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巿政建設總公司 063000)
道路作為經濟發展的橋梁,其建設之后不僅可以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還可以為我國的社會經濟增長提供一定的保障。瀝青混凝土道路所具有的耐久性優越、防滲透性強、抗裂性佳等優勢,使其在國內被廣泛地運用于道路建設上。由于瀝青混凝土道路經常被用作于高級公路的施工,因此其建設質量便涉及到整個工程的質量,所以其技術要點在業界中也備受關注。
雖然瀝青混凝土道路的路基柔性強,但是在使用的時候路面也難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問題。比如夏季來臨時,天氣溫度過高,就會引起路面開裂,出現油包、車轍和推擁等一系列問題,而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路面的裂縫造成的。造成裂縫的原因一般除了與瀝青材料的質量、道路路基的沉降、載荷等有關系外,還與降雨量有關。雨水較多的季節,路面含水量就會增加,雨水便會順著路面已出現的裂縫滲入到路基中,導致路基出現沉降現象,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道路裂縫。
瀝青混合料的離析,指的就是瀝青混合料性能產生了不均勻的改變。離析的表現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比如集料粗細顆粒離析、溫度不均衡引發離析、拌合不到位產生離析等。通常情況下,瀝青混合料離析就是指在施工的時候混合料發生了不均勻的分離變化。據實踐可以發現,在運輸過程中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會從外到內產生不均衡改變,從而使得攤鋪后一些溫度不夠高的料團很難被壓實,這也是路面產生質量問題的因素之一。所以,對離析問題進行研究,也是尤為關鍵的一環。
混合料在道路縱向時產生位移現象,便稱為瀝青混凝土面層推移。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有了推移問題,則壓路機在碾壓時前面會產生所謂弓形波,同時還伴隨有開裂現象。在壓路機倒車的方位,尤其是接近攤鋪機的地方,其面層和混合料等都很容易發生推移情況。這主要是由于混合料級配不穩定而導致的,如果出料溫度高于155攝氏度,或是初壓溫度超過125攝氏度,就會使得瀝青混合料過于軟弱。還有則是透層油以及粘層油的噴灑與加工不到位,也會引發推移問題。
瀝青混凝土的原料是由瀝青、石料、砂、石屑和礦粉等組成的,因此在施工前相關人員就要對材料品質做好檢查,以防萬一。要根據不同的道路規格選擇好瀝青材料,再根據相關技術指標對其進行抽樣調查,以確保瀝青質量符合要求。同時在運輸和存儲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原材料進行保溫、防水等處理。不僅如此,瀝青儲存罐還需要有加熱功能,溫度最好控制在 170攝氏度之內。石礫作為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其規格必須跟瀝青的規格一致。
除了對原材料實施檢查外,還要對機械設施設備進行審查,以保證施工機械可以穩定運作。這項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決定著施工工作是否能如期順利地展開。對機械設備的檢查不單單要看零件是否完好,機械的潤滑是否到位,以及線路是否正常,此外還要對攪拌機、灑油車,鋪攤機以及壓路機等相關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其能正常運行。
瀝青混合料的溫配比例以及密度是路面施工質量的前提,亦是質量保證。瀝青在施工道路整體中所占的比例,會直接地影響到混合料整體的品質。瀝青含量過高,就會導致路面泛油,路面就容易容易出現坑包。反之,過低的話路面就容易產生裂縫,因此對瀝青混合料的質量進行檢驗就顯得尤為重要。
瀝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不僅要相關的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此外還要注意瀝青的厚度以及壓實度不能低于 95%。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應保證其彎沉度與道路設計的實際要求相符合,同時施工時道路的寬度要保持在 9米的范圍內,且還要保證其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如此才能保障路面的質量,以減少后期人力財力的投入。
攪拌機的產量和施工設備的情況及攤鋪厚度、寬度都決定著攤鋪機在運行時的速度,所以在設定速度時可以預先設定其為2—6m/min,這是為了保障攤鋪機緩慢、均勻、一次性的攤鋪。因此在設定好速度之后就不能再隨意的更改,除非是接頭部位、攤鋪帶邊緣局部出現缺料和表面不平整現象,或者是在攤鋪后仍有明顯的拖痕等特殊情況,才需要進行人工局部找補或者更換混合料。否則,在攤鋪過程中都不需要進行人工修整。若是遇到緊急情況,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完成。在攤鋪過程中所使用的鋼絲皆為扭繞式,這種鋼絲的直徑一般都不能低于6mm,而且拉力必須大于800N,使用時還要在每隔5m的距離設一個鋼絲支架。在瀝青混合時,專業人員應通過相關設備將瀝青、石料、砂、石屑和礦粉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做成的才是合格的瀝青混合材料。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混合出來的材料必須要具備足夠的抗剪強度,若是強度不夠就會影響到前期路面的施工以及后期的投入使用。
路面壓實效果決定著總體施工工程的質量,因此碾壓成了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為重要的一步,亦是最關鍵的一步。碾壓速度和次數與施工的質量有著緊密的關系,要在碾壓的時候時刻留意,科學掌控好壓實機運作的速度,才可以確保壓實后的路面質量達標。如果在碾壓的時候速度過快,就會提升碾壓的次數,一旦碾壓次數過多,則又勢必會造成壓實效率降低。反之,則會造成路面空隙的出現。因此,根據以往的經驗總結得出,碾壓速度最好控制在 2-4km/h內,而且還要在確保速度與瀝青混合料碾壓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少施工次數,提升碾壓速度以及作業效率。
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與壓實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兩個步驟,其關系著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與使用的壽命長短。路面實用功能差是因為其雖然有良好的原料比例,但是卻沒有進行充分的壓實,此外路面的壓實還影響著路面的密度、縫隙以及耐久性等。首先,可采用縱向施工縫技術,通過兩臺鋪攤機一起工作,利用梯隊聯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縫時要預留出10—20cm寬的位置不碾壓。在消除縫隙時,以熱接縫形式再作跨接碾壓。其次可采用橫向施工縫技術,其主要使用的是平接縫。這是將直尺放于縱向延伸3m處,觀察路面的平整度,如果發現不平整的地方,便用機器鏟除清理后再次重鋪。最后將由壓路機橫向碾壓,直至達到橫向施工縫。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的道路修建得也越來越多,在修建的技術方面也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對瀝青混凝土道路的建設,其技術運用越來越成熟,同時也漸漸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瀝青混凝土道路的投入使用減少了維護的成本,保障了道路的安全,同時也為人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不過在一些事項上還應該加強注意,找準技術要點,提升建設質量。
[1]張金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交通世界,2017,(12):56-57.
[2]張學民.瀝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分析[J].交通世界,2017,(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