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瑞德·卡普蘭
電影很少能夠影響到公共政策,但是美國對于網絡攻擊、電腦監控和可能的網絡戰爭的政策,卻直接受到1983年票房大片《戰爭游戲》(WarGames)的影響。
《戰爭游戲》于1983年6月3日在全美公映,片中馬修·布羅德里克飾演一個天才技術少年,無意中侵入了北美航空航天防御指揮部的電腦,差點發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該片上映第二天,羅納德·里根總統就在戴維營看了這部電影。于是本文講述的這個奇怪的故事(來自相關人士的訪談和里根圖書館的檔案)就從那里開始了。
接下來,回到白宮的里根與國家安全顧問們以及16名議員開會討論即將與蘇聯人開展的核武器談判。但他的心思似乎還在那部電影上。
后來他推開面前的資料卡,問其他人看沒看過那部電影。其他人都說沒看過,于是他就把故事情節詳細講述了一遍。幾名議員不禁忍著笑,揚起眉毛環視四周。三個月之前,里根剛剛做了“星球大戰”演講,要求科學家們開發激光武器,從外太空擊落蘇聯的導彈。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想法簡直太瘋狂了。這個老家伙現在又想干什么?
講完劇情,里根轉向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小約翰·W·維西將軍,問道:“這種事真的會發生嗎?”(也就是說,真的會有人侵入我們最敏感的電腦中去嗎?)維西將軍答應調查一下。
一星期后,維西將軍帶著答案回到白宮。調查結果表明《戰爭游戲》并非不著邊際。“總統先生,”他說,“這個問題比你想的還要嚴重得多。”
里根的問題引出了一系列各部門協作的備忘錄與研究。15個月后,這些研究達到了頂峰,里根簽署了機密的國家安全決策指導方案NSDD-145,名為《電子通信與自動化信息系統安全國家政策》。
當時,第一批筆記本電腦幾乎還沒上市;公共互聯網服務商還要過一兩年才會出現。但是NSDD-145提出警告,這些新機器——當時政府部門和高科技產業已經開始大量采購了——“很有可能被侵入”;惡意的外國勢力已經廣泛地“黑”入了這些機器;“恐怖組織與犯罪分子”也有了這個能力。
維西將軍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回答總統的問題,國家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之所以能夠以這樣詳細的措辭起草NSDD-145,這都是因為在官僚機構內部,有一小群科學家與間諜,十幾年前便已經開始關注這個即將到來的威脅。
20世紀60年代,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署開展了一個名叫ARPAnet的項目。它是互聯網的先驅,目的是令國防部的實驗室與承包商分享數據資料,在同一個網絡內進行研究,這個項目于1967年4月啟動。
在此之前,一個名叫威利斯·威爾的工程師寫了一篇論文,名為《電腦系統的安全與隱私》。早在20世紀40年代,威爾便已經是電腦領域內的先驅,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塔莫尼卡的智庫——蘭德公司領導著一個電腦科技部門。
在論文中,他贊美了ARPAnet的目標,但也解釋了他所謂的“在線”網絡系統中的一些危險。只要電腦是孤立的,安全就不成問題。但是一旦許多用戶都可以從未經保護的地址獲取信息,有些具備某些特殊能力的人就可以“黑”進網絡;一旦他們進入網絡隨意漫游,就可以竊取公開或機密文件之類的東西。幾十年來,威爾的警告都沒有受到重視,他于2013年逝世,享年93歲。
1980年,快30歲的勞倫斯·拉斯科與沃爾克·帕克斯撰寫了《戰爭游戲》的劇本。一個黑客朋友給他們講了“魔鬼撥號軟件”的事情,意思是,一個電話調制解調器會通過自動撥打一個地區內的其他電話號碼找出其他調制解調器。它會讓對方電話響兩聲,之后撥打另一個電話號碼。如果對方調制解調器應答了,就會發出粗糙的聲音;這個魔鬼撥號軟件就會記下這個號碼,黑客過一會兒再撥回去。
在劇本里,主人公正是這樣闖入了NORAD。但是兩個編劇不知道這種事情是不是真能實現:軍方難道不應該把自己的電腦隔離在公共電話線路之外嗎?
拉斯科當時住在圣塔莫尼卡,距離蘭德公司只有幾個街區。他知道那個公司有人可能能夠幫助自己,于是就給該公司的公共事務辦公室打了電話,就這樣聯系上了威爾。
他倆可真算找對了人。威爾不僅早就了解電腦系統有多么容易受到攻擊,而且還參與設計了現實生活中NORAD的電腦軟件。威爾知無不言,非常友善。聽了兩個編劇的問題,他一口就打消了他倆的顧慮。沒錯,他告訴他們,軍方的電腦本應是關閉的,但有些軍官希望周末回家工作,所以他們就讓端口開著。任何人如果撥對了號碼都可以連接進來。
“唯一徹底安全的電腦就是根本沒有人使用的電腦。”威爾帶著頑皮的微笑說。
威爾給了兩個編劇繼續寫下去的信心。
《戰爭游戲》催化了第一個強化電腦安全性的美國國家政策出臺,但與此同時,里根的指令遇到了困難。它讓國家安全局負責國家電腦服務商與網絡的安全,其中包括政府網絡、商用網絡與個人網絡。國家安全局1952年創立時,是為了攔截外國通訊;它特意被禁止偵查美國公民。
得克薩斯州民主黨眾議員杰克·布魯克斯是一位堅決的公民自由擁護者,他不愿讓一紙秘密的總統命令模糊了其中的區別。他提起一項法律,推翻這條指令,最終獲得了通過。
里根的NSDD-145指令的起草者是國防部對國家安全局的聯絡員唐納德·萊瑟姆,他本人之前在國家安全局擔任聯絡員。維西將軍派他去回答里根關于《戰爭游戲》“這種事真的會發生嗎?”的問題,萊瑟姆照實回答:“這個問題比你想的還要嚴重得多。”因為他知道,國家安全局一直都在侵入蘇聯和中國的通訊系統。
威爾是最早得出這種結論的人之一。萊瑟姆也早就知道,因為兩人是老朋友。威爾曾經在國家安全局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工作過。國家安全局當時是美國情報部門中最隱秘的一個分支。
里根對《戰爭游戲》的關注令威爾的憂慮得以第一次進入最高決策圈,引發了關于互聯網安全與隱私之間緊張關系的第一次公開討論,以及國家安全局與議會之間的第一次公開權力斗爭——這樣的討論與斗爭一直延續至今。(董楠譯)(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