多,具備專長和帶動能力的人少,出現空缺時,選不出人來或“難產”兩委主官。
人才管理上的問題。人才是由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經濟管理人才和鄉土人才等組成。黨政人才在管理和發揮作用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其他幾個方面人才在管理形式、管理方法、調動積極性上應該說不夠到位。比如專業技術人才多年一貫制的選拔“拔尖”人才,鄉土人才多年搞一次表彰,還有鄉土人才在各行各業統一標準是什么,怎樣評定,怎樣發證件,級別怎樣確定,幾年評一次,怎樣管理等,沒有成型的東西,或出現有些人才靠自然成長,沒有規范化管理起來。
黨員管理上的問題。一是學習教育不到位,制度執行不好,在思想觀念、黨性修養上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問題,也存在難組織、難集中的問題。二是黨員發揮作用不明顯,主動性差,遇到急、難、險、艱任務,體現不出來是一名黨員,帶頭作用不好。三是發展黨員質量不夠優,有下計劃的現象。
對于今后的組織工作幾點建議:第一,拓展選人用人渠道。一是必須明確用人的標準和應具備的條件;二是多種形式選拔。應采取組織提名,群眾推薦,定向培養,公開競爭等方式,廣開門路,拓展思路,選好人,用好人。公選不行,究竟問題在哪?是選用的形式不好,還是運作上存在問題,都值得研究探討。第二,在破解難題上下功夫。一是破解選人難,重點是村支部建設解決后繼乏人問題。從眼前看,有大學生村官,有下派的第一書記,支部工作能正常開展,但從長遠看,要注重培養發現當地人才,如發展青年人入黨,有意地交任務,壓擔子;在多年外出勞務回鄉創業的成功人士中選用人才;在當地具有產業、專業、致富帶頭人中選拔人才;在黨性強、作風正、威信高的黨員中選拔人才。二是破解黨員作用難發揮。首先要掌握好黨員現狀;其次在日常生產、生活當中根據黨員所具備的上述情況的不同,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潛力,能做一事做一事,能帶動一片就帶動一片,不能強調一個標準,一概而論,注意總結典型經驗。三是破解發展黨員難。一方面注意從務農的優秀青年人和一線工人中發展黨員,重點是引導和培養,從長遠考慮解決優秀青年入黨問題;另一方面要在建設美麗鄉村上下功夫、見成效,要讓離土、離鄉的人看到家鄉的變化,在他們心目中產生回家的向往,達到還是家鄉好的目的,由此促進青年人的上進心,從內心發出還是黨好的呼聲。四是破解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難。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要從實際出發,不能一轟而起,搞一刀切,把自主權交給村支部,看準的項目要加強引導,由小到大,滾雪球式的向前發展,把握好經營方式,同時還要考慮增收的真實性。第三,創新組織工作模式。班子考核創新。在堅持談話、測評、政績核實等常規辦法的基礎上,用量化的辦法,明確賦分的權重,嚴格考核實績,來真實、全面、準確反映干部的實際情況,讓靈活的東西占比例少一些,固定格式的東西占大比例,雖然在操作過程中難把握,但只要認真研究,認真操作,還是能比現在的考核辦法更科學一些。
參考文獻:
[1] 楊海洋.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思考[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13(04).
[2] 劉芬.黨的群眾工作能力的時代內涵和促進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