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剛
(四川省平昌縣靈山畜牧獸醫站,四川平昌 636400)
鄉鎮畜牧獸醫站加強規模養殖場防疫監管的措施
謝 剛
(四川省平昌縣靈山畜牧獸醫站,四川平昌 636400)
加強防疫監管,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是防范動物疫病風險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舉措。我縣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加強規模場可追溯全程監管,扎實推進禽畜標準化養殖,取得了一定成效。
規模養殖場;防疫監管;措施
平昌縣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培養縣,全縣幅員2229km2,總人口106萬人,2015年底出欄生豬 142萬頭、肉牛 14.8萬頭、巴山土雞819萬羽,全縣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516戶、1000頭以上的157戶,肉牛100頭以上的45個,家禽2000只以上的521戶,其中:四川欣昌林生態牧業有限公司肉牛養殖場和啟昌食品公司生豬繁殖場通過農業部標準化驗收,引進溫氏集團新建350個生豬養殖小區。畜禽規模養殖場迅速發展擴張,加強規模場動物防疫監管工作形勢緊迫。
以“兩個努力確保”為總體目標,建立“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全面履蓋散養農戶”的動物防疫模式,落實“一對一”監管責任機制,嚴把防疫“六道關口“,做到“四個強化”,全面加強規模場的防疫監管。
2.1 落實三項制度、建立 “一對一”監管責任制
動物防疫是一項專業技術、法律和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動物防疫監管更離不開領導重視和專業技術支撐。
(1)屬地管理制,鄉鎮政府對防疫工作負總責,畜牧獸醫站各包場人員認真落實轄區內養殖場防疫監管制度,并簽定責任書,確保責任到人、制度到場。
(2)崗位職責制,縣畜牧食品局安排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飼草站相關人員全力參與規模場防疫監管,做到責任明確,人員到位。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駐村入場“一對一”監管,確保全縣監管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3)責任追究制,對工作失職的防疫責任人、監管責任人,嚴格按照簽訂的《鄉鎮防疫檢疫工作目標責任書》的有關規定,嚴格問責。
2.2 嚴把“六道關口“,實現養殖場可追溯全程監管
(1)嚴把建場《動物防疫合格證》審核關。規模場、養殖小區的選址、建設和投產必須符合縣政府畜牧產業園區規劃和農業部技術規程,畜牧局行政審批股負責組織動監所、疫控中心按照《動物防疫法》和《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的要求,嚴把動物防疫條件審查關。符合防疫條件的予以登記備案,建檔管理,防疫條件不完善的不予登記并督促完善相關防疫設施。確保每一個畜禽規模場防疫條件、制度、設施標準化。
(2)嚴把畜禽引進關。堅持規模場“自繁自養、全進全出”飼養管理模式。確需引種的,嚴格要求業主執行“引種前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引種中動物檢疫員全程跟蹤,引入后隔離觀察、確保無疫病后方可進場飼養并加強免疫”的引種三原則。監管責任人隨時掌握畜禽存欄、引種、免疫、出欄等詳細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適時指導。
(3)嚴把基礎免疫關。動物免疫工作是防控動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內容。我縣按嚴格要求規模場必須有執業獸醫師或中級獸醫師掛牌駐場,并按本場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由縣疫控中心統一管理配送到鄉鎮逐級發放,鄉鎮畜牧站監管人員督促養殖場獸醫嚴格按照程序規范操作,填寫動物免疫檔案,佩戴免疫標識。確保免疫密度和免疫標識佩戴率均達100%,動物群體免疫抗體水平常年保持在70%以上。
(4)嚴把圈舍消毒關。鄉鎮監管責任人定期到養殖場進行督查,指導養殖場制定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外來人員消毒制度及飼養管理人員進出場消毒等相關制度。查看消毒設施、消毒記錄,對未定期消毒或消毒方式不正確的給予指導,并督促整改。
(5)嚴把畜禽投入品關。縣動監所、飼草站、畜牧站監管責任人定期、不定期地對規模場進行抽樣檢測,監督規模養殖場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的情況,嚴格按使用劑量、休藥期規范使用,嚴禁濫用抗生素、使用違禁藥物等情況發生。以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6)嚴把疫病凈化關。對病害動物嚴格按照 “四不一處理”的規定(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100%。監管人員嚴格要求動物養殖場(戶)建立無害化處理設施,健全無害化處理制度、報送制度和動物免疫標識及疫病“可追溯”制度,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肉”。
2.3 做到四個強化,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
(1)強化定點疫病監測。鄉鎮監管人員定期對規模養殖場畜禽采血送檢縣疫控中心實驗室,抽檢畜禽免疫抗體水平,確保免疫效果,當動物群體免疫抗體合格率低于70%時,及時下達加強免疫通知書。同時,對病死豬及時進行采樣送縣疫控中心實驗室保存,并送省動物疫控中心病原學檢測,為掌握養殖場疫病動態和科學防疫打下基礎。
(2)強化防疫宣傳。監管責任人及時將《動物防疫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文件精神、扶持政策傳達給養殖場主,使養殖業主知法、懂法、守法。
(3)強化養殖場獸醫技術培訓。定期對規模場講解動物流行病狀況、養殖場的防疫注射、規范性用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使養殖場獸醫技術人員訓練有素、業務精湛,為我縣養殖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4)強化散養農戶畜禽的春秋集中防疫。我縣規模養殖場與散養畜禽場交叉分布,做好散養畜禽的季節性集中免疫和月月補免工作,為規模場的有效防疫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規模場的科學防疫又為周邊散養業主提供了科學防疫示范,二者互相促進。進而創造一個清凈無疫的大環境。
3.1 需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機制
規模場防疫監管工作離不開領導重視和專業技術支撐,要進一步完善企業、政府、畜牧部門共同促進標準化養殖的工作機制,積極爭取省市專家的科技支撐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確保現代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規模場防疫監管工作面寬量大,需將“一對一”監管機制常態化
要針對不同畜禽場的標準化建設嚴格把關、制定科學合理免疫程序、嚴格引種檢疫、加強投入品的日常監測,要進一步完善執業獸醫制度、健全管理制度、落實專人,把監管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1] 劉俊富.淺談平昌縣規模養殖場的防疫監管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