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凱 譚軍輝 譚夏衍 申英忠 王戰予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10700)
淺談畜牧產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施玉凱 譚軍輝 譚夏衍 申英忠 王戰予
(河南省輝縣市畜牧局,河南輝縣 410700)
當前我國畜牧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而且因畜牧產業明顯的傳統優勢與基礎,其已經成為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最直接途徑。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國內生態畜牧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以期實現畜牧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畜牧業;環境;問題;建議
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畜牧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畜牧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在各方面因素的支持下,我國畜牧產業蓬勃發展。但是隨著畜牧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各種不同規模的養殖場不斷涌現,因畜牧產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顯著,這與集約化養殖理念相悖,這應當引起我們重視,如何實現畜牧業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環保設備不足
從全國生態畜牧業發展總體來看,各地在畜牧業生產廢棄物處理方面主要有三種措施。首先是規?;男竽翗I企業依據工業化治污要求處理畜牧業廢棄物,形成了無害化處理系統,如干濕分離、厭氧發酵、三級沉淀池等。相比較而言,這種類型能盡可的降低畜牧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第二種是牲畜-沼-果結合型污水處理模式,形成了生態循環式綜合利用系統,如利用畜牧養殖產生的糞便進行沼氣發電,果園施肥等。第三種是農村散戶簡單制作的沉淀池儲存。第一、三種模式暫且不談,如果嚴格依照國家相關環境保護規定,比如生豬養殖,當養殖一萬頭生豬時,畜牧業企業建造的沼氣池應達到三千多立方米的要求。依照目前的物價標準,企業興建一立方米的沼氣池需花費八百元左右,則養殖一萬頭豬,單興建沼氣池的費用就需三百多萬元,成本如此至高,畜牧業企業很難達到環保要求,這就導致環保設備不足,勢必會影響環境,這應引起重視。
1.2 凈污承載能力形勢嚴峻
相關試驗數據顯示,一個每年出欄生豬四十萬頭的縣,全年生豬糞尿排泄量就能達到三十五萬噸,單排糞量就約十五萬噸。據測算,一立方米沼氣池能夠處理的豬糞尿約六噸左右,三十五萬噸糞尿排泄量則需獎金六萬方的沼氣池才能滿足要求。目前,我國大多數縣經濟水平仍欠發達,沼氣池的興建顯然達不到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僅靠顯存的處理設施是遠遠不夠的。凈污承載能力形勢嚴峻。
1.3 生產環節監管不足
當前,畜牧業生產,特別是動物防疫工作任務繁重,并且這些工作以基層為主,鄉鎮畜牧獸醫技術人員是主要承擔者,雖然全國各地都依照政府規定健全了動物防疫網絡體系,并配備了相關的工作人員,但是在管理上仍顯不足。比如,防疫工作大多在春、秋兩季突擊開展,全程監管不足。另外,由于缺乏健全的獸藥、飼料等管理體系和機制,導致畜牧業獸藥、飼料的使用混亂不堪。在生產環節,質量檢測落實仍然不足,營養性物質污染問題屢見不鮮,環?;閳谭ú坏轿灰彩且粋€重要問題。
當前,我國畜牧業發展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準確定位產業和環保和諧的關系點,對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目標至關重要。
2.1 強化畜牧產業準入
當前我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人畜分離、生態和諧是其內在要求,在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之際應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切實做到加強產業準入、規范發展只需。首先,要合理調整畜牧產業區域性發展規劃。在興建規模化的養殖企業方面,應依照國家環保法律規定,堅持集約節約用地的原則下、選擇合理的畜牧養殖區域,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對于農戶單獨養殖,應提供相應的技術,并給予補貼,幫助其興建合格的處理設備。其次,貫徹環境保護準入和農資準入原則。實現畜牧產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環保設施。畜牧業企業在投產前必須向主管部門提供環境評估報告,在主管部門確認后才能開工建設,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應禁止生產。農戶單獨養殖,必須向主管部門申報,在環保設施經考察合格后,才可進行養殖。畜牧業企業和農資經營者必須將養殖所用物資的詳細情況報主管部門備案,主管部門應切實履行職能,加強審查,切實避免不合格的飼料、獸藥等流入市場。
2.2 積極應用先進的養殖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于畜牧業而言亦是如此。在畜牧業蓬勃發展,環保設施不能滿足其要求的形勢下,積極應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凈污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比如“公司+基地+農戶”這一先進模式,就能夠實現生產規模的控制,而且還能夠帶動農民群眾致富。另外,改進畜牧業廢棄物處理工藝刻不容緩,其是實現畜牧業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的必不可少條件。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直接決定畜牧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比如畜牧業廢棄物味道問題,可以研發除臭劑。再如干糞問題,可以推動有機生物肥企業發展等,這樣就能夠有效緩解畜牧業的污染問題。
2.3 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過去由于環保意識不足,畜牧業對環境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許多地方都沒有環保意識,因此,完善監督管理機制非常必要。一方面,應建立畜牧業環保工作的領導小組,聯合相關部門成立環境執法監管體系,全面加強對畜牧業環保工作的監管。另一方面,相關主管部門還應建立宣傳機制,切實提高企業尤其是廣大農村養殖者的環保意識,提高其主動性。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大力推廣先進的養殖和治理技術。另外,鑒于畜牧業投資大、周期長、治理難的特點,相關部門應切實建立環境污染監管長效機制、農資市場監管長效機制、生產環節監測長效機制,對畜牧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的監管,為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畜牧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走生態畜牧業是大勢所趨。因此,應不斷強化畜牧產業準入,積極應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以真正實現畜牧業發展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1]于國鵬.淺談畜牧產業的發展與環境[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