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玲
?
王芝英:愿做春泥更護花
文/王玲
吳橋的一方水土滋養了她純樸的性格,從走上三尺講臺那天,她就立下了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志愿。她善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努力耕耘在教育教學的芳草地。她就是吳橋縣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桑園鎮東街小學校長王芝英。
2007年7月,王芝英擔任東街小學的校長工作。注重校風建設的她常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只有具備高尚的人格、整潔的儀表、豐富的知識、和藹的態度、博大的胸懷,才能令人信服。”凡是要求師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每天早晨,她總是第一個到校,圍著教學樓、教室轉一轉,一是看看環境衛生,二是看看學生的到校情況;傍晚,她總是檢查所有的門窗后才最后一個離校。她這種做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全體教師都能按規定預備鈴前到校,并做到有事提前請假或完事補假,沒有遲到、曠工現象發生。
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學校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在王芝英的帶領下,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法制教育,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法治觀念。每學期學校少先隊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文明禮儀伴我行”“我幫媽媽做事情”“身邊的活雷鋒”“我為老師畫幅畫”等主題教育活動,推動文明禮儀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四川汶川地震、廬山地震發生以后,學校及時開展了“同在藍天下,我為災區獻愛心”的捐款、捐物活動,全體師生積極踴躍,捐款時中廳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捐款箱內是孩子們平時積攢的硬幣,一次捐款一次教育。自動捐款,沒有了以往老師的收費與核對,對學生進行的是一次心靈的考驗與觸動,孩子們的心靈在活動中得到了洗滌。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育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校與教師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形象。王芝英完善和認真落實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作業等嚴格按照要求來完成。在具體的教學流程管理過程中,還加強了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督查指導,做到日常的督導檢查,檢查的結果與學期考核掛鉤。正是由于這樣的細化管理,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前進。

王芝英
幾年來,桑園鎮東街小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07年的在校生人數268人,達到了620余人。學校涌現出了許多的先進典型,教師凝聚力增強,呈現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勢頭,社會公信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