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郭忠寶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楊郊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葫蘆島 125022)
談生豬養殖之口蹄疫防疫管理
吳海燕 郭忠寶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楊郊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葫蘆島 125022)
口蹄疫是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疫病之一,不僅僅會對生豬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生豬死亡,因此,做好口蹄疫防疫管理尤為關鍵。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生豬口蹄疫”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對其進行簡介的基礎上,就其防疫與管理展開探討與分析,希望能為今后進一步做好常見疫病的監測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生豬;口蹄疫;防疫管理
做好生豬常見疫病的防疫與管理尤為重要,這直接關系到生豬養殖經濟效益能否順利實現。在生豬養殖規模化、集約化趨勢日趨顯著的今天,如果不進一步做好生豬常見疫病監測工作的話,勢必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由此可見,關于“生豬常見疫病監測”的探討與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2.1 口蹄疫簡介
口蹄疫是一種畸形的人畜共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癥狀與水皰病有些類似,由于其病毒的多元抗原特征,因此口蹄疫在防治起來非常困難。
2.2 口蹄疫特征
口蹄疫的主要特征就是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周邊皮膚出現水皰或者潰爛為主要特征,該病發病極為迅速,傳染快,傳染面積大,尤其是對于仔豬而言,致死率很高。該病另外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豬的易感程度不同,豬齡越小,越容易感染,發生的時節多在秋末,在春季會達到病發的高峰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畜產品、人、動物、運輸工具等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2.3 口蹄疫監測
目前關于口蹄疫的檢測主要有病原學監測、抗體監測以及一些新技術監測等。
首先,關于病原學監測
病毒分離鑒定的首選材料就是剛剛病發而亡動物的脊髓、扁桃體以及淋巴組織等,取其沒有破裂或者是剛剛破裂的水皰皮,對病料的懸濁液進行凍融后,進行浸毒處理,通常是以3000轉/ min的速度離心15min后,經過殺菌處理后將上清液取出,進行細胞接種。一般情況下建議每一種樣品都接種2~4瓶細胞,同時設對照瓶2~4瓶,在37℃左右的條件下靜置培養2~3d后,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一般來說,對照實驗組的細胞形態基本正常或者僅僅會有少量的細胞出現衰老現象。
但是,如果進行了樣品接種的細胞往往會有CPE病變現象,如果細胞沒有出現病變,也要注意繼續觀察3天左右的實踐,然后將其置于零下30攝氏度的溫度,作為第一代細胞進行盲傳,盲傳要在3代或者3代以上,一旦出現了CPE病變,即可判定其為陽性,否則,即為陰性,沒有病變現象。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為了進一步確定分離病毒的血清型,將出現CPE的細胞/病毒液用間接夾心ELISA等檢測方法定型。
關于補體結合實驗,也可以簡稱為CFT,其主要原理就是抗原-抗體系統和溶血系統在發生反應時,必須有補體的參與。為此,可以將溶血系統作為指示劑,限量補體測定病毒的抗原。一旦病毒抗原和血清抗體發生反應,在這種特異反應中往往會有復合物產生,而實驗過程中所加入的補體會由于這種復合物的產生而有所消耗,溶血系統中沒有游離補體將不發生溶血,試驗顯示陽性。
關于病毒中和試驗,也可以稱之為VNT,其主要原理在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劃分依據,這種檢測方法雖然可靠、科學準確,但是由于耗時長,而且對實驗環境要求比較高等相關影響,很難大范圍加以推廣。
其次,關于抗體監測
抗體監測,顧名思義,就是對動物的體液,主要是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進行檢測。通過這種檢測,往往可以對病毒的實際感染狀況與免疫狀況進行詳細的診斷,常用的就是病毒中和試驗和ELISA的方法。事實上,FMD病毒抗體檢測可用于以下幾個目的:
目的一就是用于急性感染的診斷,用同一試驗檢測急性期和康復期豬血清樣品,血清抗體陰轉陽或抗體滴度急劇上升表示發生了感染,但診斷的前提是豬無疫苗接種史。
目的二主要是為了證實豬未被感染,用于國際貿易。
目的三就是在流行病學調查中檢測感染情況。
目的四是為了進一步支持疫病撲滅計劃和后期檢測。
目的五則主要是為了接種疫苗后效價測定。值得提示的是免疫豬有時抗體滴度很低,甚至檢測不到抗體,但攻毒后仍能保護。
最后就是關于一些新的監測技術
FMD診斷檢測技術正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從當前的情況拉看,該監測技術目前已從血清學診斷技術領域擴展到了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領域。這些新技術的最大優點體現在簡便、快速、精確、靈敏以及高通量化。
生豬口蹄疫監測技術可以說是為生豬口蹄疫病毒的診斷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和參考,一旦確診,就要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治療,盡量降低因此而引發的各種經濟損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飼養與管理中,一定要大膽摒棄一些傳統的、粗放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注意飲食、清潔、衛生等相關方面,為生豬的正常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也有利于降低口蹄疫病毒的發生幾率,盡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說是對生豬口蹄疫有了初步的了解,其致病原因、相關癥狀以及危害程度等都進行了簡要的說明,事實上,正是由于口蹄疫的這些特點,給其防疫檢疫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充分做好口蹄疫病毒的監測工作,依托先進的監測技術和監測手段,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科學監測,以便為今后更好做好生豬口蹄疫疫病的防疫與免疫工作提供科學、合理、有力的依據,為真正實現生豬養殖的既定經濟效益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1] 寧尚鍇,徐曙光,黃新海,等.生豬常見疫病快速檢測及綜合防控技術[J].山東畜牧獸醫,2012,(15):33-34.
[2] 朱中武,孟芳,魯杏華,等.規模化豬場幾種主要動物疫病監測[J].中國畜牧養殖,2015,(13):66-67.
[3] 胡長蘭.抗體檢測技術在豬疫病防控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技術,2015,(13):51-52.
[4] 胡長蘭.抗體檢測技術在豬疫病防控中的應用分析[J].豬業科學,2012,(15):33-34.
[5] 牛留銀,常玉君.豬的疫病預防及常見病診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3,15:55-56.
[6] 柒葉荷,黎世業,黃全奎,陸祖金.豬疑似偽狂犬病與鏈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斷與防制[J].廣西畜牧獸醫,2015,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