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梅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基層規模豬場疫病綜合防控措施探討
王利梅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近年來在養豬業上達到一定專業水平,多次取得佳績,關鍵還在于我國的豬場經營者找到了適合于本豬場的具有“單位范圍內飼養數量多、方便管理、經濟效益明顯”明顯優勢的管理模式。但俗話說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則說明這種具有明顯優勢的管理模式也一定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事實說明,這種管理模式存在著豬場空氣質量低下、極易導致傳染疾病廣泛傳播等缺陷,而現實中豬場又是多病原或者混合感染的高發地,這也是導致豬場經濟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為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充分利用綜合防治措施以防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染是基層規模豬場的首要工作。本文針對該問題作出相關思考和提出部分建議,下文詳述。
基層規模豬場;疾病防控;措施
根據我國《動物防疫法》規定,規模豬場的建設要從多方面考慮以達到給豬群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飼養環境,進而給廣大豬肉消費者提供一個食用安全保障。相關具體措施有,在豬場外圍設置建筑隔離帶,豬場內做足防疫設施,并且對豬場內的不同區域做明確的分界控制、在不同季節采用不同的、適合于當季節的環境管理模式等等。
豬場經濟效益最大化建立在建立健康豬群之上,而建立健康豬群的關鍵又是有效控制規模化豬場的病疫。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牲畜養殖,病疫的控制永遠都被視為最迫切被解決的問題,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作為豬場經營者建立豬場的最終目的經濟效益。在對豬群的養殖過程中應該制定嚴格合理的生產計劃,做到在生產線的每個主要環節上都有條不紊,盡可能的錯開每批豬的生產時間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保證豬群的全進全出,以帶來做大化的經濟效益。
消毒作為豬場防疫措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夠起到切斷傳播環節、防止疫病傳入和有效控制疾病傳播及擴散的作用。在豬場內,豬場經營者要制定相關合理、有效、可行的消毒措施,對進入生產區的所有人員進行無死角消毒。除了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衣帽也要做定期嚴格消毒之外,更重要的是定期對豬場內外環境的無死角消毒,并仔細觀察和檢測消毒效果,特別是豬圈。而為防止相關病原微生物對某一種消毒用品產生耐藥性,工作人員需要交替使用不用的消毒品,并保證消毒品的高效性、安全性、低異味、低殘留和簡便性已達到最佳效果。
根據不同的豬群生長狀況,制定不同的適合于該豬群的飼養方案,提高豬群的營養水平和抵抗力,做到保證每一個豬群的繁殖和生長都實現最高效。豬場經營者需要建立嚴格的衛生管理制度,盡可能地降低多種人為或自然應激,保證給豬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除了定期無死角地對豬場進行清理和消毒工作以外,豬場經營者還需要注意蚊蟲和老鼠的消滅工作,以及禁止豬場內出現養貓、狗等寵物的現象。
絕大多數豬場經營者在本豬群感染多種流行性病疫之前都會選擇提前結合當下天氣狀況在豬群的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相關安全有效的藥物進行群體預防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這是一種非常有利于提高豬場養殖效率的養殖觀念。豬場經營者不僅需要依靠傳統的養殖知識和經驗充分掌握好豬病的流行規律,還需要及時接收新時代的藥理學知識并結合該豬場的實際狀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藥物預防方案。而在預防病疫之時,對于藥物的選擇也是值得探討的,需要工作人員精確分析當下的天氣狀況和病疫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各方面都高度符合條件的、起到預防作用的正確藥物。對于藥物的用量也是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以防止出現耐藥性和其他不利于豬群正常生長發育的副作用。
總之,基層規模豬場病疫的防控措施重點就在于對豬群和豬場的衛生管理和對豬群的防疫措施,唯有充分做好了這兩項工作,才有可能把豬場發展地更好,也才有可能使豬群給豬場經營者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1] 劉志劍. 舍飼羊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技術[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1):81-82.
[2] 張云. 第三屆冬季豬病防控技術實操論壇在京召開[J].北方牧業,2012,(19):10.
[3] 孫軍華,包祥嘉,韓祥林. 淺析夏季豬病綜合防控技術[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