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敏,張青青
(1.定邊縣種豬廠,陜西定邊 718600;2.定邊縣磚井鎮畜牧獸醫站,陜西定邊 718600)
養豬科學化管理的建議
孫文敏1,張青青2
(1.定邊縣種豬廠,陜西定邊 718600;2.定邊縣磚井鎮畜牧獸醫站,陜西定邊 718600)
現階段,農村散養豬謀生存,求發展,不圖思變,是萬萬不行的。針對此,首先應認識農村散養豬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優化飼養管理措施。文章由此展開論述,提出了選用良種公豬、科學配合日糧、重視母豬和仔豬管理、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控制養殖環境等農村散養豬綜合管理技術,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散養豬;技術;管理
農村養豬歷來是農村人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仍然沿用傳統的養殖模式,將難以適應今后養豬業的發展。如何改變目前這種被動的局面,我們首先應認識農村養豬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對豬舍的消毒不重視;豬只來源混亂,品種意識不強;用料混亂,分不清飼料質量的好壞,盲目用料;飼食也不衛生,生的熟的,臟的餿的食物不要了都一概用來喂;預防接種意識不強,養殖戶自養的母豬可能根本沒有注射過疫苗;亂用藥,豬得病后,不經過確診,就憑自己猜測喂藥;豬舍環境衛生不注重,空氣不清晰,不流通等等,針對這些問題理應針對性提出相應的科學化管理的建議,確保養殖效益的提升。
2.1 選用良種公豬
為降低養豬成本,首先要選用良種公豬(如長白豬、杜洛克、漢普夏等)配當地優良母豬所生仔豬為雜交一代豬(也稱二元雜交豬)。雜交一代母豬再同另一個良種公豬雜交所生仔豬為三元雜交豬。其生活力強,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比普通豬肉高30%以上,飼養效益高。其次,還要重視科學飼養種豬。加強公豬飼養,提高仔豬品質。重視孕母豬各個時期所需營養的供應,促進仔豬生長發育,增進體質和體重,為育肥豬降低成本打下良好基礎。
2.2 科學配合日糧
在農村,飼料來源廣泛,種類繁多,特別是青綠多汁飼料。為了增加豬對各種飼料的適口性,應合理加工、調制飼料。常用的飼料加工調制方法有:將青綠多汁飼料切碎、切短、打漿;將高淀粉飼料煮熟、將高能量的籽實飼料粉碎等。試驗表明,青綠多汁飼料切短后生喂的消化率為49.2%,而切碎后飼喂,其消化率顯著提高可達到63.5%。
在具體制定飼料配方配合日糧時,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靈活多變合理利用本地現有的多種飼料。目前,在使用濃縮料或預混料的同時都提供飼料配方,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3 重視母豬和仔豬管理
重視母豬管理,母豬是豬群繁殖基礎。懷孕前期,控制母豬體重,七成膘情即可。懷孕后期,適量增加營養,酌情添加高蛋白飼料。一則,滿足后期仔豬哺乳營養流失,二則增加仔豬初生重,提升其成活率。處于哺乳期的母豬,飼喂營養要好。盡量縮短哺乳時間,控制在30d左右斷奶。
重視仔豬管理,仔豬為豬場的未來,應給于足夠的重視。仔豬出生后,擠掉頭口奶后,盡快讓其哺喂初乳。早期,哺乳訓練,固定奶頭,確保吮乳的整齊度。仔豬體溫調節系統有待完善,由此注意保溫保暖,尤為重要和關鍵。冬季生產仔豬,最好安置取暖設施,做好防賊風準備。仔豬體內鐵儲備有限,出生后2~3d,應注意補射補鐵劑。盡早訓練采食,通常情況下,1周后即可調教訓練采食。仔豬消化系統尚不健全,不能直接飼喂粗飼料,早期最好配置優質配合料,飼喂階段逐漸過渡。早期斷奶,建議用教槽料。1周后,開始教槽。斷奶后,再用1周,慢慢過渡到其他飼料。
2.4 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考慮到豬病的危害,“防重于治”、“養防于防”的理念,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在“養”和“防”的問題上,我們更應該意識到,加強日常飼養管理,能提升豬群免疫抗體能力,防治各流行病的發生,在科學防病各類疫病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其次,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逐漸培育健康種群,自分娩到育成的每個階段,嚴格“全進全出”,確保育成的整齊度。再次,加強豬群的護理,特殊時期應加強保健,預控各類應激。比如:轉圈、換料、接種、運輸等等,都應及早做好防應激準備,可考慮在飲水、采食中,適量用抗生素、中草藥、免疫增強劑、電解多維等。最后,發病豬群及早隔離,積極診治,用科學化的治療措施,確??祻椭委煹男ЧV委煾黝愗i病,務必要早,視發病情況,做進一步處理,將損失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2.5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的制定,應在獸醫人員的指導下,切合地方流行病發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接種程序。同時,能做到防疫接種切合豬只不同生長階段,確保接種防疫的高效力。接種防疫疫苗務必安全有效,確保質量可靠,建議到獸醫行政部門批準的定點銷售點購買,確保接種疫苗的質量。一般需要預防的主要傳染性疾病有:豬瘟、豬肺疫、豬副傷寒、口蹄疫、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偽狂犬病和一些常見的寄生蟲病等。
2.6 合理控制養殖環境
農村大部分地區,基礎設施較為簡陋。養殖環境趨向惡劣,很大程度上影響生豬的生長發育。合理控制養殖環境,涉及到各個方面。比如:控制飼養密度;改善通風管理;制定嚴格消毒制度;定期清掃圈舍;注意溫濕度管理等等。所有這些工作細節中,消毒管理尤為重要和關鍵,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病害的防疫。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衛生消毒管理規程,并嚴格執行流行到位,減輕病原微生物對豬場的危害。其次,科學遴選消毒藥劑,務必高效、廣譜、無污染性,嚴格遵守用藥規程,確保使用消毒藥劑的有效性。再次,根據不同消毒要求,選擇與之匹配的消毒藥劑。最后,同批次豬出欄后,對空欄豬舍徹底清掃一遍,嚴格消毒管理。日常的消毒管理,應堅持豬場每周消毒1遍。處于病害流行期,應每天消毒1遍。平時注意清潔圈舍,確保養殖豬舍的清潔衛生干燥。
[1] 寧志勇.農村散養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2):313.
[2] 趙會亭,趙喜珍,王永嬋.散養豬群疾病發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 中國畜牧獸醫,2006,(8):12.
[3] 劉惠霞.提高農村散養豬防疫密度的對策[J].甘肅畜牧獸醫,2012,(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