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娜 王存謙
(河南省虞城縣畜牧局,河南虞城 476300)
做大牛產業 做足牛文章
周麗娜 王存謙
(河南省虞城縣畜牧局,河南虞城 476300)
虞城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豫東中原肉牛發展大縣,2008年,虞城縣被確定為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畜牧業肉牛大縣,河南省飼草發展唯一重點縣,全省40個發展畜牧業重點之一。
肉牛;品種;肉牛業的發展
2011年底,全縣牛存欄22.48萬頭,其中肉牛存欄18.73萬頭,出欄肉牛14.71萬頭。生豬存欄60.43萬頭,出欄63.14萬頭;山綿羊存欄63.81萬只,出欄60.75萬只;禽類存欄695.95萬只,出欄679.18萬只。奶牛存欄3.75萬頭。肉、奶、蛋產量分別為8.27萬噸、奶類產量17.82萬噸、蛋類產量3.39萬噸。
我縣飼養的肉牛品種主要為西雜牛、夏雜牛,西雜和夏雜牛所占比重較大,占肉牛存欄量的比重達70%以上。虞城縣肉牛改良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改良父本以西門塔爾牛和夏洛來牛為主。我縣牛肉在肉類總產中的比重為30%,肉牛業產值占牧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6%,肉牛頭均產肉量為180kg。我縣牛肉在肉類總產中的比重為31%。牛肉優質化率達到35%左右。
近兩年來,我縣肉牛標準化生產步伐加快,肉牛規模養殖場數量增多,肉牛養殖區域布局日趨優化,肉牛飼養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牛肉產量持續增長,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年出欄300頭以上的肉牛育肥場達40個,其中年出欄超千頭的肉牛育肥場5個。
3.1 強化宣傳引導,全力加快養殖基地建設
養殖基地建設,是肉牛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因此,縣利用召開專題會議、廣播電視講座、下鄉巡回講課、印發報紙和宣傳單等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發展肉牛生產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發展肉牛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采取多種扶持措施,狠抓肉牛生產典型培育工作,發揮典型的示范帶,金峰牧業等養殖企業規模大,標準高,為推動肉牛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3.2 加大政策的引導、資金的扶持
為了促進我縣肉牛業的發展,縣政府在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意見中出臺如下政策:一是畜禽養殖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水電價。畜產品加工建設項目用地,土地管理部門優先安排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畜產品加工企業食品加工部分的用水用電執行普通工業水電價。二是對新建和引進的畜產品加工項目前三年免收屠宰檢疫費,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減半收取屠宰檢疫費。三是從事畜禽產品加工銷售所得,按現行政策,減免相關稅費。四是縣政府每年拿出10萬元用于新建和擴建的畜禽養殖小區、大中型養殖場、畜產品加工及相關產業的貼息補助。五是對新建的畜禽養殖小區、大中型畜禽規模養殖場給予5萬元的經濟補助。
3.3 科技興牧成效顯著,畜牧現代化步伐逐步加快
全縣積極開展科技興牧活動,推廣了以畜牧業五項綜合配套技術為重點的先進實用技術,進行了科技攻關和飼草飼料的開發利用。大力實施種子工程,引進推廣國內外著名優良畜禽品種,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培訓了一大批養殖戶和農村科技人員,通過開展科技興牧活動,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畜牧業科技含量、畜禽生產水平和畜禽良種覆蓋率。
3.4 大力推進標準化養殖,強化建設標準
3.4.1 嚴格控制規模。對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存欄規模達到生豬5000頭、蛋雞1萬只、肉牛300頭、奶牛200頭、羊500只以上,縣畜牧局優先批復,并建議土地部門優先辦理土地使用審批手續。達不到上述規模標準,畜牧部門實行先期規劃、論證,待符合要求條件的再予以批復。
3.4.2 嚴格選址規劃。對所有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要符合全縣畜牧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符合土地利用和城鄉發展規劃,符合環境保護和動物防疫條件要求,做到科學選址,科學規劃。
3.4.3 嚴格動物防疫條件審核。養殖場(小區)布局建設科學合理,實行人畜分離,單一品種飼養。生產區、管理區、廢棄物和無害化處理區分開,凈道和污道分開。養殖場(小區)須具備獸醫室、隔離觀察舍、消毒池(室)、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配套設施,配有專職獸醫技術服務人員,并經市級以上畜牧部門驗收合格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后方可飼養畜禽。
3.4.4 嚴格飼養管理。一是規模養殖場(小區)用水必須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二是在生產中不得使用國家禁止的飼料獸藥并嚴格實行休藥期的規定;三是實行畜禽全進全出制度;四是養殖場(小區)必須建立畜禽養殖檔案,搞好引種、銷售、免疫、消毒、獸藥、飼料、畜禽死亡和無害化處理等檔案記錄。
針對肉牛養殖發展的不利因素,我們建議應采取以下對策:一是進一步加大飼草秸稈利用,在秸稈利用方面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持,如根據所建青貯池容量大小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以此調動農民開發利用秸稈的積極性;二是對飼養的能繁母牛制定扶持政策;三是建立健全肉牛奶牛良種繁育服務體系;四是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肉牛奶牛的科學飼養管理水平;五是要規范建設肉牛奶牛養殖園區。要把建設肉牛奶牛養殖園區作為今后發展草食畜的大事來抓;六是以獎代補的政策,對農戶購買母牛、奶牛制定貸款政策和獎勵政策;七是扶持龍頭企業,推進肉牛、奶牛產業化進程。在龍頭企業與小區、小區與農戶、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對接上,通過服務機制、契約機制以及股份合作機制等方式,加快龍頭與基地的利益對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一體化關系。鼓勵龍頭企業反哺肉牛奶牛飼養業,通過向生產者提供貸款擔保、技術服務、原料供應以及出資建場等措施。
[1]岳宏.中國肉牛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1.