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強
(利辛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安徽利辛 236700)
雞產蛋下降綜合征防治
張華強
(利辛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安徽利辛 236700)
雞產蛋下降綜合癥是一種由腺病毒引發的雞傳染性疾病,其可造成母雞產蛋率明顯下降和畸形蛋等情況,該病毒多為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一旦發生,將嚴重威脅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本文將通過對雞產蛋下降綜合癥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進行分析,為其臨床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雞產蛋下降綜合癥;防治;流行病學
雞產蛋下降綜合癥自1976年被發現以后,目前在世界各國均有流行。其是一種由腺病毒所引發的病毒性傳染病。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對于雞蛋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國蛋雞養殖模式已經由傳統散養發展成為規模化集約化養殖,一旦發生雞產蛋下降綜合癥,將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雞產蛋下降綜合癥(egg drop syndrome1976,EDS-76)也被稱為減蛋綜合征,是由禽類腺病毒所引起的一類傳染病[1]。本病病毒屬于腺病毒Ⅲ群,無囊膜,可在雞、鴨的胚成纖維細胞上進行生長繁殖,也可在鴨胚或鴨胚腎細胞和雞胚肝細胞上進行生長繁殖,尤其在鴨胚上上肢最為良好,可導致鴨胚死亡。本病毒在哺乳動物的細胞內不能生長。同時,該病毒還能夠凝集在火雞、鵝以及鴿子的紅細胞內。
雞產蛋下降綜合癥多為垂直傳播[2],直接由胚胎感染給雛雞,當雞群的產蛋率達到50%左右時,母雞開始排毒并迅速進行傳播,雖然各個年齡段的雞均可感染,但以25-35周齡的產蛋雞最為易感。該病毒也可水平傳播,多通過被污染的蛋盤、糞便、注射器、飲用水等進行傳播,此類傳播速度較慢且呈現間斷性。采用籠養的蛋雞傳播速度要快于平養雞,而肉雞、重型雞的傳播率也要快于產白皮蛋的雞。
本病病毒對于熱度的抵抗能力較強,被加熱到56℃時仍可存活3h左右,加熱到60℃需30min以上才殺滅病毒活性,70℃連續加熱20min時,才可達到完全滅活。該病毒可在常溫條件下存活6個月以上。
雞被感染后初期無明顯的癥狀,少量雞可出現輕微腹瀉,神情呆滯,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雞所產蛋色澤消失,隨后產蛋率大幅下降,所產蛋呈現薄殼、軟殼或無殼、畸形等情況。所產蛋蛋殼表面粗糙,沉積大量的灰白色或黃灰色的粉末狀物質,呈現水樣蛋白。通常情況下,蛋殼無異常的種蛋通常受精率和孵化率不會發生異常。
該病病程可持續4~10周左右,產蛋率下降幅度可達10~40%,發病后期產蛋率逐漸回升。少部分蛋雞雛雞感染病毒后,可造成其開產期延遲。
受感染雞病理變化較為輕微、可見其肝臟、脾臟腫脹,卵巢和子宮萎縮變小,卵泡軟化并伴有出血,輸卵管和子宮黏膜等部位可見明顯的出血和卡他性炎癥,部分病雞的輸卵管和子宮黏膜出現水腫,子宮腔內可見白色滲出物或者干酪樣的物質,個別病雞可見卵黃性腹膜炎。病雞其他內臟組織無明顯的病理性變化。
由于該病初期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因此在診斷時需根據其流行病學特點進行初步判斷,根據其產蛋下降的持續時間來判斷其與新城疫或者其他流感的區別。當產蛋雞群的產蛋率突然下降,同時大量出血薄殼蛋、無殼蛋或者畸形蛋時,結合雞群的年齡、發病前后的產蛋量以及病理抽檢結果,進行初步診斷。
進一步診斷時,則需進行實驗室診斷。雞在感染EDS76以后,其可快速產生高效價抗體,通過血凝抑制試驗(HI)即可完成對其的診斷,如HI效價比達到1:8以上時,可診斷該雞被感染。
由于該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案,在發病后,主要采用預抗生素、微生物以及其他礦物質等進行輔助治療。因此對于該病應以預防為主。
5.1 加強飼養管理
加強對產蛋雞的飼養管理,及時清掃雞舍室內外的糞便和異物,并集中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飼喂工具要及時進行清洗和消毒,飼喂過道要定期使用4%的火堿溶液進行消毒,定期雞舍內帶雞進行氯制劑噴霧消毒,消毒劑種類需經常更換,避免病原菌產生耐藥性。嚴禁無關人員和外來車輛進而到養殖區域,以免將病毒帶入養殖場。嚴禁由疫情地區引進種蛋或者引種以及采購飼料,如需引種則要盡量選擇無本病發生地區的養殖場。種雞引進后需隔離飼養一段時間,并抽樣進行實驗室檢驗,確定無疫情后方可混群飼養。定期對病雞和殘雞進行無害化淘汰處理。
5.2 加強環境管理
在秋冬季節,需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并做好雞舍的通風換氣,保證舍內的氨氣含量不超過15mg/L,氯化氫不超過10mg/ L。日常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每天的光照時間不少于14h,光照強度應在20lx以上。夏季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進行通風換氣,實施物理降溫。每日給予雞群充足、干凈的飲用水,嚴禁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日糧配備應保證蛋白質和能量、礦物質水平的平衡。
5.3 藥物預防
定期在雞群的日常飲用水中按照2萬:1水藥比例添加新霉素,在飼料中按照25:1料藥的比例加入增蛋散或者金蟾毒敗等藥物,連續給藥7d后,停藥3d,然后將給藥量減半后再次給藥7d,同時全群補充維生素,以增強雞體的免疫力。加快病雞的恢復。
5.4 免疫接種
在母雞4~10周齡,應肌肉或者皮下注射EDS-76油佐劑滅火苗,0.5ml/只,至開產前的3周再次注射相同劑量的滅活秒1次。
5.5 中醫抗病毒干預治療
對于已經發病的病雞,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給予其抗病毒治療。可采用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抗病毒作用的中藥,配合應用黃芪、黨參、枸杞子等制成的具有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中藥口服液。或者采用刺五加、當歸等中藥拌料投喂,配合喹諾酮類抗生素和電解多維飲水,可有效的增加雞抵抗力,促進其早日康復。
針對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的管理,應以預防為主,及時做好飼養消毒工作,以降低其發病率,提高養殖水平,為雞群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1] 張暉.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的臨床診斷及防治體會[J].養殖技術顧問,2012,(7):105.
[2] 楊輝,栗海東,李敏娜,等.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的流行特點及防治策略[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5-6):137.
[3] 郭海軍,閆興祿,鐘小平,等.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的臨床癥狀及綜合防治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5-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