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量化監測引領作用 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文/郭洪波
確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十二五”期間,我省小康社會進程穩步提升,發展勢頭良好,2010-2014年我省小康綜合指數年均增加2.35個百分點,2014年達到81.72%。但比全國平均水平仍低7個百分點,在全國居22位。按照國家統計局確定的2020年全國小康綜合指數達到97%的標準,河北要如期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在2015-2020年的6年時間內要年均增加2.55個百分點,任務十分艱巨。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河北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的關鍵時期,必須充分發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量化監測的引領作用,深入分析研究,找出小康建成進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為有效提升弱勢指標、促進短板指標上位,加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量化動態監測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工作機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工作涉及中直、省直23個部門,范圍包括省、市、縣三級,組織協調難度大,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細化地方、部門職責,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一是發揮聯席會議的作用。借鑒外省先進經驗,聯席會由省領導主持,各成員單位負責本部門指標任務的主管廳領導參會。匯報本部門負責的指標業務規范情況,包括應統盡統、上級部門審核、在全國的位次等情況,分析薄弱環節和擬采取的措施。二是根據動態監測核審節點,每年4月和10月召開兩次聯席會議,通報省、市、縣小康社會統計監測工作安排和進展情況,研究解決監測工作中的重大事項。三是建立破解短板指標攻關機制。各級各部門針對所負責的小康短板指標要專題研究,確定牽頭部門和責任領導,細化復合短板指標所涉及若干基礎指標的責任主體。深入分析短板指標完成進度與目標值存在的差距,研究提出加快短板指標上位的政策建議和精準措施。

二、強化部門責任。一是強化小康監測工作質量責任。按照“依法統計,分級負責,部門把關,統計綜合”的原則,健全和完善由統計部門牽頭,相關部門職責明確、協調聯動的工作體系,確定省、市、縣三級小康監測職責和分工。二是強化小康監測數據質量責任。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制度規定,建立規范的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流程,及時全面搜集、整理、審核、報送監測指標數據和信息,對本部門省市縣數據質量負責,同時做好數據管理和分析研究,指導本系統做好小康監測指標的數據統計工作。三是強化小康監測考核,增強責任意識。建議省委組織部,將小康監測的核心指標和短板指標列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內容,定期通報結果,作為評價各市、縣(市)和相關部門工作的依據。
三、完善監測體系。一是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根據國家方案的修訂情況,結合我省具體實際,對監測指標、目標值、權重進行調整,增加脫貧等民生指標,以準確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二是完善監測方案。制定監測數據收集、審核、匯總、分析、報告等環節的操作規程和質量管理標準,規范監測數據生產過程,提高數據質量。
四、深入分析研究。一是對核心指標和短板指標進行年中或階段專題研究,提出加快小康社會進程的措施和建議,鞏固強項,抓好弱項,補齊短板,將目標任務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力促短板指標盡快上位。二是開展動態監測分析。充分發揮各部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優勢,圍繞產業結構、城鎮化、科技創新、文化產業、資源環境、扶貧開發等問題,廣泛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的分析研究,及時解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監測結果和實現進程,為黨委、政府提供針對性更強、參考價值更高的政策建議。
五、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借鑒先進省份經驗,將“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體系的學習任務列入黨校、行政學院、各地各部門中心組擴大會議的學習內容,使各級各部門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知內容、有目標、明任務、增動力,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各自身上有指標、凝心聚力奔小康的濃厚氛圍。二是及時向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宣傳介紹小康社會監測體系和目標任務,報告、反饋監測結果與存在問題,明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著力點,找到突破點,切實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三是向“兩會”代表、委員發放小康知識讀本,宣傳全省小康社會建設成效。四是利用多種媒體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知識,向社會提供《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報告》匯編,增強社會各界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動態監測的認知度,贏得社會公眾了解和支持。
(作者為省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